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庄园经济建设美丽乡村汇报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985447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绿色庄园经济建设美丽乡村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打造绿色庄园经济建设美丽乡村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打造绿色庄园经济建设美丽乡村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打造绿色庄园经济建设美丽乡村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打造绿色庄园经济建设美丽乡村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绿色庄园经济建设美丽乡村汇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造绿色庄园经济建设美丽乡村汇报打造绿色庄园经济建设美丽乡村汇报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党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书记秦光荣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云南团全体会议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美丽云南、推进生态文明” 。市委提出了“构筑生态高地、建设大美临沧”的战略思路。县委提出了以“绿色生态、和谐发展”为主题,建设“美丽凤庆、生态凤庆、森林凤庆” ,走“一产发展生态化、庄园化,二产发展绿色化、园区化,三产发展特色化、品牌化,城镇建设聚集化、宜居化,环境保护制度化、长效化”之路,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共同

2、富裕、社会和谐稳定的生态文明县,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景美、民富的“美丽凤庆”目标。应该说,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打造绿色庄园经济,建设美丽洁净乡村,新华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新华有大美,缺少的是发现;新华是美玉,缺少的是雕琢;新华有优势,缺少的是宣传。新华的美美在生态,占凤庆十分之一的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森林覆盖率就达%;新华的美美在山川,新华山川秀美,自有“三山、四凹、七面陂”之称;新华的美美在富裕,新华以烤烟、泡核桃、咖啡、畜牧业、林下产品等产业为主, ,实现经济总收入亿元,人均收入 5790 元,在全县 13个乡镇中名列前茅;新华的美美在风情,新华

3、有占总人口72%的彝、苗、白等少数民族,民风淳朴,多民族聚居,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打造绿色庄园经济,建设美丽洁净乡村,新华重点构筑“四大体系” 。一是构筑完备的生态森林体系,打造森林乡村。新华境内生态环境多样,生物群落组合复杂,植物资源丰富,亚热带、寒带植物均有分布,林木、竹草、花藤、果药近 500 种,不管是杂木,还是高大的乔木,都有利于生态体系平衡和完善。广泛动员群众在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大量植树造景,结合新家园行动计划,建盖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房,使房屋和村庄影映在美丽清秀的树丛中,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二是构筑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打造庄园经济。大部分群众可能会认为,生态建设就是植树造林,这样

4、的想法很不错,但生态不单只是森林。新华的生态产业建设素来都做得非常好,林烟、林果、林下产品种植与开发、咖啡种植等都为新华两万五千多群众致富奔小康创造殷实的经济基础,但是很多资源在新华还是一块处女地,还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例如,新华的泡核桃果香皮薄,品质很好,营养成分比其他地方的要高,尽管今年来市场价格在不断攀升,但群众都还只是卖初果,新华就连一个初加工的工厂也没有,大部分的钱还是被外部的商家所赚。其实,新华距凤庆虽然是 13 个乡镇中最远的一个,但这就是一个独特的区位优势,只要发展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周边地区无法替代、无法辐射而自身又有极强活力的巨大市场,发展前景非

5、常好。三是构筑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打造文化品牌。文化价值是无限的,文化就是品牌。新华的很多东西都具有自身的文化价值,关键靠挖掘,生态建设也需要通过故事、传说等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塑造良好的生态品牌。例如,紫微的苗族文化就大有发展前景,建设以平坦为支点、胜利片区为面、接漾线为主轴的特色乡村建设带,依托小湾库区百里长湖,开发“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线路,倾力打造新华“游百里长湖、品深水江鱼、赏民族文化”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推进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服务业,就是加强特色乡村建设的具体措施。四是构筑规范的生态乡村体系,打造洁净乡村。新华将高举“彝乡苗林唱紫微”的大旗,以凤庆十大特色乡村

6、之一的紫微平坦自然村 100 户民居房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环境优化、村庄美化、产业提升、素质养成四大工程,全面建设“山川秀美、乡村洁净、农民富裕、社会和谐、人居温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绿色庄园经济,建设美丽洁净乡村,新华重点采取四项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建立机制。乡、村两级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落实工作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明确分工,并落实乡主要领导和驻村干部的具体职责,按照一揽子挂钩制度,认真落实好。二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来,使广大农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克服“等、靠、要”思想,自己动手,艰苦奋斗,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三是典型示范,全面推进。在全面开花的基础上,重点在条件具备、时机成熟、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寨搞好一两个示范点,用实实在在的例子,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来说服群众,用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在全乡范围内全面推开。四是加强监督,严格考核。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对农村干部和驻村机关干部的短期目标和年终考核,与本人经济利益挂钩,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