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应注意问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996728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9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应注意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应注意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应注意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应注意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学设计应注意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应注意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应注意问题(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北京市望京实验学校 张跃强,一、什么是体育教学设计? 1.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用系统整体观点来把握教学的各个要素及相互关系,制定教学策略和方案的一种规划性活动过程;是教师在执教前对整个教学构成进行全面而精心的蓝图描绘和具体操作方案的制定;它依赖教学基本理论及若干教学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形成。,2.什么是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设计是以体育专业及其相关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科学地运用系统方法对体育教学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进行分析和策划(体育教学问题、确定体育教学目标、设计解决体育教学问题策略、试行方案、评价结果等)的系统规划的过程

2、。 目的: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供最优的行动方案,二、体育教学设计的要素 1.体育教学对象-教谁、教什么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2.体育教学目标-教到什么程度 3.体育教学策略-怎么教、用什么教 4.体育教学评价-教的结果怎样,三、体育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教材内容(教材分析) (二)实证分析学生情况(学情分析) (三)清晰确定教学目标 (四)灵活选择教学策略 (五)有效设计教学活动 (六)教学组织方式有效 (七)制定和运用评价标准,(一)正确理解教材内容 1.理解教材内容的意义和作用:正确理解教材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进行教学背景分析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设

3、计前的基础性工作。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知识、技能点是针对课标中的哪些要求,深刻理解表面教材背后所隐藏的丰富内涵。需要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在教学单元乃至整个一类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知识、技能的系统结构。,(一)正确理解教材内容 2.正确理解教材内容的要素教材的功能教材的技术结构与逻辑关系教材的知识点及重、难点教学内容: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它是将教材分解、提炼后确定的知识点。单元计划 单元计划例1 单元计划例2,(一)正确理解教材内容 3.教材分析案例 A.肩肘倒立对发展学生身体的腰腹肌力量、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具有较高的价

4、值。它是在滚动、滚翻的基础上进行的单项技术动作,是在以前各种滚动、滚翻基础上进行的静力性为主的练习,动、静结合,力求平稳;稳定性要求比较高并需要较强的腰腹力量控制身体平衡。通过滚动后倒、两腿上举、两臂压垫、两腿上伸、屈肘内收撑腰上部,展髋、挺腹、脚面绷直向上伸,用肩颈和上臂支撑地面成肩肘倒立姿势。后倒夹肘撑腰动作的完成肩肘倒立动作的基础,因此,教材的重点为后到夹肘,手撑腰背上部;难点:支撑稳定。 单元计划:,(一)正确理解教材内容 3.教材分析案例 B.正面助跑,屈腿跳高是小学人教版二年级“跳跃”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共安排了四课次为一个单元,本节课为第二课次。本节课让学生在第一次课学习的基础上,

5、进一步学习屈膝上提、空中成蹲踞式的姿势。本教材内容的要点是助跑合理、有力,起跳点离横绳距离适当,屈膝腾空,轻巧落地。本次课的重点是快速有力起跳,空中成蹲踞动作;难点为起跳后在空中屈膝并腿。,(二)实证分析学生情况 1.什么是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指教师在调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知识准备、心理状况和生理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当前所学知识的教学起点及适用的教学策略的分析,对当前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可能遇到的认知困难做出的学生情况的分析。 2.学情分析的意义:是教学工作科学、有效的有力保障;是教材分析或教学内容分析的重要前提;是了解学生发展起点的而有效手段;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是选择教学方法、安

6、排教学活动乃至组织教学分组的依据。,(二)实证分析学生情况 3.学情分析的要素: 学生应有的学习基础(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学生实际的学习基础(前侧)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 学生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二)实证分析学生情况 4.进行学情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学情分析的阐述不要过多过大,它不是论述观点,只要阐明即可,所以篇幅不宜过长,做到准确恰当即可。学情分析针对性一定要强,它是对教学行为对象即学生的分析,是教师的行为,所作的学情分析,不能很空泛。(切忌:普遍认知规律)必须结合本节课的教材分析,进行对应的学情分析。学生在面对不同教学内容时,所具有的学习经验、认知水平和

7、心理需求也不同。脱离教材分析的学生情况分析多么好都属于无根之树。分析学情不一定面面俱到,但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为教学所需要。,(二)实证分析学生情况 5.学情分析案例: A.二年级3班共有28名学生,其中男生 11人,女生17人。一年级已经学习过前滚翻动作。通过一年级的技巧学习,95%的学生已经很好已经很好地掌握前滚翻技术动作。学生对前滚翻的学习存在着滚翻后平衡性、方向感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根据上述分析,在连续前滚翻教学的辅助练习中加强对平衡性、方向感、稳定性的诱导练习,将改进前滚翻的动作作为教学切入点。学生年龄处于8岁左右,前庭器官发育不完全,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多数学生身体

8、素质较好。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出现第一个前滚翻稳定性不好而影响到第二个前滚翻的链接。因此夯实第一个前滚翻动作的稳定性很关键。,(二)实证分析学生情况 5.学情分析案例: B.本节课的授课班级是二年级1班的28名同学。学生性格活泼开朗,有较强的上进心,善于表现,善于模仿,且身体素质较好。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手、脚或手脚并用四肢依次移位爬行动作。但是上下肢配合的运动能力还有待提高。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是间断,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情景式、启发式教学,让低年级的孩子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既能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学到应有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三)清晰确定

9、教学目标1.什么是教学目标:是指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的一种具体明确的陈述。(不是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而是通过教学活动,学习者行为特征的预期变化,是对学习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2.清晰制定教学目标的意义:为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提供可靠依据;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心理定势;提供评价学生学习结果是否达标的客观依据;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程度的最有效方法。,(三)清晰确定教学目标3.清晰制定教学目标的要素:课标的要求教学的内容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教学目标的表述 技能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三)清晰确定教学目标 4.教学目标的表述形式:采用ABCD式陈述法 A-行为主体(A

10、udience):行为主体是学生。目标描述的是学生行为而不是教师行为。即教学目标的开头应是“学生”而不是“教会学生”“使学生”“培养学生”B-行为动词(Behavior):用以描述学生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体育教学目标应尽可能选用意义明确,易于观察,描述清晰的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Condition):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主要说明学生在何种情境或条件下完成指定的操作。如“用两公斤的实心球”或“在同伴帮助下”“在十分钟内”D-表现程度(Degree):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标准)时间标准:“5分钟之内跑完米”;

11、次数标准:“至少完成5次”;准确率标准:“90%投中”,(三)清晰确定教学目标 5.制定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行为目标的描述一定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授课行为。每项教学行为目标要描述成学生的最终学习行为,而不是学习过程或教学程序。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达到的行为水平要符合学生实际。设定课堂教学目标要在以运动行为为主导的前提下,兼顾认知和情感领域的目标。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通常应写成:“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三)清晰确定教学目标 6.教学目标案例 案例A.认知目标(学生)知道完成肩肘倒立动作的过程,在大脑中形成表象。主体 动词 条件 标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在同伴帮助下通过后倒

12、手臂压垫动作完成翻臀后双手主体 条件 动词 撑腰上部,完成肩肘支撑动作;通过肩肘倒立的练习发展腰背肌和上肢力标准 量,在游戏的活动中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奔跑能力。情感目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认真完成 保护同伴的任务,并能与同伴主体 条件 动词 标准 条件 合作 完成旋风跑。 动词 标准,(四)灵活选择教学策略 1.什么是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也就是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不同的方式、方法、媒体等。它包括对知识技能的序列安排,对认识活动过程中的系统问题和期望的而学生反应的安排,对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媒体呈现信息方式

13、的安排。 2.什么是体育教学策略: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根据所预想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设计体育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根据实际发生的教学情境调整教学程序和方法的思想和方略。,(四)灵活选择教学策略 3.灵活选择教学策略的意义: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依据教学计划、学生身心特点,有意识地对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选择、筹划和灵活处理的过程。,(四)灵活选择教学策略 4.灵活选择教学策略的要素: 学习准备:教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教学分析,为教师提供采用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措施,在教学策略选择中对教学重、难点有效解决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目标范例:是充分发

14、挥教师课堂的教学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的有效教学手段。 技能训练:考虑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各种不同难度和练习要求的重复练习机会。进行重复练习是学生实现对运动技能训练、形成与掌握的重要保证。 个别差异:尊重学生存在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教学策略时需适应学生个别差异。 安全措施:“健康第一”“养护与锻炼并重”,选择教学策略要给予重点考虑。 例,(五)有效设计教学活动 1.什么是有效设计教学活动: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时所考虑的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一切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2.“有效”包括以下三个含义: (1)有

15、效益,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吻合程度。 (2)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 (3)有效率,即以少量的投入换得较多的回报,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五)有效设计教学活动 3.有效设计教学活动的要素: (1)教学活动指向:教学活动的指向能针对教学目标设计。 (2)教学环节和针对性:设计的教学环节清楚细致。 (3)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练习的安排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4)运动负荷:活动设计的运动负荷与密度合理、恰当、具有实效性。 (5)活动之间的联系和过度:活动之间联系紧密,过渡自然。 (场地器材),(五)有效设计教学活动 4.需要注意的问题: (1)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师生通过学习活动达成学习目标。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知识、感受过程、学习方法、培养习惯、陶冶情操。 (2)据我国有关学者研究提出的平均心率参照标准为:小学生120130次/分钟。 (3)教师对教学活动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和调控。教学活动设计例1 教学活动设计例2,(六)教学组织方式有效 1.什么是教学组织方式:是根据教学的主观条件,从时间、空间、人员组合等方面考虑,进而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 2.教学组织方式分类: (1)班级教学 (2)个别教学 (3)分组教学 同质分组 异质分组 友情分组 帮教型分组 合作分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