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930552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一些名词,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PVD 包括动静脉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 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以外的动脉 Vascular disease in lower limb 通常意义上的外周血管病变 (PAD、 PVD),如果没有特指,就是下肢指血管病变,一般还进一步指下肢动脉病变,中国糖尿病患者中PAD发生患病率近20%,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疾病(PAD)患病率,Guan H et al. Chin Med Sci J. 2007 Jun;22(2):83-8.,n=1397,其它国家的PAD患病率

2、,印度人,PAD病在腿而险在心脑 可以致残,甚或导致心脑血管死亡,2. Gyrd-Hansen D,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96;26:1172-81.,间歇性跛行PAD患者 (n=73) 无PAD患者 (n=1080),英国的一项队列研究1,自1988年开始,随机入选当地医学中心年龄在55-74岁的患者共1498例,在随访5年后,下肢溃疡及截肢的发生率结果。,约40%的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疾病患者同时患有PAD;约60%的PAD患者同时患有冠状动 脉或脑血管疾病;约75%的间歇性跛行PAD患者死于 心脑血管事件。,2000

3、年TASC*共识2,* TASC, 跨大西洋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治疗多学会专家共识,1. Schmieder FA, Comerota AJ. Am J Cardiol. 2001 Jun 28;87(12A):3D-13D.,糖尿病合并PA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高达85%,陆玮新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31(2):55-7.,中国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3.27岁,平均病程11.3年,糖尿病PAD患者50.7%死于心血管事件,Norman PE, et al. Diabetes Care. 2006;29:575-80.,前瞻性、观察性研究:1993-1996年澳大

4、利亚140例糖尿病PAD患者死因分析,糖尿病合并PAD可使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 增加67%,糖尿病患者PAD越重,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越高,1. MEHLER PS, et al. Circulation 2003;107(5):753-6.,2. Jue Li, et al. Circ J. 2007;71:377-81.,PAD患者的MI与脑卒中发生风险,外周血管病变患病危险因素,经典的 Diabetes, older age, smoking, and possibly hypertension 新确认的hyperhomocysteinemia, elevated markers of

5、inflamma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多隐匿性发展,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绝大部分罹患病人没有或仅轻度症状,病变发展过程相对良性 严重时导致坏疽 足病伤口或溃疡愈合困难 糖尿病PAD常常有特定的解剖类型,它可看着是血管树的提前老化 累及血管多是下肢广泛性动脉病损,而近端血管损伤程度相对较轻,PAD在糖尿病中的临床表现,神经症状 麻木 刺痛、静息痛 下肢间歇性酸胀 下肢行走间歇性跛行 下肢持续性酸痛 溃疡 坏疽,间歇性跛行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LEG ATTACK),来自于拉丁语 claudicati

6、o 意思是 “to limp” 下肢血管病变引起 往往是大血管严重闭塞性病变 临床特征是在活动时痛疼、痉挛、酸胀、或下肢肌肉乏力 症状在休息后缓解 患者自动限制活动量,生活质量下降Drugs 2000; 59: 1057-1070,间歇性跛行的发生,腿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运动时氧的需要量增加肌肉无氧分解供能增加 产生乳酸和其它代谢产物下肢腿痛乳酸和其它代谢产物在休息时运走,Am J Cardiol 2001; 87 (suppl): 3D-13D,间歇性跛行进展随访分析,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生理和特点,动脉闭塞过程与临床表现,糖尿病PAD的病理特点,同样的动脉粥样硬化 - 内皮功能损伤- 血

7、小板凝聚- 脂质沉积- 斑块形成危险因素一致血管病变分布差别 - 主要在膝关节以下和股深动脉病变,大血管循环与微血管循环,大血管循环- 大血管钙化 - 动脉粥样斑块 微循环 - 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微循环结构中,营养毛细血管部分闭塞- 微血管部分血管血流增加 (缺血但足部是温暖的)- 在体位性血管受限制时继发性水肿- 外伤后反应障碍 - 血小板去颗粒化增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准确评价糖尿病患者足部血液供应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挑战性 几乎所有的方法,检查结果对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只有中等水平 很多患者没有间歇性跛行或严重缺血时的静息痛,原因可能是糖尿病的神经病变 如果临床出现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

8、,患者截肢的概率大大增加,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方法,临床症状体征评估 ABI 和脉搏波分析多普勒超声 血管造影 (CTA, MRA, catheter angiogram)经皮氧分压,临床症状体征评估,症状和体征 可以有或不明显- 静息痛 - 坏疽颜色 - 苍白- 黑红 (充血淤血的皮肤)皮温 - 凉脉搏和ABI,脉搏和ABI,四肢血液循环监测指标,ABI,Diabetes,脉搏波,多普勒血管超声,CTA,CTA,MRA,经导管血管造影,经皮氧分压,ABI、Dupplex、CTA、MRA和经导管动脉造影不能反映动脉慢性闭塞后末梢血供情况 反映末梢血供的指标 足趾绝对收缩压 末梢氧饱和度 经皮氧分

9、压 皮温,PAD诊断标准,没有统一标准 任何一项检查异常,经另一项检查证实均可诊断 临床实际操作 ABI:操作简单,应用最多,可用于临床与流行病学调查 0.91-1.30 正常; 0.70-0.90 下肢动脉轻度闭塞; 0.40-0.69 下肢动脉中度闭塞; 1.30 下肢动脉壁钙化,血管失去收缩功能 Doppler、MRA、CTA发现异常均需另一项检查证实 动脉导管造影发现异常为确诊检查,Treatment to PAD,治疗原则,无症状,检查发现异常,基础治疗 有症状 基础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的,长期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后部分改善,增加内科药物治疗 内科药物治疗无效后手术干预 搭桥 支架 球

10、囊扩张 其它血管再生治疗,基础治疗,戒烟 控制血糖以HbA1c控制在7为基准,根据年龄病情,调整 维持良好的血压 130/80 mmHg 将血浆LDL cholesterol控制在100 mg/dl (2.6 mmol/L)水平以下 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或其它抗血小板药物 减少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率 in people with PAD,治疗症状性 PAD,康复训练 Programs call for at least 3 months of intermittent treadmill walking three times per week. Exercise therapy has mini

11、mal associated morbidity and is likely to improve th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profile 内科药物治疗 Pentoxifylline: The results of postapproval trials, found that it does not increase walking distance to a clinically meaningful extent. Cilostazol: The use of this drug is contraindicated if any degree of

12、 heart failure is present due to concerns about arrhythmias Others 预防性足护理 All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PAD should receive preventive foot care with regular supervision to minimize the risks of developing foot complications and limb loss,Revascularization的指征,严重的间歇性跛行 Disabling claudication is a rel

13、ative, not absolute indication, and requires significant patient consultation 危重的肢体缺血征象 (rest pain or tissue loss) refractive to conservative therapy One must weigh existing symptoms against the risk of the procedure and its expected effect and durability Although most ischemic limbs can be revascul

14、arized, some cannot,Revascularization的反指征,缺乏目标血管 没有合适可用的大隐静脉 足中后部出现不可逆性坏疽 这些情况血运重建可能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这些患者治疗应该选择内科药物治疗和大截肢,Revascularization,血管腔内介入主要用于血管病变比较局限,特别的近端大血管狭窄 现代导管、支架和球囊技术的发展,已经使血管内介入可以做到小腿动脉,球囊扩张甚至可以做到足背动脉 血管搭桥手术适应所有需要血运重建的情况并且维持疗效时间长于血管内介入,血运重建手术后随访,大多数血运重建稍晚失败的原因 局部血栓形成 病史、临床体格检查和ABI是简单有效的检查再

15、狭窄的方法,但不能发现无临床明显改变损伤部位,后者不纠正有可能导致突然栓塞或血栓形成 最好的方法是定期duplex超声检查 手术部位以外血管和对侧血管同时需要检查,下肢血管介入与血管搭桥,疏通主干血管,除有急性亚急性缺血征,手术结果可能加剧组织损伤,下肢介入与血管搭桥的缺点,只疏通主干血管,没有解决流出道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血管分支部位最容易受损,进而狭窄与堵塞,导致主干血管血流正常,供应组织的血流与氧分压仍不够 组织血供在短期内由于主干血管内压增加,出现改善,然而这种过度灌注很快造成血管病变,重新堵塞,而不能长期维持 介入与搭桥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统计1年220例足溃疡患者中,1

16、8例患者接受支架、球囊扩张或搭桥手术,但他们足溃疡愈合时间并没有显著缩短,改善下肢血液循环药物治疗,没有专门针对糖尿病足溃疡的用药指南,没有足溃疡时应用药物能显著改善足血液供应的多中心或正式较大人群的研究 已有的基本是非足溃疡患者日常用药,且是单药使用 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性文献很少 国内很多中医或局部动脉灌注抗凝融栓治疗,声称疗效显著,但推广困难 缺乏标准化流程、药物方案和质控方法,周围血管病变的血管再生治疗,骨髓干细胞或周围血液中单核细胞移植已经在前期临床探索中 通过基因或蛋白可以刺激血管再生 基因工程制作的带干细胞的支架也正在研究中 以上这些治疗,都在严重PAD患者中使用并有一系列报道,所有的报道均提示在临床上能改善患者症状如休息痛、无痛性行走距离和经皮氧分压的增加并且副反应很少,结果均令人鼓舞 所有的研究,都有其致命的缺点:没有随机对照组,没有客观检查指标,随访时间短等等,根据我们的观察,干细胞、基因或蛋白治疗结果,与不用这些治疗后足部溃疡愈合时间基本一致,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