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赏析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8007287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进酒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将进酒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将进酒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进酒赏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往豪情,惹万古同愁李白将进酒赏析酒对于李白就如同其生命的养料,他的诗,他的情全部蕴藉于其中,并于此升华,挣脱于世俗纷扰,独抒性灵。酒总能兴其情致,无论感时伤事亦或得意尽欢,一旦诗性起,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然又能收放自如, 实着应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赞。且听一曲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人开篇下笔便用起兴的手法,状黄河之水于天际滚滚而来,登高纵目,临海天接际,如挟天风海雨之势,写得大气磅礴,势不可挡,既是夸张亦为写实,给人一种很强的感染力。其实,我觉得这种“黄河泻于天”的气势源于李白自身雄伟的气概和广阔的胸襟以及

2、其天马行空的想象。且又以“君不见”这样提示性的语言排比铺陈,就更显得深情激荡。然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陡然转于人生岁月的时间轴,前后两句从空间和时间上形成强烈对比与夸张,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转瞬为“朝” “暮”间事,悲叹人生短暂、年华易老。强烈的夸张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喟叹推向极限,但其实联系李白的一生际遇,我觉得此中表达的不仅仅是诗人对岁月易逝的感伤,而且隐含了他那种因怀抱壮志而未能如愿的悲郁,抒发了他对因种种社会阻力而使光阴虚掷的愤慨,也揭示了诗人完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也正因为这让诗人无法经受的销金蚀骨般的无奈,而油然抛出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

3、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诗人的情感陡转急迴,立刻从消极无奈中挣脱出来。在他看来,正因为人生苦短,壮志难酬,所以就更应该及时行乐,规劝人们在人生得意时,就该放纵情怀恣意享乐。且诗人这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完美自信、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一举扫去了“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悲凄,已然没有落魄文人顾影自怜、怀才不遇的郁闷情结,而大有“君子坦荡荡”之风。 “千金散尽还复来”则更进一步显示了诗人视金钱如粪土的境界,且诗人只一句豪爽肆意的“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便起了狂饮之势。至此,诗人的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也可见酒宴上的气氛高涨。 “岑夫子,

4、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可见此时诗人正是酒酣之际,激情难以自抑,频频向酒宴上的知己劝酒,并同时高歌助兴,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可见诗人根本不以“钟鼓馔玉”为可贵,他只愿永远沉酣于醉乡。其实联系诗人的满腔抱负却不得施展的际遇,这其中暗含了诗人在面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时世时感到的愤懑情感。所以诗人效仿陈王曹植斗酒十千,用长醉来表现对权贵的蔑视。“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宴饮至此,又出现了一个高潮。诗人反客为主,提议典当宝马裘衣来换酒。但是这次诗人不再以“人生得意须尽欢”等理由来劝酒了,而是强调此番痛饮要消除压在心头的“万古愁” ,由此可见诗人胸中的积郁是多么深广,这种深广的愁犹如波浪汹涌的黄河与擎天的砥柱,读来当真荡气回肠,隽永无尽,高旷久远,惹得后世与其万古同愁。纵观全诗,其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虽然诗人纠结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感伤于年华易逝,愤懑于满怀才情却无处施展,但是他始终怀揣完满的自信及乐观的人生态度。所以他的这首诗歌,就是一曲努力排遣愁闷,渴望伸展才智,在悲感中交织着自信的乐章。情何以豪迈,一往而深;悲何以壮阔,惹万古同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