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三水区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57951967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市三水区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佛山市三水区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佛山市三水区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佛山市三水区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佛山市三水区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山市三水区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市三水区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佛山市三水区 2005 年政府工作报告佛山市三水区 2005 年政府工作报告 佛山市三水区 2005 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5 年 1 月 26 日在佛山市三水区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 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 年工作回顾 2004 年 是抓落实、促发展的一年,也是面临困难和考验较多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 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把握机遇,创新思路,加快

2、发展,克服了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区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 项任务。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 141.21 亿元,同比增长 19.1(绝对数按当年价,增速按 可比价计算,下同) ;工业总产值 326.84 亿元,增长 22.9;农业总产值 24.39 亿元,增长 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9.29 亿元,增长 12.1;财政三级库收入 22.25 亿元,增长 19.8;地方可支配财政收入 9.09 亿元,增长 11.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73.49 亿 元,相比年初增长 9.8;区及区以上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 16711 元,增长 8.2;农民人均年 纯收入 6

3、532 元,增长 6.4。我区在 2003 年全国百强县评比中继续排在第 24 位。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致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把发展工业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扶大扶优扶强,支持凤铝、科勒、阿托菲纳、弘力南 方镀锌板等 10 多家大企业进行二、三期增资扩产,积极支持健力宝恢复生产,巩固民族品 牌。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支持科技企业创业中心建设,全区有 70 家民营企业获得自营进出 口权,金盛集团被评为全省 2003 年度百强民营企业。目前,全区有私营企业 1408 家,个体 工商户 14161 户。工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 73.4,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

4、用明显增强。 积极推进云东海旅游经济区开发建设,三水广场、莱钢等一批商贸、物流企业投资三水,兴 建港口码头 5 个,旅游接待总人数超 200 万,比去年翻了一番多。出台贯彻落实农村工作 “五十条”配套文件,开展了“并村” 、 “村改居”和户籍制度改革,加强了农村劳动力培训。 投入 6700 万元开展水利建设,规划农业园区 2.7 万亩,高标准连片整治鱼塘 1.6 万亩,去 冬今春建设高标准排灌渠近 70 公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 1100 万元,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产业增加值比例为 10.557.931.6。 一年来,我们大力推进园区建设,积极招商引资,致力

5、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面对部分工业园 区被撤销的困难,我们不埋怨、不等待,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成功申报了白坭“国家火炬计 划佛山电子电器产业基地” 、大塘“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国家、省级园区,并把中 心科技工业区升级为区级工业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和解决用地困难,加强园区建设。主动 出击,招商引资取得了新的成绩。共引入超亿元的项目 33 个,为上年的 1.2 倍,合同利用 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增长 51.1 和 71.8,其中落户西南街道的美国英威达纤维项目 合同投资额达 18 亿元(首期投资 1.28 亿美元) ,为我区有史以来引入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狠抓落实,积极推进引入项目建设。全社

6、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 65.26 亿元,增长 45.1。 一年来,我们加强西南组团规划建设,致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和人居环境。积极贯彻区委十届 四次全会精神,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开展了西南组团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国际招标。加快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了全区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详查。修订完善了规划管理规定,加强了规划管理。积极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 4 项重点交通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 3 项,三水二 桥及其引道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 28,区 6 项重点工程已基本完成 5 项,改造完成一级公 路 15.32 公里,新建桥梁 3 座,完成交通建设投资近 5 亿元,为历史最多的一年。实现了行 政村村村通公交车。积

7、极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 投入 5000 万元完成了大批市政工程,开展了西南涌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对全区水泥厂进 行了污染治理,初步实现了无烟无尘排放。开展了陶瓷行业大气污染治理试点。马鞍岗无害 化垃圾填埋场和驿岗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开工。实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文锋东路“天光圩” 农产品批发市场顺利迁移到百旺城,城市环境面貌得到改观。完成了一批镇村、工业园区规 划的编制和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区顺利通过了省卫生城市复查考核,白坭镇被评为我 区首个省卫生镇,该镇农民公寓建设的做法得到省、市充分肯定。 一年来,我们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大力发展三水特色文化,致力推动

8、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出 台了人才强区工作方案,加强了1 2 人才资源开发。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农村中小学 27 所,65 的学 校建成等级学校,西南街道被评为省教育强镇,白坭镇通过了省评估验收。整合完善了广播 电视资源,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西南合唱团代表佛山市参加广东省“百歌颂中华”群众歌咏 大赛获得金奖,我区被评为广东省“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区。新人民医院建成启用,一 批镇卫生院进行了投资 管理体制改革,公共卫生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成功举办了一批国家级 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取得新发展。 “双拥”活动扎实开展,我区连续第三次获省“双拥模范 城”称号。较好完成了人口和计

9、划生育责任指标任务,我区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 档案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水年鉴获得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特等奖。武装、统计、物价、 外事侨务、宗教、老龄等工作均取得新的进展。 一年来,我们实施依法治区战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致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坚持 向人大报告工作,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共 119 件,办复率达 100。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严打、严防、严管、严控”相结合,组 织开展了命案侦破、禁毒和严厉打击街头犯罪、非法传销等专项行动,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 定。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 ,抓好法制教育,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了市场食品准入 管理

10、,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大力 度处理城中村散队、集资、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历史遗留问题,消除了不稳定因素,确 保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一年来,我们深化各项改革,扎实实施“十项民心工程” ,致力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全面完 成了区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设立了区行政投诉中心,加快筹建区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简 政放权,下放、清理、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进行财政体 制改革,理顺了区镇两级财政关系。采取货币化和向社会公开拍卖的方式,完成了区、镇两 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公有资产管理方式改革,建立健全了国有资产 监管制

11、度,污水处理厂、市场物业、道路停车位等一批城市经营项目推向社会。落实就业和 再就业扶持政策,开发就业岗位 1.95 万个。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种社会保险参保人 数不断增加,居民住院医疗保险参保率达 93.4。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解决渔民 生产生活困难,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加大反腐 倡廉工作力度,强化监察、审计等监督机关的作用,深入开展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密切 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以及全区人民和 广大外来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凝聚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

12、体 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各界人士的智慧和汗水,离不开驻我区部队、直管单位的支持和参与。在此,我代表区政府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突出表现在: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基础还不够雄厚,抗风险能力还不够强;城市建设和 产业发展的主题不够鲜明,特色不够明显,税收结构不够合理;群众信访增多,治安形势仍 较严峻,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部门和干 部的作风还需要下大力气转变。对此,我们将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5 年主要任务 2005 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

13、最后一年,是承前启后,抓落实、重提高、促发展 的一年。展望新的一年,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步伐加快,我国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增长周期, 大佛山再次成为投资热点,兄弟区加快发展的态势逼人,我们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三水发 展慢就要落后,把握不好差距就会越拉越大。我们一定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激活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生态优良、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等优势,科学规划, 精心策划,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每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跨越式发展,力 争把三水建成珠三角西部的经济增长极和重要节点城市。 今年区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 科学发展

14、观,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扩大经 济总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改善人民群众 生活,努力实现三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今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 20;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 投资总额增长 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10.5;利用外 商直接投资增长 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5 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9以下。 为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定位,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构筑经济发展的大平台。 要实施“工业强区”

15、战略,把大力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定 不移地发展园区经济,引导产业聚集,发展特色经济,编制完成“十一五”规划,制定全区 产业规划,明确一二三产业布局,实行政府引导与社会投资相结合,筹措资金,加快建设不 同产业、不同行业错位发展的特色园区,吸引项目投资聚集,带动专业园区、专业镇的发展。 通过建设大基地,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实现大发展。 1、建设四大工业基地:一是突出重点,创新体制,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建设区级工业区, 充实国家火炬计划佛山自动化机械及设备产业基地内涵,把中心科技工业区打造成一个上规 模、上档次的示范性园区,重点引进汽车配件、机械制造、医疗器械等新兴产

16、业,发挥龙头 带动作用,带动全区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全面升级。芦苞镇南部要主动与中心科技工业区衔 接,引进项目,加快工业发展。二是充实国家火炬计划佛山电子电器产业基地和佛山国家新 型显示器件产业园内涵,把白坭镇建设成为电子电器产业基地。三是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 支持健力宝集团改善经营管理,巩固发展民族品牌,引入和培育食品饮料企业;充分发挥 3 家世界 500 强企业以及其它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做大化工、新材料产业,把西 南街道建设成为食品饮料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四是整合水泥产业,引进轻纺项目,把 大塘镇建设成为轻纺、高档建材基地。迳口华侨经济区要发挥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工业。要 积极申报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海关出口加工区等高层次园区,推行园区 1SO 体系认证,争取 政策支持,提高园区建设速度和水平,把三水建成珠三角西部的制造业基地。 2、建设三大旅游文化基地:一是促进云东海体育公园、五星级酒店、天鹅湖花园、绿湖花 园和 9 平方公里的云东海湖等一批项目上马,把云东海旅游经济区建设成为高档次的休闲旅 游文化基地。二是抓好芦苞南武当文化园、芦苞温泉等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