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措施_培训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016353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护理措施_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糖尿病护理措施_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糖尿病护理措施_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糖尿病护理措施_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糖尿病护理措施_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护理措施_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护理措施_培训(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的健康 教育知识,糖尿病的概念,概念: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本身存在结构上的缺陷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糖尿。临床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可使一些组织和器官发生形态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导致肢体坏疽、多发性神经炎,失明和肾衰竭等,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糖尿病分型及病因,1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或青少年型,约占糖尿病的10%。

2、主要特点是发病、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胰岛B细胞严重受损,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血中胰岛素降低,引起糖尿病,易出现酮症,治疗依赖胰岛素。 2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或成年型,约占糖尿病的90%。主要特点是成年发病,起病缓慢,病情较轻,发展缓慢,胰岛数目正常或轻度减少,血中胰岛素可正常增多或减少,肥胖者多见,不易出现酮症,一般可以不依赖胰岛素治疗。 妊娠糖尿病及其它类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糖尿病时,葡萄糖在肝、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利用减少以及肝糖输出增多是高血糖的主要病因。脂代谢方面,由于胰岛素不足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及从血浆移除甘油三酯减少,脂肪合成减少。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血游离

3、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浓度升高。此外,在胰岛素极度缺乏时,脂肪组织动员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若超过机体对酮体的氧化利用能力时,酮体堆积形成酮症或发展为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代谢紊乱症群:1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 2 皮肤瘙痒, 3其他症状 有四肢酸痛、麻木、腰痛、视力模糊、便秘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多数病人在发生意识障碍前感疲倦、四肢无力、极度口渴、多饮多尿,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病人常伴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丙酮味)。少数病人表现为腹痛等急腹症表现.部分病人以DKA为首发表现。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多见于50-70岁的老

4、人。一半以上病人发病前无糖尿病病史或仅为轻症。表现为嗜睡、幻觉、定向力障碍,偏盲、偏瘫等,最后陷入昏迷。,糖尿病的描述-多饮和多尿,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出汗、心慌、面色苍白、发抖、饥饿、乏力 情绪和行为改变(如小孩哭喊、易怒、过度顽皮) 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轻度低血糖反应,中度低血糖反应,严重低血糖,不能自理 自己进食和饮水困难 表情淡漠 头晕、恍惚,头疼 腹痛、恶心,无法站立 对周围没有反应 定向力消失 法进食和饮水(可能误吸入肺,发生窒息危险) 肢体、面部痉挛 昏迷,夜间低血糖,出汗、心慌 做恶梦 第二天晨起头痛、感觉没睡好、乏

5、力,低血糖的不同阶段及其表现,低血糖的危害,低血糖的危害:对神经系统和大脑神经损害尤其严重 急性低血糖症状:晕厥、出汗、心悸,无力等等。 慢性低血糖症状:以脑部缺氧为主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嗜睡、意识朦胧、躁动、夜间多梦易醒,头痛,头晕,视物不清,老年痴呆的比例高于常人。,静脉血浆血糖低于3.9 mmol/l 末梢血糖4.5mmol/L,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成人失明的首要原因,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心血管疾病,卒中,心血管死亡率和卒中率增加24倍,糖尿病神经病变,非外伤性远端截肢的首要原因,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chronic manifestatio

6、n,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脑梗塞、脑出血,白内障、视网膜病变 出血,牙周脓肿,肺结核,肾病,便秘、腹泻,感染,麻木、神经痛,坏疽、截肢,心肌梗塞、心绞痛、高血压病,心肌梗塞、心绞痛、高血压病,大血管病变(macroangiopathy),心脏: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衰、 心律不齐大脑:脑缺血、脑血栓 、半身不遂下肢:下肢疼痛、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微血管病变 (diabetic microangiopathy),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1型糖尿病病人主要死亡原因病理类型: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弥漫性硬化 、渗出性病变 糖尿病发生发展分为V期,糖尿病肾病,DN发

7、病率逐年上升DN渐成为ESRD的主要原因进展快,且常合并其他代谢异常显性蛋白尿被发现时疗程往往已经很晚心血管并发症高,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 FPG3.96.1mmol/L为正常;6.16.9mmol/L为空腹血糖过高(未达糖尿病,简称IFG)大于或等于7.0mmol/L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OGTT 2hPG) 2hPG小于等于7.7mmol/L为正常;7.811.0mmol/L为糖耐量减低;大于或等于11.0mmol/L为糖尿病(需

8、另一天再次证实) 标准:糖尿病症状+随机血浆葡萄糖水平大于或等于11.0mmol/L,或FPG大于或等于7.0mmol/L,或2hPG大于等于11.1mmol/L.需另一天再测一次予以证实,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原则护理,1血糖尿糖及血红蛋白是诊断糖尿病主要依据,又是判断病情和疗效的主要指标。正常值3.9-6.1mmol/L(70-110 mg/dL)8%-10% 2.其它OGTT血浆C肽 治疗原则:早期 综合 长期 个体化 护理措施:饮食 运动 药物 监测 教育,糖尿病的护理问题,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或高于机体需要量 潜在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足、高渗性昏迷 心理问题:对治疗缺乏信心,易产生焦

9、虑、抑郁等心理反应 活动无耐力: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有关 生活自理缺陷:与视力障碍有关,糖尿病护理目标,病人体重恢复正常水平并保持稳定,血糖正常或维持理想水平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糖尿病足发生,未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或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糖尿病的护理措施,饮食护理:1控制总热量,当病人因饮食控制而出现易饥的感觉时,可增加蔬菜,豆制品等副食。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原则下,凡增加一种食物时应减去另一种食物,保证饮食平衡。超体重者,忌吃油炸、油煎食物。炒菜宜用植物油。限制饮酒,每天食盐小于6g。2严格控制各种甜食,病人需甜食时,为满足甜味的口感,可使用甜味

10、剂,如蛋白糖、木糖醇等。3 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包括豆类、蔬菜、粗谷物、含糖分低的水果。可使餐后血糖下降,有利于大便通畅且使人有饱食感有利于控制体重。4 检测体重变化,每周定期测量体重一次,如体重改变大于2kg,应报告医。,Company Logo,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事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它豆制品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每天6克以内)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如饮酒应限量,每天不超过1-2份标准量 吃新鲜卫生的食物,护理措施,运动锻炼:1方

11、式,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太极拳等,其中步行活动安全,容易坚持可作为首选的锻炼方式。2运动量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为活动时病人的心率应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个体60%最大耗氧量时心率简易计算法为:心率=170-年龄。活动时间为2030分钟,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逐渐延长,每天1次。3运动的注意事项,运动前评估,预防意外发生,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以备急需。,护理措施,口服用药的护理:磺脲类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与早餐前半小时口服。瑞格列奈应餐前服用,不进餐,不服药。双胍类药物餐中或餐后服用。阿卡波糖应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Company Logo,口服降糖药的分类,(1)

12、磺脲类药物:优降糖、美吡达、糖适平、达美康等。饭前服用,所有磺脲类药物不能联用,服药期间避免剧烈活动及饮酒,按时进餐。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肝功能损害、再障性贫血等。 (口服时间与药物作用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有关,其有利作用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餐前半小时口服其血药浓度高峰与进餐后血糖达高峰时间一致,能更好的发挥降糖作用),口服降糖药的分类,( 2 )双胍类药物:二甲双呱、降糖灵等。饭后服用。主要副作用有腹部不适、口中金属味、恶心、腹泻等。 (餐后服用的原因是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是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肠壁摄取葡萄糖,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组织脑、肠道等对葡萄糖的利用。),口服降糖药物,( 3 ) a- 葡萄糖苷酶制剂:拜糖平等。吃饭时同吃。主要副作用有肠鸣、排气增多、腹胀、恶心、呕吐及腹泻等。 (其药理作用是在肠道内抑制a-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来源的葡萄糖的降解和吸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