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音分析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936417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音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失音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失音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失音分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失音分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失音分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音分析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失 音,2010、04,什么叫失音?,失音是指由寒热之邪气壅遏肺气,肺失宣降,或燥火伤阴,肺失濡润,声道干涩,或肾阴不足,津不上承,喉失滋润等因,所致的发音不畅声音嘶哑的一种病证。古称“喉喑”。,范 围,失 音(含急、慢性喉炎、声带粘膜下出血,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肌无力,喉结核,癔病等之失音),分 类,大凡暴喑新病,多为邪气壅遏而致窍闭,所谓“金实不鸣”; 久瘖者,多为内夺,所谓“金破不鸣”。,名家经验学说 秦伯未 声音嘶嗄而不能成音,称做“喑”,甚至完全不能出声,俗呼“失音”,都与肺经有关,前人譬作“金实不鸣,金破亦不鸣”。风寒用三拗汤。寒包火用麻杏甘石汤(三拗汤加石膏)。肺虚用清音汤(

2、参、苓、归、地、麦、梅、诃、胶、乳、梨、蜜)。肺虚有热用养金汤(地、桑、杏、胶、母、沙、麦、蜜)。 孕妇失音与胎气有关,称做“子喑”,治宜助肺肾之气以养胎,用生脉散煎汤送服六味地黄丸,慎勿宣窍开发。,外治专方 针刺 取穴: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人迎。,1、风寒袭肺型失音,病因 肺为声音之门,肺气通于喉,肺脉通于会厌。若外感风寒,内遏于肺,肺气不宣,风寒之邪客于会厌,开阖不利,则声音难出。,症状 以恶寒发热,脉浮,舌苔薄白,迅即出现声音嘶哑,或语声不出为证候特点。伴有鼻塞,咳嗽,胸闷,咽痒等症状。,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开郁。 主方 杏苏散或三拗汤加味。,女,23岁,声音突然嘶哑二天,

3、咳嗽重浊,痰黄而稠,口干而苦,咽喉微痛,舌苔微黄而腻,脉滑数。,2、 风热壅肺型失音,病因 喉为气之出入通道,会厌为声音之门户,外感风热之邪,上壅于喉,遂致声音嘶哑不扬。,症状 以发热多,微恶寒,口干渴,舌边尖红,突发瘖哑或不扬为证候特点。伴有头痛,咽痛,咳嗽,苔薄黄,脉浮数。,治法 疏解风热,宣肺清音。 主方 桑菊饮加味(表热盛); 清咽宁肺汤(里热盛),桑白皮、黄芩、知母、山栀子、贝母、桔梗、前胡、甘草。,3、气郁闭肺型失音,病因 由于七情郁结以及暴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遂成气逆,气闭于喉咙会厌,故而失音。,症状 以在七情郁怒之后,暴然失音不扬为证候特点。伴有心情抑郁,急躁易怒,嗳气

4、不舒,时欲引息,胸胁患胀,妇女有经期乳胀,舌苔薄,脉弦。,治法 疏肝解郁,降逆启闭。 主方 小降气汤加味。 紫苏、乌药、陈皮、白芍、生姜、大枣、甘草,肺燥津伤型失音,病因 由于外感秋燥之邪,或热病屡经汗下,以致伤津而化燥。而燥热之邪,又最容易耗伤肺津,使肺气不得宣降,壅闭喉厌,又兼津乏,造成声带燥涩,故而音哑不扬。,症状 以声音嘶哑,喉中如炙,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咳痰不爽,鼻燥咽干为证候特点。伴或有恶寒发热,头痛身酸楚,皮肤枯燥无汗,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少津,脉象浮细数。,治法 清燥救肺。 主方 清燥救肺汤加味。 桑叶、石膏、杏仁、炙枇杷叶、炒胡麻仁、人参、麦冬、阿胶、甘草,汪某,女,

5、48岁,曾患结核病,经治疗痊愈。今秋以来,声渐嘶哑,日久不愈,干咳少痰,腰膝酸软,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肺肾阴虚型失音,病因 此即为“金碎不鸣”。多由伤精,失血,耗液,或热病后期耗伤肾阴,或其他脏腑阴虚而伤及于肺肾,或因过服温燥之药而伤阴,或久嗽不已,肺肾阴伤,肾阴为诸阴之本,肺脉通会厌,肾脉挟舌本,肺肾阴虚,则阴津不能上承于会厌、咽喉,声道失于滋养,而致发音不利,声音嘶哑。,症状 以音瘖日久不愈,咳嗽少痰,潮热盗汗为证候特点。伴有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虚烦不眠,腰膝酸软,形体日瘦,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数。,治法 滋肺肾阴,清降虚火。 主方 百合固金汤加味。 百合、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当归、白芍、桔梗、甘草、贝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