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 组播技术白皮书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57965 上传时间:2016-11-2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1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3C 组播技术白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H3C 组播技术白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H3C 组播技术白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H3C 组播技术白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H3C 组播技术白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3C 组播技术白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3C 组播技术白皮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组播技术白皮书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1页,共 16页组播技术白皮书 关键词: 组播, 要: 组播技术实现了 于组播能够有效地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因此在实时数据传送、多媒体会议、数据拷贝、游戏和仿真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组播的基本概念和目前通用的组播协议,以及组播组网的基本方案。 缩略语: 缩略语 英文全名 中文解释 治系统 意信源组播 举路由器 选 选 R 定路由器 联网编号分配委员会 联网组管理协议 播边界网关协议 协议边界网关协议 播源发现协议 议无关组播密集模式 议无关组播稀疏模式 集点 向路径转发 享树 短路径树 定信源组播 攻城狮论坛 #_# 资料仅供试读

2、攻城狮论坛(技术+生活)群 2258097 组播技术白皮书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页,共 16页目 录 1 概述 .生背景 .术优点 . 组播技术实现 .播地址机制 . . .成员关系管理 . . .播报文转发 . 组播转发树 . 组播报文转发机制 .播路由协议 . 域内组播路由协议 . 域间组播路由协议 .播模型分类 . 典型组网应用 .域组播组网应用 .域组播组网应用 . . 道( 案 . 道( 案 .播穿越防火墙组网应用 . 总结和展望 .组播技术白皮书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3页,共 16页1 概述 产生背景 传统的 种是在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点对点的通信,即单播;另一种是在源主

3、机与同一网段中所有其它主机之间点对多点的通信,即广播。如果要将信息发送给多个主机而非所有主机,若采用广播方式实现,不仅会将信息发送给不需要的主机而浪费带宽,也不能实现跨网段发送;若采用单播方式实现,重复的 会增加源主机的负载。所以,传统的单播和广播通信方式不能有效地解决单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 组播是指在 组播组),其基本思想是:源主机(即组播源)只发送一份数据,其目的地址为组播组地址;组播组中的所有接收者都可收到同样的数据拷贝,并且只有组播组内的主机可以接收该数据,而其它主机则不能收到。 技术优点 组播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单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实现了 够大量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作为

4、一种与单播和广播并列的通信方式,组播的意义不仅在于此。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网络的组播特性方便地提供一些新的增值业务,包括在线直播、网络电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电台、实时视频会议等互联网的信息服务领域。 2 组播技术实现 组播技术的实现需要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z 组播源向一组确定的接收者发送信息,而如何来标识这组确定的接收者?这需要用到 组播地址机制 ; z 接收者通过加入组播组来实现对组播信息的接收,而接收者是如何动态地加入或离开组播组的?即如何进行 组成员关系管理 ; z 组播报文在网络中是如何被转发并最终到达接收者的?即 组播报文转发的过程; 攻城狮论坛 #_# 资料仅供试读攻城狮论坛(技术+生活)群 2258097 组播技术白皮书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4页,共 16页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网络与通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