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上皮组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016259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上皮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二章上皮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二章上皮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二章上皮组织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二章上皮组织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上皮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上皮组织(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上皮组织,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简称上皮 构成:大量形态较规则、排列紧密的细胞 特点:无血管、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有基膜 分类: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腺上皮构成腺体 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第一节被覆上皮,一、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图1-图2内皮: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 间皮:心包膜、胸膜、腹膜其它:肺泡、肾小囊 特点:表面光滑,利于液体流动,减少器官间磨擦,图1 单层扁平上皮光镜像 (表面观;肠系膜铺片,镀银染色),图3 单层扁平上皮(肾小囊壁层),二、单层立方

2、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图3-图4,特点:细胞呈立方形(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圆居中 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 功能: 具有吸收和分泌功能,图3 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图4 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三、单层柱状上皮(simple columnar epithelium)图5-图7,特点: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长圆形、位于基底部 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 杯状细胞:肠上皮间,有粘原颗粒,图5 单层柱状上皮模式图,图6 单层柱状上皮(小肠),图7 单层柱状上皮(肾集合管),四、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pseudostratified

3、columnar epithelium)图8,特点:细胞排列貌似多层,但其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实为单层;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核位置参差不齐;柱状细胞表面有大量纤毛;基膜明显 分布:呼吸道,图8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五、复层扁平上皮(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图9-图10,特点:表层细胞呈扁平状;中层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基底细胞矮柱状,有增殖能力;基底面凹凸不平 分布:皮肤表皮角化口腔、食管和肛管未角化,图9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食管),图10 复层扁平上皮(角膜),六、复层柱状上皮(stratified columnar

4、epithelium)图11,特点:浅层细胞呈柱状,深层细胞多边形 分布: 眼睑结膜、男性尿道,图11 复层柱状上皮(睑结膜),七、变移上皮(transitional epithelium) 图12,特点:细胞为多层,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异:排空时的膀胱充盈时的膀胱 分布: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图12 变移上皮光镜像(膀胱),第二节腺上皮和腺,一、概念 腺上皮(glandular epithelium):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腺(gland):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 腺细胞分泌物:酶、糖蛋白、激素等 外分泌腺(exocrine gland):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

5、或器官腔内,如汗腺、唾液腺 内分泌腺(endocrine gland):无导管,分泌物释入 血液,如甲状腺,二、外分泌腺(exocrine gland),由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组成图13 导管有无分支:单腺和复腺 分泌部形状(呈管状、泡状或管泡状):单泡状腺、单管状腺、复泡状腺和复管泡状腺 泡状和管泡状的分泌部称腺泡(acinus) 根据腺细胞种类进行分类(用于消化、呼吸系统):可分为浆液性细胞和粘液性细胞。,1、浆液性细胞(serous cell)图14,LM:锥体形,基底部嗜碱性,顶部含嗜酸性酶原颗粒,核圆近基底部 EM:基底部粗面内质网发达,核上方高尔基复合体和分泌颗粒丰富 属于蛋白质分泌

6、细胞,主要分泌酶类 组成浆液性腺泡和浆液性腺(腮腺、胰腺),2、粘液性细胞(mucous cell),LM:锥体形,大部分胞质呈空泡状,核扁圆位于基底部 EM:基底部少量粗面内质网,核上方高尔基复合体和粘原颗粒丰富 分泌粘液,组成粘液性腺泡和粘液性腺(十二指肠腺)图15 杯状细胞是散在分布的粘液性细胞图16,3、混合性腺图17,混合性腺:由少量浆液性细胞(常形成浆半月)和大量粘液性细胞组成(下颌下腺、舌下腺) 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 cell):位于腺细胞外方的扁平多突起细胞,胞质内含肌动蛋白丝,其收缩有助于分泌物的排出,图13 外分泌腺的形态分类,图14 浆液性腺光镜像(胰腺

7、外分泌部),图 15 粘液性腺(十二指肠腺),图16 粘液性细胞(杯状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图17 混合性腺(下颌下腺)光镜像,第三节 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游离面微绒毛(microvillus)纤毛(cilium) 侧 面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ction)桥粒(desmosome)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基底面基膜(basement membrane)质膜内褶(plasma membrane infolding)半桥粒(semidesmosome),一、上皮细胞的游离面 1、微 绒 毛 图18,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

8、起,直径约0.1 m 组成:细胞膜、胞质、纵行微丝;微丝下端可附着于终末网 形成光镜下可见的纹状缘(小肠)和刷状缘(肾小管)图19 功能: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吸收,图18 微绒毛电镜像,图19 小肠粘膜上皮 (纹状缘;油镜),2、纤 毛图20,上皮细胞游离面的较长突起,长510 m ,直径约0.2 m ,光镜下可见 电镜结构:周围9 组二联微管,中央2条单微管( 92 + 2 );微管可相互产生位移或滑动 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功能 基体:纤毛微管的形成点,图20 气管壁上皮 (示纤毛),二、上皮细胞的侧面 1、紧密连接图21,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侧面顶端 两相邻细胞膜间断融合,非融合

9、处有极窄的间隙 屏障作用: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图21 细胞连接 左:模式图 右:电镜像,Mv 微绒毛 TJ 紧密连接 IJ 中间连接 De 桥粒 GJ 缝隙连接,2、中间连接 图21,又称粘着小带 细胞间隙内有中等电子密度丝状物;胞质侧有薄层致密物和微丝附着,微丝交织组成终末网 粘着作用,保持细胞形状,传递细胞收缩力,3、桥 粒 图21,呈斑状连接;细胞间隙有丝状物,中央有致密中间线,胞质面有较厚的致密物质构成附着板,其上有许多直径10nm的角蛋白丝(张力丝)附着,并折成袢状返回胞质 牢固的机械性连接作用,使上皮耐受摩擦(皮肤、食管)图22,图22 桥粒电镜像,4、缝隙连接图21,细胞间隙为

10、23nm,内有许多间隔相等的连接点 细胞膜中有许多分布规律的连接小体(由6个连接素分子围成,中央有直径2nm的管腔);相邻细胞膜中的连接小体对接,管腔通连 又称通讯连接:小分子物质可通过 连接复合体:四种连接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三、上皮细胞的基底面 1、基 膜 图23,上皮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共同形成的薄膜 LM:HE染色呈粉红色(见于少数上皮) EM:基板+网板基板:透明层+致密层,由型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硫酸肝素构成,上皮细胞分泌网板:网状纤维+基质, 成纤维细胞产生 功能:支持和固着; 半透膜, 利于物质交换; 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并影响细胞分化,图23 基膜(气管上皮)光镜像,2、质膜内褶 图24,上皮细胞基底面胞膜折向胞质形成,与细胞基底面垂直的内褶。常见于肾小管 LM:基底纵纹 EM:内褶间有与其平行的长线粒体 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物质转运,基膜,图24 质膜内褶与基膜电镜像 (肾小管),3、半 桥 粒,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和基膜之间 结构:为桥粒结构的一半,质膜内侧也有附着板,有张力丝附着并成袢状折返回胞质 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膜上,本 章 重 点,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和功能 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 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微绒毛、纤毛、紧密连接、缝隙连接、桥粒、基膜)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