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机械与设备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986381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27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机械与设备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农业大学教案 2013 2014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课程程名名称称 食品机械与设备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 4100830 课程性质课程性质 专业课 学时数学时数 48 开 课 院 ( 部 )开 课 院 ( 部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研室教研室 食品工程 授授课课班班级级 食品科学与工程 11 级 1-6 班 主主讲讲教教师师 王世清 职职称称 教授 教 研 室 主 任教 研 室 主 任 张岩 专 业 负 责 人专 业 负 责 人 孙京新 二一二 年 八 月 青岛农业大学教案青岛农业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食品机械与设备 授课专业 食品科 学与工 程 班级 11 级 1-6 班 课程代码4100

2、830 课程类型必修课必修课程( ) ;限选课程() ;全校性选修课程( )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36 ) ;实验( 12 )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论() ;上机() 考核方式 闭卷( ) ;开卷() ;课程论文() 具体操作() ;多种形式结合()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学时48学 分 数3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 36学时; 实验课 12学时; 田间观察学时 实际操作学时; 讨论学时; 上机学时 教材名称食品机械与设备作 者殷涌光 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 2000 指定 参考资料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 现代食品高新技术 未来十年中国食品和 包装机械发展趋势 作者

3、无锡轻 工学院 高福成 徐景杭 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 1981 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 1997 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 1998 授课教师王世清职 称教授单 位食品学院 授课时间第 1 周至第 10 周;星期一 第6-7节 ;星期三 第3-4 节 备注 周次第1周,第 1 次课;总第1次课 章节名称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2 ) ;实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论() ;上机() 教学时数2 授课方法 和手段多媒体授课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讲授,让同学对国内外食品机械与设备发展简况有 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并明确本课程的内容任务 教学基本内 容纲要 一、

4、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发展动力 二、推动食品业及食品机械与设备迅速发展的因素 三、我国食品业及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发展概况 四、我国食品业及食品机械与设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五、食品加工与食品机械的分类、特点 六、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 了解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和差距,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本次课共 90 分钟。其中内容一 6 分;内容二 12 分;内容三 27 分; 内容四 20 分;内容二 15 分;内容三 10 分 作业、讨论 及辅导 思考题 国内外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差距主要在哪些方面? 讨论 国内外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差距与我们的责任 课后小结 本次课课堂听讲时

5、非常认真, 讨论时气氛非常活跃。 原因有: 1) 绝大部分学生以往对食品机械与设备了解甚少,刚接触本门课一下 发现值得学习的东西应该很多,有一种新鲜感;2)同学对国内外的 差距甚感惋惜、遗憾和不服,也有一种为中国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快 速发展大展身手的激情。 第一次课非常重要,是学生能否对本门课产生兴趣的关键。因 此精选内容、激情讲解和积极主动调动和把握同学的思维显得尤为 重要。 参考资料 1.无锡轻工学院.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1 2.高福成.现代食品高新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 3.徐景杭.未来十年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发展趋势, 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1998 周次第

6、1周,第 2 次课;总第2次课 章节名称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2 ) ;实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论() ;上机() 教学时数2 授课方法 和手段 多媒体授课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讲授,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了解数种液体输送方式的 构成、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 教学基本内 容纲要 第一章第一章食品输送技术设备食品输送技术设备 第一节液力输送技术装备 一、液力输送原理与分类 二、离心泵的原理与结构 三、往复泵的原理与结构 四、转子泵的原理与结构 五、其他泵的原理与结构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 重点了解离心泵的原理与工作条件。“气蚀”的产生和防止。 难点: 转子泵、齿轮泵

7、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设计 本次课共 90 分钟。其中 内容一、二 45 分; 内容三、四、五 45 分 作业、讨论 及辅导 思考题 对离心泵的安装高度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课后小结 本次课内容通过大量同学日常生活中易接触的实例讲解基本上 能够理解。但对齿轮泵、转子泵的工作原理部分同学理解有一定的 难度。当结合机械基础中齿轮的啮合讲解后,解决了问题。 参考资料 1.无锡轻工学院.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1 2.高福成.现代食品高新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 3.徐景杭.未来十年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发展趋势, 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1998 周次第2周,第 1 次课;总第3

8、次课 章节名称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2 ) ;实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论() ;上机() 教学时数2 授课方法 和手段 多媒体授课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讲授, 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了解气力输送方式的构成、 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 教学基本内 容纲要 第二节气力输送技术装备 一、气力输送原理与分类 二、气力输送的动力设备 三、气力输送的配套设备 四、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 重点了解气力输送的原理与工作条件。 难点: 麦格纽斯效应 教学过程 设计 本次课共 90 分钟。其中 内容一、二 45 分; 内容三、四 45 分 作业、讨论 及辅导 思考题

9、1. 足球中“香蕉球”是如何产生的? 2.影响物料气力输送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课后小结 本次课内容通过大量同学日常生活中易接触的实例讲解基本上 能够理解。但对麦格纽斯效应部分同学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当结合 足球运动中的“香蕉球”讲解时,绝大部分同学尤其的男生兴趣极 为高涨,也极力想弄清相关的原理,于是随着老师的思维在情绪极 为轻松的情况下学到了知识。 参考资料 1.无锡轻工学院.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1 2.高福成.现代食品高新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 3.徐景杭.未来十年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发展趋势, 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1998 周次第2周,第 2 次课;总第4次

10、课 章节名称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2 ) ;实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论() ;上机() 教学时数2 授课方法 和手段 多媒体授课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讲授, 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了解气力输送方式的构成、 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 教学基本内 容纲要 第三节振动输送技术装备 一、振动输送原理与分类 二、振动输送的主要设备 第四节螺旋输送技术装备 一、旋输送原理与分类 二、螺旋输送的主要设备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 重点了解螺旋输送的原理与工作条件。 难点: 螺旋输送机的正常工作条件确定 教学过程 设计 本次课共 90 分钟。其中 第三节内容一、二 45 分; 第四节内

11、容一、二 45 分 作业、讨论 及辅导 思考题 1. 如何判断螺旋为左旋或右旋?对照图 1-68 分析如使物料 Z 向输送,螺旋轴转向应如何? 2. 寻找你身边振动输送的实例 课后小结 螺旋输送机能否正常工作关键在于工作条件确定。工作条件确 定有需要对工作原理有较深入的了解,只要掌握了螺旋输送物料速 度图的分析方法,就不难进行工作条件确定。 参考资料 1.无锡轻工学院.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1 2.高福成.现代食品高新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 3.徐景杭.未来十年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发展趋势, 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1998 周次第3周,第 1 次课;总第5次课 章节

12、名称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2 ) ;实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论() ;上机() 教学时数2 授课方法 和手段 多媒体授课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讲授, 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了解固体输送方式的构成、 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 教学基本内 容纲要 第五节其他输送装备及应用 一、带式输送原理与设备 二、刮板输送原理与设备 三、斗式输送原理与设备 四、悬挂与板式输送设备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 重点了解斗式升送的原理与工作条件。 难点: 卸料方式的判定 教学过程 设计 本次课共 90 分钟。其中内容一、二 45 分; 内容三、四 45 分 作业、讨论 及辅导 思考题 1. 寻

13、找你身边带式输送的实例 2带式输送的特点及应用 课后小结 本次课内容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同学容易理解。对斗式升送机 的卸料方式需要较详细的讲解。 参考资料 1.无锡轻工学院.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1 2.高福成.现代食品高新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 3.徐景杭.未来十年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发展趋势, 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1998 周次第3周,第 2 次课;总第6次课 章节名称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2 ) ;实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论() ;上机() 教学时数2 授课方法 和手段 多媒体授课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讲授,让同学了解了解物料

14、分级的基本概念、方式、 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基本内 容纲要 第二章第二章食品分选技术装备食品分选技术装备 第一节振动筛分技术装备 一、振动筛分的基本知识 二、筛面运动与机械传动 三、物料在筛面上的运动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 物料在筛面上的运动。 难点: 振动筛上物料的工作状态分析。 教学过程 设计 本次课共 90 分钟。其中内容一、二 45 分; 内容三 45 分 作业、讨论 及辅导 思考题 1. 试分析振动筛上物料的工作状态,确定适宜的工作参数 课后小结 本次课内容其中物料在筛面上的运动分析有一定的难度,结合 多媒体及力学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同学基本能够理解。通过对筛 体运动假设与分析

15、,了解模型的简化与计算推导。 参考资料 1.无锡轻工学院.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1 2.高福成.现代食品高新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 3.徐景杭.未来十年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发展趋势, 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1998 周次第4周,第 1 次课;总第7次课 章节名称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2 ) ;实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论() ;上机() 教学时数2 授课方法 和手段 多媒体授课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讲授,让同学了解了解物料分级的基本概念、方式、 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基本内 容纲要 第二节形状分级技术装备 一、滚桶式形状分级设备 二、

16、滚轴式形状分级设备 三、颗粒形状的分级设备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 滚桶式形状分级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难点: 滚轴式形状分级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设计 本次课共 90 分钟。 作业、讨论 及辅导 思考题 1. 分析滚桶式形状分级设备上物料的工作状态,滚筒转速为何 不能过大或过小? 2. 滚轴式的结构特点 课后小结 本次课内容其中部分同学对滚轴形状分级设备的空间结构理解 有困难,主要原因机械制图方面的训练较少且空间想象力较弱。通 过多媒体及黑板绘制立体图等方法,同学基本能够理解。 参考资料 1.无锡轻工学院.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1 2.高福成.现代食品高新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 3.徐景杭.未来十年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发展趋势, 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1998 周次第4周,第 2 次课;总第8次课 章节名称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2 ) ;实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论() ;上机() 教学时数2 授课方法 和手段 多媒体授课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讲授,让同学了解了解物料分级的基本概念、方式、 结构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