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上的发言稿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967622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上的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上的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上的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上的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上的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上的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上的发言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上的发言在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上的发言 稿稿 在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上的发言稿 文章导读: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中,广大干部群众 的思想更加统一,认识更加明确,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发 生了深刻的转变,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级 党委政府把特色产业开发作为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 济规律、顺应民心民意的惠农工程 今天我们召开第三届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目 的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系统总结一 年来特色产业开发取得的成效,表彰先进,交流经验,分 析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明年的特色产业开发工作。刚才, 5 位同志分别代表发展特色产业的先进县、先进

2、乡村做了大 会发言,124 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奖励,他们是 我市特色产业开发中涌 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要 以他们为榜样,见贤思齐,奋勇争先,努力开创我市特色 产业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我根据市委、市政府讨论的意 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特色产业开发势头强劲 一年来,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 前两届特色产业发展大会精神,认真实施“十百千万亿” 工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措施,开展了扎扎实 实、卓有成效的工作,农业特色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显着提高。去年以来,全市新增特色产业基地面积 130 万 亩,特色产业总面积达到 878 万亩,农民人

3、均纯收入中来 自特色产业的收入比上年提高了 8 个百分点,占到总纯收 入的一半。全市特色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 点: 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中,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更加 统一,认识更加明确,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发生了深刻的 转变,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级党委政府把 特色产业开发作为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顺 应民心民意的惠农工程、发展工程,自觉用工业化思维谋 划农业、指导农业和发展农业。按照“五个一”责任制的 要求,全面落实了领导干部包抓产业责任制,17 个优势主 导产业分别组建了由一名市级领导挂帅的工作班子,集中 人力物力包抓产业发展。各县

4、和优势产业区域的乡镇,成 立了相应机构和组织,明确了分工和职责。制订下发了白 龙江、白水江、嘉陵江、西汉水四个流域特色产业发展规 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各产业开发领导小组成 员经常深入基层调研,走村入户,破解难题,活跃在田间 地头,全身心地投入指导、包抓、督促特色产业开发之中, 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尽了心、负了责、出了力、流了汗,涌 现出了一批发展特色产业的先进县区、乡镇、村社和优秀 农业科技特派员。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广大农民群众的市 场观念、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手段日益增 多,开拓市场的本领日益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带领群众脱 贫致富的乡村干部和能人大户。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效

5、益为目标,以产业基地为基础,创办专合组织,领办龙头 加工企业,注册产品商标,申请原产地、无公害、绿色、 有机产品等各项认证,参与市场竞争,积极联系订单,拓 宽了特色产品销售渠道,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 的大市场联系起来,提高了经济效益,切实增加了农民收 入。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一年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最大化”的目标,加快 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新增核桃 52 万亩、花椒万亩、中药 材万亩、油橄榄万亩,银杏、茶叶、蚕桑、苹果、蔬菜、 烤烟、花卉等特色产业面积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 实现了较大发展。畜牧养殖业规模和效益同步提高,水产 取得突破,养殖面积达到 3 万亩。一大批专业乡镇、专

6、业 村和规模养殖、经营大户已经形成和正在崛起,产业开发 逐步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迈进。 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 一年来,我们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 方式,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建成了一批上联市场,下联基 地的龙头企业。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陇南长城 果汁饮料有限公司、宕昌县合兴中药材开发公司、西和县 瑞雪洋芋精淀粉开发公司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 继建成或进行了改扩建。全市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 业达到 5 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 20 户。这 些龙头企业在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培育知 名品牌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加快我市农 业产业结构调

7、整和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在扶持 发展加工龙头企业的同时,我们始终把建立健全特色农产 品市场体系作为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的关键环节来抓,建设 销售市场,扶持运销大户。全市农产品专业市场达到 17 个, 农产品销售市场 163 个,以武都马街花椒市场、成县小川 核桃市场、礼县永兴苹果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为主的农产 品批发市场网络基本形成。同时,我们把特色农产品注册 认证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 效益的重要途径,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 识,开展品牌宣传,重视扶持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 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市认定无公害农产 品生产基地 34 个、万亩

8、,认定无公害畜禽 43 万头;无公 害农产品认证 26 个;绿色食品认证基地 11 个;有机食品 认证 2 个基地、810 亩;礼县大黄、西和半夏、文县党参、 宕昌当归、两当狼牙蜜等先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或 gap 认 证。农产品注册商标 126 个,全市获甘肃名牌农产品企业 4 个,陇南名牌产品企业 13 个,注册认证工作走在全省各 市州前列。一年来,我们先后组团参加了第四届农博会、 中国兰州茶叶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第 十四届杨凌农高会等节会,我市茶叶、油橄榄等 16 个特色 农产品获得后稷奖。我们相继举办了第二届陇上江南冬播 露地 蔬菜博览会、陇上江南明前茶鉴品会等大型节会。

9、我 市各县区和一批企业先后与外地经销企业签订了茶叶、蔬 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经销合同。这些节会的参与和举 办,有力地推介和宣传了陇南特色农产品,提高了特色农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扩大了陇南特色产业知 名度,陇南的特色农产品在全省有了地位,在全国有了一 定的影响。 农业科技水平有新提高 按照“五个千人到村”的要求,全市创办农民科技学 校 962 所,科技特派员服务到村 1277 人,干部帮助指导到 村 762 人,培养科技能人 1163 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683 个。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高垄栽培、测土配方施肥、间 作套种、水库网箱养鱼等一批新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通过实施“

10、五个千人到村”工程,既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 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又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认识到科技 是增产、提质、增效的第一推动力,充分发挥了科技在产 业开发中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科技越来越成为推动 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的现实生产力。在前不久由 国家科技部等 17 个部委举办的第十五届杨凌农业高科技博 览会上,我市设立陇南展馆和陇南特色产品销售馆,全方 位展示了特色产业开发的成效,受到大会的高度重视和社 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 23 个产品再次获得后稷奖,3 个产 品获得后稷特别奖,陇南市展团获得优秀展示奖、优秀组 织奖、优秀成交奖。市县两级还组织大批干部、企业管理 人员、农业科技人员、种植

11、业大户参展参会,开阔了眼界, 增强了科技意识,并达成了一大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协 议,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促农增收效果明显 特色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的增 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600 元,同比增长%,增速 位列全省第二。全市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今年预计 可达到 30 亿元,提前两年实现特色产业产值 30 亿元的目 标,农民人均特色产业收入达到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 半。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市农业 特色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县区和乡镇发展特色产业的认识还不完全到位, 重视程度不够,结构调整力度不大。一些气候资源

12、相对较 好的区域,特色产业开发还没有破题,还存在空白点,优 势主导产业全覆盖、最大化的目标还没有落实到村到户。 二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带动农户效 果不显着,特别是核桃、花椒、中药材、蔬菜等优势主导 产业的龙头企业建设明显滞后,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 率和附加值的提高。三是注册认证及获奖的农产品数量不 少,但运用这些成果扩大宣传和影响力,打造知名品牌方 面还做得很不够,真正在全国全省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 牌产品还比较少。四是销售手段比较落后,运用现代传媒 和技术进行网上营销、网上订单等几乎还是空白。大宗农 产品,如蔬菜等销售不畅的问题时有发生,直接影响特色 产业效益的提高。所有

13、这些都是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的新 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全面分析, 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明年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真分析研 究了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形势,做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 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决定不仅对农村基本经 营制度、土地制度、农业保护制度等一系列重大制度改革, 提出了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而且对调整农业 产业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建立现代农业等一系 列事关农业发展全局的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为今后农村 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发展特色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动 力。近年来,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实践和取得

14、的显着 成效充分证明,我们提出发展特色产业的基本思路、目标 任务和发展措施完全符合陇南实际,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届 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三 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抓住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机遇, 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再掀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高潮。 今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一是特色产业 规模要做到最大化。核桃、花椒、中药材、蔬菜、油橄榄、 茶叶等全市一品、数县一品的优势主导产业明年要实现适 生区全覆盖和基地规模最大化。区域性、独一性产业要加 快发展步伐,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二是农产品加工水平要 有大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明显增加,产业链条明显 延长,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产 品加工率达到 50%以上。三是农产品知名品牌的打造要有新 突破 1 2 3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