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_2010精简版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57931556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_2010精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_2010精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_2010精简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_2010精简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_2010精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_2010精简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 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 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2、。 1.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 界 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 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4.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 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 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 如何理

3、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 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 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 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 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 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 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 “全 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4、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 有其特点或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 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 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 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两者是相互区别 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 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 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 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 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

5、普遍真 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 去探索有自己特 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一、概念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 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 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

6、、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 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 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 又要发挥人的主 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 和“左”的错误 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 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 , 在革命和

7、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 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 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 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 ,在革命和建设中, 往往会导致落后于 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同时必须充分发 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 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 建设。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 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 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 能搞好四

8、化建设第二章第二章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66-67) 答:1、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 2、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 与客观相符合。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 客观的桥梁,只有实践。 3、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 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 在,是否取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

9、成 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第三章第三章5.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 这些矛盾的途径。这些矛盾的途径。 答: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 决定和影响着人 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 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 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等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生 产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

10、增长的物质 文化方 面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面,在意识形态 领域还存在某些落后的、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东西,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都 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以上情况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这些矛盾 处理的不好,加上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及分配 方式的存在及个体收入的差距拉大等,就会引 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 3、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 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 富差距,消弥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

11、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具 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6.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竖持群众在实践中竖持群众 观点,做到以人为本。观点,做到以人为本。答: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 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

12、 题、就医 问题、低保 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 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 费,推广农村公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 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 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 工工资标准,保证农 民 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 与 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虚心向人 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四章第四章4、在知识

13、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此观点错误。 (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 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 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 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 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 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

14、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 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 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 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5.如何理解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1)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 并不是资

15、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 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 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 来研究的,因而揭示了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 剥削。这是资本的特殊性。 而从辨证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统一,资 本也不例外。事实上,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也考察了“资本一般”问 题。他指出:“资本一般,这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 的规定,或者说是使任何一定 量的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第 22 页。 )根据马克 思的论述,这种“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性” ,即资本共性,可以概括为: 第一,资本的功能 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利用资本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信用等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或利息,这是资本和货币的本质区别。第二,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 它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价值。资本只有运动才能增殖。 第三,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 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投资者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二者结合 生产出新的产品,实现价值增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