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生产活动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954331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生产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8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生产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8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生产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18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生产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18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生产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生产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生产活动(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整合突破,第一部分,专题七 农业生产活动,命题解读,命题解读1近五年本专题考查的内容非常集中在农业区位、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两方面。几乎每年都有命题,试题难度中等。选择题、综合题并重。2试题以文字信息和区域图为背景命题,重在分析热点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及生态农业的发展,关注粮食安全。,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课堂巩固,复习练案,1(2017江苏地理)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

2、,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2)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 A B C D,D,A,【解析】 第(1)题,汉中和淅川北部都有秦岭山脉阻隔南下冷空气,A项错误;两地都处于山间谷地,B项错误;两地都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都比较丰富,C项错误;淅川南部有大型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而汉中附近则没有大型水库,D项正确。第(2)题,地海拔较低,且临近水库,水热资源较丰富,利于柑橘生长;、地海拔较高,且离大型水库较地远,水热条件较差。,2(2017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由优质咖

3、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怡保地区具备哪些种植优质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提取图中信息并说明。,【答案】 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云量较多);地形坡度和缓,土层较深厚(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利于排水,临近河谷,土壤肥沃);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 【解析】 结合咖啡的生长习性、怡保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分析即可。,3(2017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

4、,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5、(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答案】 (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解析】 第(1)题,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其生长要求具有热带的气候。我国热带面积较小,能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剑麻产量低,并且我国热带范围

6、所处的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较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从剑麻的用途来看,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用途广泛。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的需求量大。第(2)题,结合农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中国公司在坦桑尼亚基洛萨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由图可知,该地位于热带,适合剑麻生长,并且靠近河流、铁路,离港口较近,交通便利,便于剑麻纤维出口。,第(3)题,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主要是因为热带气候区气温高,收割的剑麻易腐烂、变质,如不及时加工,会影响纤维质量。第(4)题,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

7、场获得的利益主要体现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上。兴建剑麻农场可以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经济收入,可以增加政府税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1农业区位因素的答题模板,2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一般根据地区气候和地形特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例如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湖泊、水库和沿海海域适宜发展渔业;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种植玉米;气候凉爽的中温带地区种植甜菜等。,(2)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017安徽蚌埠第二次教学质检)双塔灌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

8、游盆地,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下表为2010年双塔灌区农作物生产相关数据。据此完成(1)(3)题。,(1) 双塔灌区农产品相对华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显著优势是(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昼夜温差大 D水源充足 (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塔灌区棉花种植面积扩大了10倍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棉花需水量较少,种植效益高 B棉花品种改良,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C市场需求量增加,棉花价格上涨 D生态改善,适宜棉花种植的土地增加,C,A,(3) 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出发,双塔灌区对农作物结构进行调整。今后种植面积可能扩大的是( ) A小

9、麦 B瓜类 C棉花 D蔬菜 【解析】 第(1)题,双塔灌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土壤、地形和水源相对于华北地区发展种植业没有优势。第(2)题,双塔灌区水资源不充足,由表中数据可知,棉花需水量较少,种植效益高,所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塔灌区棉花种植面积扩大了10倍左右。第(3)题,表中数据反映瓜类需水量最少,且种植效益高,目前种植面积小,发展潜力大,所以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出发,今后种植面积可能扩大的是瓜类。,B,(2017山东潍坊模拟)巴西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供出口的主要农产品种类较多。结合图示信息,完成(1)(3)题。,考点二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0、(1)图示M区域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 A柑橘 B木材 C大豆 D棉花 (2)肉牛生产是巴西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其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广袤的草地与丰富的饲料来源 B发达的信息与便捷的交通运输 C科学的饲养技术与庞大的市场需求 D优良的畜牧品种与完善的动物疾病防御系统 (3)巴西咖啡种植业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迁移农业 B混合农业 C地中海式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B,A,D,【解析】 第(1)题,从M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上分析,该区域位于亚马孙河中下游地区,热带雨林广布,主要出口的农产品应为木材。而柑橘是亚热带水果,分布于该国东南沿海;大豆是喜温植物,在巴西主要分布于巴西高原;

11、棉花对光热要求较高但对湿度要求较小,在巴西主要分布在热带高原地区。选B项。第(2)题,巴西的肉牛生产主要分布于西部内陆地区,不具备发达的信息与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且当地人口稀疏、生产技术落后,经营方式粗放;有优良的畜牧品种,但不具备完善的动物疾病防御系统;巴西热带草原广阔,且该国玉米、大豆种植广泛,产量较高,为养牛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因而广袤的草地与丰富的饲料来源是该国肉牛生产的主要优势。选A项。第(3)题,咖啡属于热带经济作物,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都很高,故巴西咖啡种植业应属于热带种植园农业。选D项。,1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判断一个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

12、类型,关键是看该区域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要建立一种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比较如下表:,2对比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规律 分析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规律时,应把握好以下两个重要的纬度带: (1)3040纬度带:此纬度带内降水丰富且雨热同期的地区,分布着季风水田农业;降水较少的地区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有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和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2)4050纬度带:此纬度带内降水较多且光热条件较差的地区,典型农业地域类型为欧洲西部和北美五大湖沿岸地区的乳畜业;降水较少且光热条件较充足地区,典型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3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比较、分析和借鉴 (1)亚洲

13、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两大优势:优越的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的水热组合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该区农业的经营发展存在的三大问题: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有限;科技水平低。 对策: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结构,实行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业,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到商品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方向发展。,(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可借鉴之处 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业区借鉴。 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

14、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可借鉴之处 人工草场建设。 牧区交通条件和加工体系的发展。 牲畜品种的改良和疾病的防治。 冷藏、保鲜技术的推进。,(2017潍坊重点中学联考)读“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1)除了地形、气候、河流因素外,还有哪些区位因素促进了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2)据图探究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3)分析大分水岭对该地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探究解决该影响的措施。,【答案】 (1)墨累达令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为牲畜提供饮用水;附近工业发达的城市为农业提供机械设备、农药等;铁路、公路运输发达;政府的鼓励政策促进其农业的发展。

15、 (2)通过羊粪还田、秸秆还田、休耕轮作恢复土壤肥力,形成了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根据市场对羊毛、羊肉、小麦的需求来调节生产,通过循环生产(秸秆作为饲料、粪便作为肥料)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答案合理即可) (3)灌溉用水不足。开源(跨流域调水、取河流水、抽取地下水等)、节流(发展节水农业等)。,1(2017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1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考点三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图1,材料二 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图2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图2,(1)与全国

16、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形成原因。_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_。 (2)据图2,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 【答案】 (2)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 (3)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任答三点),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高缺粮省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区及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其缺粮原因可以从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分析,解决措施主要有粮食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等。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苏南和苏北人口变化及粮食增产变化。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而粮食增产快。第(3)题,江苏农业示范区推广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市场、技术、生态环境、政策等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