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三语文寒假作业.doc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57949382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49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高三语文寒假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学高三语文寒假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学高三语文寒假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学高三语文寒假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学高三语文寒假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高三语文寒假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高三语文寒假作业.doc(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 1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一)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一)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 耶律屋质,字敌辇。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遇事造次,处之从容,人莫能测。 会同间,太宗崩,诸大臣立世宗,大后闻之,怒甚,遣皇子李胡以兵逆击,遇安端、刘哥等于泰德 泉,败归。李胡尽执世宗臣僚家属,谓守者曰:“我战不克,先殪此曹!”人皆相谓曰:“若果战,则是父子 兄弟相夷矣!”军次潢河,隔岸相拒。 时屋质从太后,世宗以屋质善筹,欲行间,乃设事奉书,以试太后。太后得书,以示屋质。屋质读 竞,言曰:“太后佐太祖定天下,故臣愿竭死力。若太后见疑,臣

2、虽欲尽忠,得乎?”太后曰:“我若疑卿, 安肯以书示汝?”屋质对曰:“李胡、永康王皆太祖子孙,神器非移他族,何不可之有?太后宜思长策,与 永康王和议。 ”太后乃遣屋质授书于帝。 帝遣宣徽使耶律海思复书,辞多不逊。屋质谏曰:“书意如此,国家之忧未艾也。能释怨以安社稷, 则臣以为莫若和好。 ”帝曰“彼众乌合,安能敌我?”屋质曰:“即不敌,奈骨肉何?况未知孰胜?借曰幸胜, 诸臣之族执于李胡者无噍类矣。以此计之,惟和为善。 ”帝然之。 始相见,怨言交让,殊无和意。太后谓屋质曰:“汝当为我画之。 ”屋质进曰;“太后若能释怨,臣乃敢 进说。 ”太后曰:“汝第言之。 ”太后复谓屋质曰:“议既定,神器竟谁归?”

3、屋质曰:“太后若授永康王,顺天合 人,复何疑?万口一辞,愿立永康王,不可夺也。 ”乃许立永康。 天禄二年,耶律天德、萧翰谋反下狱,刘哥及其弟盆都结天德等为乱。耶律石刺潜告屋质,屋质遽 引入见,白其事。刘哥等不服,事遂寝。未几,刘哥邀驾现樗蒲,捧觞上寿,袖刃而进。帝觉,命执之, 亲诘其事。刘哥自誓,帝复不问。屋质奏曰:“当使刘哥与石刺对状,不可辄恕。 ”帝曰:“卿为朕鞫之。 ”屋 质率剑士往讯之,天德等伏罪,诛天德,杖翰,迁刘哥。 保宁五年五月薨,年五十七。帝痛悼,辍朝三日。 (选自辽史列传第七 ,有删改) 注:噍类:能吃东西的动物,特指活着的人。樗蒲:赌博的一种活动。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

4、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相见,怨言交让 让:责备 B愿立永康王,不可夺也夺:强取 C太后曰“汝第言之。 ” 第:只管 D.刘哥等不服,事遂寝寝:停止 6下列句子中,都能反映耶律屋质“善筹”的一组是( ) 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 太后宜思长策,与永康王和议 即不敌,奈骨肉何?况未 知孰胜? 臣愿竭死力 屋质率剑士往讯之 当使刘哥与石刺对状 A B C 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驾崩后,太后不同意诸大臣让世宗继承王位的主张,派皇子李胡起兵,骨肉相残的局面 险些发生。 B在矛盾调解的过程中,耶律屋质秉持“惟和为善”的观点,先说服太后接受了和议,后说服

5、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 2 世宗放弃了坚持敌对的想法。 C和解开始时,双方各不相让,最后通过耶律屋质的调解,太后终于答应世宗的要求,同意立 永康王。 D.刘哥和他的弟弟勾结耶律天德叛乱,后来因为耶律石刺将计划暗中告诉了耶律屋质,叛乱才没 有能发生。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若果战,则是父子兄弟相夷矣!军次潢河,隔岸相拒。(3 分) (2)若太后见疑,臣虽欲尽忠,得乎?(3 分) (3)书意如此,国家之忧未艾也。能释怨以安社稷,则臣以为莫若和好。(4 分) 二、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

6、完成 11111414 题。题。 家家有明月清风 林清玄林清玄 到台北近郊登山,在陡峭的石阶中途,看见一个不锈钢桶放在石头上,外面用红漆写了两字“奉水” ,桶耳上挂了两个塑胶茶杯,一红一绿。在炎热的天气里喝了清凉的水,让人在清凉时感觉到人的温 情,这桶水是由某一个居住在这城市里陌生的人所提供的,他是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时就抬这么重的一 桶水来,那细致的用心是颇能体会到的。 在烟尘滚滚的尘世,人人把时间看得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几乎到了没有人愿意为别人 牺牲一点点时间的地步,即使是要好的朋友,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也很难约集。但是当我在喝“奉水” 的时候,想到有人在这上面花了时间与心思,牺牲自己

7、的力气,就觉得在忙碌转动的世界,仍然有从 容活着的人。 这使我想起童年住在乡村,在行人路过的路口,或者偏僻的荒村,都时常看到一只大茶壶,上面 写着“奉茶”,有时还特别钉一个木架子把茶壶供奉起来。我每次路过“奉茶”,不管是不是口渴,总会灌 一大杯凉茶,再继续前行,到现在我都记得喝茶的竹筒子,里面似乎还有竹林的清香。我想,有时候人 活在这个人世,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的关怀与付出, 就算尽了人的责任。 很久没有看见“奉茶”了,因此在台北郊区看到“奉水”时竟低徊良久,到底,不管是茶是水,在乡在 城,其中都有人情的温热。山道边一杯微不足道的凉水,使我在爬山的道途中

8、有了很好的心情,并且 感觉到不是那么寂寞了。 到了山顶,没想到平台上也有一个完全相同的钢桶,这时写的不是“奉水”,而是“奉茶”,两个塑胶 杯,一黄一蓝,我倒了一杯来喝,发现茶是滚热的。于是我站在山顶俯视烟尘飞扬的大地,感觉那准备 这两桶茶水的人简直是一位禅师了。在完全相同的桶里,一冷一热,一茶一水,连杯子都配合得恰恰 刚好,这里面到底是隐藏着怎么样的一颗心呢? 我一直认为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在时代里总会有一些卓然的人,就好像山林无论如何变化,在山 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 3 林中总会有一些清越的鸟声一样。同样的,人人都会在时间里变化,最常见的

9、变化是从充满诗情画意、 逍遥的心灵,变成平凡庸俗而无可奈何,从对人情时序的敏感,变为对一切事物无感。我们在股票号 子里看见许多瞪着看板的眼睛,那曾经是看云、看山、看水的眼睛;我们看签六合彩的双手,那曾经是 写过情书与诗歌的手;我们看为钱财烦恼奔波的那双脚,那曾经是在海边与原野散过步的脚。我们的 眼耳鼻舌身意看起来仍然是与二十年前无异,可是在本质上,有时中夜照镜,已经完全看不出它们的 连结,那理想主义的、追求完美的、每一个毛孔都充满了光彩的我,究竟何在呢? 清朝诗人张灿有一首短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 茶。 ”很能表达一般人在时空中流转的变化,从“书画琴

10、棋诗酒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的心灵必然 是经过了一番极大的动荡与革命,只是凡人常不自觉自省,任庸俗转动罢了。 有人问我,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东西?我认为最缺的是两种,一是“从容”,一是“有情”。这两种 品质是大国民的品质,但是由于我们缺少“从容”,因此很难见到步履雍容、识见高远的人;因为缺少 “有情”,则很难看见乾坤朗朗、情趣盎然的人。 社会学家把社会分为青年社会、中年社会、老年社会,青年社会有的是“热情”,老年社会有的是 “从容”。我们正好是中年社会,有的是“务实”,务实不是不好,但若没有从容的生活态度与有情的怀抱, 务实到最后正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牺牲了书画琴棋诗酒花。一个彻底务实的

11、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 一个只知道名利实务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 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例如某些对情爱与知友的缅怀,例如有人 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冰果店里传来一段喜欢的乐曲,例如在书上读到了一 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偶然听见桑间濮上的老妇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 开放总的说来,人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 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宝殿。 “心扉的突然洞开”,是来自于从容,来自于有情。 我时常想起童年时代,那时社会普遍贫穷,可是大

12、部分人都有丰富的人情,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关 怀,人情义理也不曾被贫苦生活昧却,乡间小路的“奉茶”正是人情义理最好的象征。记得我的父亲常 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人活着,要像个人。 ”当时我不懂这句话的含意,现在才算比较了解其中的玄机。 人即使生活条件只能像动物那样,人也不应该活得如动物失去人的有情、从容、温柔与尊严,在中国 历代的忧患悲苦之中,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失去本质,实在是来自这个简单的意念:“人活着,要像个人! ”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 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人的富有实则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 家家都

13、有明月清风,失去了清风明月才是最可悲的! 下山的时候,我想,让我恒久保有对人间有情的胸怀,以及一直保持对生活从容的步履;让我永 远做一个为众生奉茶供水,在热闹中得到清凉的人。 11文中多次提到“奉水(茶)” ,分别有何作用? 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 4 12为什么说“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实务的社会,则是僵 化的庸俗社会”? 13有人评价林清玄的散文“淡而有味,浅而有致” ,请举例并分析。 14文章倒数第三段说:“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 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

14、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 ”请结合全文,谈 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51717 题。题。 关于进化论的讲演 英英 赫胥黎赫胥黎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儿童故事,名叫“杰克和豆秆”。这是一个关于一棵豆子的传说,它一个劲儿地 长,耸入云霄直达天堂,它的叶子伸展成一个巨大的华盖。故事的主人公,顺着豆秆爬了上去,发现宽 阔茂密的叶子支撑着另一个世界,它是由同下界一样的成分组成的,然而却是那样新奇;主人公在那 里的奇遇,我不去多谈,我现在的探索与这个勇敢的探险者的探索有某些相似之处。我请求你们与我 一起,借一粒豆子之助,尝试着去进入一个对许多人来说可

15、能感到奇特的世界。正如你们所知,那个 世界是一个简单的、看起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是如果有适当的种植条件,最重要的一条是有足够暖和 的温度,它就会非常显著地表现出一种十分惊人的活力。从土中露出地面的一棵小青苗,很快地茁壮 长大,同时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并不会像我们在故事里所遇到的那样使我们那么感到惊奇, 只是因为我们每日每时都可以看到这些变化。 这一植物以觉察不出的步骤逐渐长大,成为由根、茎、叶、花和果实组成的一种既大且多样化的 结构,每一部分从里到外都是按照一个极端复杂而又异常精确细致的模型铸造出来的。在每个复杂的 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16、” 5 结构中,就像在它们最微小的组成部分中一样,都具有一种内在的能量,协同在所有其他部分中的这 种能量,不停地工作着来维持其整体的生命并有效地实现其在自然界体系中所应起的作用。经过如此 巧夺天工建立起来的大厦一旦全部完成,它就开始倒塌。这种植物逐渐凋谢。只剩下一些表面上看去 毫无生气的、或多或少的简单物体,恰如它由之生长出来的那个豆子一样;而且也像豆子那样富有产 生相似的循环表现的潜在能力。 不必用有诗意的或科学的想象来寻求与这种向前进展、又好像是回复到起点的过程的类比。这就 像向上投掷出去的一块石头的上升和下降,或者像是一支沿着轨道飞行的箭的进程。或者我们也可以 说,生活起初走的是向上的道路而后走的是向下的道路;或者可能更恰当的是,将胚芽扩展成为成长 的植物比作打开一把折扇,或者比作向前滚滚流动和不断展宽的河流,而由此达到“发展”或“进化”的 概念。在这里和在别的地方一样,名词只是“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