祁集乡祁圩村生态村建设规划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802409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祁集乡祁圩村生态村建设规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祁集乡祁圩村生态村建设规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祁集乡祁圩村生态村建设规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祁集乡祁圩村生态村建设规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祁集乡祁圩村生态村建设规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祁集乡祁圩村生态村建设规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祁集乡祁圩村生态村建设规划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祁集乡劝桥村生态村建设规划书一、基本情况劝桥村位于祁集乡政府西北约 1 公里,南临淮河,总面积 1700 多亩,其中耕地面积 1458 亩,村庄面积 240 多亩。全村辖 12 个村民小组,420 户,1670 人,其中劳动力 750 人,人均拥有耕地 0.8 亩。有水讨好 4 口占地 100 多亩。建豆腐文化街及环村路各一条,全乡 1000 多米,面积达 5100 平方米。80%的房屋为楼房或瓦房,建沼气池 20 个。该村作为豆腐制作的发源地,除进行传统的一麦一稻生产外,85%的农户从事豆制品加工制作行业,是远近闻名的豆腐村,豆制品加工成为全村的主要经济支柱,1997 年 4 月被潘集区委

2、、区政府授予“ 中国第一豆腐文化村 ”称号。二、生态村建设的重大意义1、生态村建设是解决环境污染、建设生态家园的一项重要举措。祁圩村生态村建设,以道路建设、环境污染治理为基础,在治理环境,改变脏、乱、差上下功夫,在建设生态家园上做文章。因此,生态村建设,对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家园及下步整村推进具有重大的意义。2、整村推进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有效途径。通过整村推进,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蔬菜生产、禽类养殖、豆制品加工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2从而提高农产品和豆制品质量,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提高了各类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3、整村推进,是促进经济

3、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整村推进,不仅促进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且通过整村推进,充分利用人畜粪尿和豆制品加工的废水生产沼气,沼气不仅可解决群众的燃料,减少污染和费用,而且利用沼渣沼液,生产出无公害大豆,又为豆制品加工提供优质原料,从而形成经济良性循环的模式,同时也为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4、以生态村建设为突破,实现整村推进,是促进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通过生态村建设,实现资源利用和开发的良好循环,使环境得到治理,生态受到保护,形成良好的循环经济模式。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治安的根本性转变,对于经济、政治、精神文明建设、构建

4、和谐社会,加快奔小康进程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三、生态村建设的优势分析1、基本条件已经具备,祁圩村在市、区的扶持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三纵三横道路中箕建设已完成,三纵三横的排水沟还可使用,为治理环境污染,3保护生态,家用沼气建设规划已经确定,这些工程都为生态村建设的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2、有一支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特别能战斗的年富力强的村级领导班子。区委还为该村下派了村支部第一书记,他们通过“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学 习,把为 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为生态村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3、全村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通过 2006 年的工作,全村人民

5、群众尝到甜头,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目前,全村干群热情高涨,愿为全村建设献计献策,出工出力,为生态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四、生态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祁圩村生态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保护生态、治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改善群众生产条件,优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为目的,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科技为先方针,加大控污治污,保护生态环境和规模化生产模式的建设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步伐,使该村到 2009 年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

6、生态环境的格局,进一步提高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程度,实现经济、社会、生4态全面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五、生态村建设的原则1、坚持经济发展,村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建设同步规划建设的原则。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定向利用,全面规划,分类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2、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变废为利,达到建设生态家园、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造福于子孙后代的目标。3、坚持投资小、见效快、效益大、适用范围广的原则。有利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乡乃至周边乡村共同发展的目标。六、生态村建设的目标1、生态环境目标:祁圩村

7、的生态建设,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全村规划建设为主线,以生态农业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沼气生产为纽带,以提高群众生产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标准为目标,把该村建设成路相通、沟相连、树成荫、燃料用沼气、排放能达标、表面无垃圾、上下无污染、居房有序、风韵别致、鸟语花香的生态村。2、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蔬菜生产、禽类养殖及豆制品加工的优势,以豆制品加工为龙头,以无公害蔬菜生产为基础,努力提高豆制品加工和蔬菜成品的质量,5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3、社会各项事业目标:通过几年的努力,村级各个组织更加完善,村支部班子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五好支部标准有所提升,科技知识有所普及,

8、全村实现户均一名致富能;新型合作医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 95%,建设好村级公共休闲娱乐场所,文化活动活跃,广播电视覆盖率达 95%;通过便利,电话安装率 40%;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各项标准达标;社会稳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确保无恶性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以及非法行教和邪教法,无越级上访事件发生的目标。七、规划内容1、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通过大力宣传教育,鼓励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小麦、西瓜、大豆、花生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并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提升种植业整体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设 400 亩无公害化黄豆生产基地,在原有豆制品加工一条街的基础上,在

9、 2006 年底完成祁集豆制品加工小区配套建设,实行六个统一,进行标准化生产。结合市场准入制,改进豆制品加工的生产环境,并推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使豆制品加工业朝着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形成拳头产业,带动二、三产业同步发展。2、沼气池节能工程方面:在祁圩 200 立方的大型沼气在6建工程的基础上,结合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在每家每户的庭院内建 8-14 立方米强回流沼气池或其它类型的沼气池,与厕所、禽舍实行三结合,将人畜粪便、豆制品加工废水、农作物秸杆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沼气可炊用、照明,渣液用于养殖和肥田,每年每户可节省能源、肥料费 用支出 500 元。3、村内

10、污水沟治理方面:利用现有在建的污水生物处理工程,对村内 2000 余米的污水沟进行治理,清除淤泥,修建宽 3 米,深 1.5 米的带盖板的砖混结构的暗排水沟。排水沟建成后,将全面改善村庄内的环境,有利于提高豆制品加工质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4、绿化、美化工程方面:依靠祁圩传统豆制品加工文化,借助古井凉亭建设和豆腐一条街建设,实施绿化、美化村庄家园工程,结合村庄改造,积极引进优良花草树木品种,并引导和带领群众在庭院内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用,以庭院绿化为主,以果树种植为辅,大力发展多样化的庭院经济,以此带动村庄的整体绿化、美化建设。同时,在村庄内修建 20 平方米的可观赏

11、花池 6 个,休闲椅 12 把,6 住观光亭 2 个。不断提高绿化、美化环境。八、规划期限以上规划内容预计在 2006 年-2009 年底基本完成。九、实施措施71、加强领导,建立整村推进组织为加强对生态村建设工作的领导,确保规划目标的完成,乡政府成立以党委书记汪诗明同志任组长,乡长陶华虎同志任第一副组长,副乡长冯奇、曹桂茹俩同志任副组长的生态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祁圩村村部,冯奇同志兼办公室主任,抽调财政、农业、农技、企业、环保等部门的骨干力量具体办公,组织实施,为全村推进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2、精心组织,科学谋划为使祁圩村生态村建设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步伐

12、,做到在实施中万无一失,乡政府以市区相关单位为依托,及时请专家现场指导,做到规划科学、合理。依据充分,组织有方,措施得力,为生态村建设任务的如期完成提供可靠的依据。3、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切实抓好招商引资祁圩村生态村建设规划建设资金,要各种方式,多渠道筹集,确保建设资金的足额到位。一是要积极跑中央、省、市、区争取上级的大力扶持;二是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加强多方联系,搞好对外宣传,吸引有资质的开发建设公司来投资开发建设,达到双赢的目的;三是根据祁圩村生态村建设规划的特点,实现目标,充分调动广大的豆制品加工大户、养殖大户和蔬菜种植大户,融入到全村推进建设之中,充分利用8民间资金,推进规划项目建设;四是

13、用活用足财政扶贫贴息贷款,把一切可以利用符合政策的资金用到全村推进工作之中,把生态村建设建立在资金保证之中。4、严格公示制度,增强全村推进项目建设的透明度祁圩村生态村建设,从项目规划、设计、资金筹集使用与管理组织施工,采取民主决算,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办法,严格执行公示制度。所有项目建设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所有工程施工都推荐责任心强,认真负责,办事公正群众代表参与管理与监督,并进行公示,增强项目建设的透明度,确保生态村建设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实施都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中,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5、严格项目建设公开招标制度,落实好承建单位祁圩生态村建设项目均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标方式,切实落实好

14、有资质、技术建设、恪守信誉的建设单位。在严格执行公示制度,群众无异议的基础上,与承建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确保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按时完成。6、严格质量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为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所有项目工程建设,在派专人现场监督外,聘请有资质的质量监理部门派质量监理员做现场监督,凡是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返工。7、严格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资金足额到位祁圩村生态村建设的所有项目工程建设资金,严格执行9专人、专户、专账“三 专” 管理办法和上 级扶持项目资金报账制度,严格审批手续,杜绝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现象的发生。8、严格项目工程验收制度,切实搞好后续管理生态村建设的有关工程在施工时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

15、,严格落实项目工程验收制度,做到单项工程竣工初验收,整个工程竣工总验收的办法。验收时,请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专家亲临现场逐项验收,确保工程使用寿命。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立即向使用单位移交手续。使用单位马上落实法人代表和使用管理人。制定出使用管理制度和措施,使项目工程始终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况,充分发挥项目工程的应有的作用。祁集乡生态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06 年 8 月 6 日关于建设生态村的申请10区环保局:祁圩村位于祁集乡政府东约 1 公里,南临淮河,总面积1700 多亩,其中耕地面积 1458 亩,村庄面积 240 多亩。全村辖 12 个村民小组,420 户,1670 人,其中劳动力

16、 750 人,人均拥有耕地 0.8 亩。有水讨好 4 口占地 100 多亩。建豆腐文化街及环村路各一条,全乡 1000 多米,面积达 5100 平方米。80%的房屋 为楼房或瓦房,建沼气池 20 个。该村作为豆腐制作的发源地,除进行传统的一麦一稻生产外,85%的农户从事豆制品加工制作行业,是远近闻名的豆腐村,豆制品加工成为全村的主要经济支柱,年人均纯收入达 2876 元,高于全区 25%。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 93.2%;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 1.73;使用液化气清洁能源达 89%;改厕改圈工程取得很大成绩,普及率达 94%;垃圾集中处置率超 87%。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得到普及,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达 92%,农作物秸杆的充分利用,为农作物生产提供了有机肥,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使用强度达 264kg/hm2;农作物病虫害采取 综合防治办法,使农药的使用量降到 2.7 kg/h m2,地膜覆盖技术大力推广,地膜使用回收率达 59.4%,减少了地膜对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