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地方档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上传人:论**** 文档编号:579283 上传时间:2017-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国地方档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民国地方档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国地方档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国地方档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价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国地方档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基于安徽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改实践的思考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双重课程属性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原 则。民国地方档案,作为原始史料、微观史料和乡土史料,在教学教改实践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应当成为课程重要的教学资源。关键词: 民国档案;思政教育;教学价值of as in 案具有历史再现性,蕴含丰富教育功能。目前民国地方档案存世量大,散落全国各地,其中很多是颇有特色的地方档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教学资源。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展示民国地方档案

2、在课堂教学中所蕴含重要教学价值。一、民国地方档案融入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有与众不同的双重学科属性,既有历史课的基础属性,又具有政治课的本质属性。 1 课程属性决定了 纲要课程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教育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而教学目的的顺利达成

3、,就必须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正确处理史实与史论之间关系,切实做到史实是史论的基石,史论是对史料的概括与升华。无须讳言,当前教学中仍存在着“以论带史” , “以史代论”等史论分离的情况,使教学活动或流于缺乏史料支撑的空洞说教,或成为纠缠于细枝末节的微观研究,致使课堂教学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史料的合理选择与运用就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有必要教学实践中在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教学基本原则基础上,不断拓展史料范围,将档案文献等原始史料列为重要教学资源,以再现历史原貌为突破口,在坚实的史料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以增进理论说服力,提升教学实效性。二、民国地方档案在课程教学中的教学价值

4、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安徽省淮南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为例,展示民国地方档案对于纲要课程教学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一)作为原始史料,有利于澄清历史事实,反 击历史虚无主义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粉墨登场,丑化黄继光等革命英雄、矮化毛泽东等开国领袖、美化汪精卫等反面人物、虚化共产主义信仰,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公开为帝国主义侵略辩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值得警惕的是,这股思潮借助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依然无声无息的渗入到大学校园,或多或少的已经影响到了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5、观形成期的在校大学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带来消极影响,提出严峻挑战。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在历史问题上屡屡口出狂言,发表无知谬论,意在歪曲美化和篡改侵略历史,歪曲、抹杀历史真相。国内不少人也遥相呼应,摇旗呐喊,披着学术创新的外衣,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幌子,大力美化“伪满洲国” , “维新政府”等傀儡政权,为郑孝胥,汪精卫等民族罪人“翻案” ,为“曲线救国”等卖国言论狡辩,其根本目的是消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真相不容篡改!日军攻占淮南后,推行“以战养战” ,拟将淮南的煤炭产量从 1939 年的 213万吨,增加到 1946 年的 2

6、35万吨。 2 侵略者为达目的,公然叫嚣“以人换煤”,提出“随着军用煤炭需要量的激增,强行募集劳工,采取劳工补充顺利化为目标的方法,实为我社存在和发展的急务” 。 3 在此罪恶政策下,数以万计的矿工被迫害致死,尸体都被抛弃在荒山脚下,堆积如山,形成了今天的大通万人坑。这段中华民族血泪斑斑苦难史都在民国淮南地方档案中留下真实的记载。因此,有必要将民国地方档案作为重要教学资源予以应用到思政课教学中,以澄清历史事实,反击历史虚无主义,对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翻案招魂的行径进行有力的反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二)作为微观史料,有利于宏大叙事与微观论证相结合如何处理好宏大叙事与微观论证之间关系,

7、是纲要课程教学的一大问题。目前高校纲要课程在教学中所遵循的“帝国主义模式”是学界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最重要的宏大叙事之一,即以“反帝反封建”的政治革命为主线考察中国近代史,以毛泽东提出的“两个过程”“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至现在的抗日战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问题。 4作为公共思想政治课, 纲要课程在教学中不能背离教材宏旨,

8、必须坚持宏大叙事,引导学生把握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主要矛盾。然而,具体的微观的历史细节的缺失,使得宏大叙事在具体教学中显得空疏浮夸,徒托空言,沦为教条化的政治宣讲。而恰当使用民国地方档案,有利于弥合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裂缝,实现宏大叙事与微观论证的自然衔接,从不同角度展示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如当下流行的“黄金十年”的观点,认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 1927济发展,在文化、外交和国防等领域取得显著的进步。这一观点随着网络虚拟世界的任意散播,在大学生中获得愈来愈多的拥趸和认同,导致“国粉”数量近年来大有日渐增多之势。然而,在民国淮南地方档案中,所谓的“黄金十年

9、”却是另一番风貌。1930 年南京国民政府创办淮南煤矿局,由于储量较大,煤质较好,管理得当,成为当时华东地区唯一的大煤矿。 5然而,正当迅猛发展之时,淮南煤矿局却在 1937 年被改制成为私有企业,成为宋子文掌控的中国建设银公司的私有资产。 6人民的多年奋斗成果却被国民党官僚无情的吞噬了,摇身一变成了官僚资本,这才是所谓“黄金十年”的真相!这无疑印证了毛泽东所说的“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不能走和走不通” ,只有坚持沿着党领导下的“红色道路” ,人民才能真正实现幸福富裕的梦想。由教学实例可见,民国地方档案在教学中的恰当运用,作为微观史料,有利于宏大叙事与微观论证相结合,从微观层面解读历史的宏观进程,

10、理论结合实际,从而矫正大学生对历史的误读,引导其思想回归正轨。(三)作为乡土史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民国地方档案作为乡土史料,是研究近代以来地方历史变迁的不可多得的鲜活材料。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乡土史料渗透到高校纲要课程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朴素情感,彰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应有的价值引领功能;有利于充分利用档案的公开性,拓展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形式,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思政课教学特色课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地矿类高校的行业特点,组织大学生赴淮南市档案馆查阅已完全公开的民国档案,推动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

11、教学的“乡土化” 。淮南民国档案比较完整的保存了不同时期具有重要情报价值的技术档案,涵盖了地质勘探、采煤技术等方面,真实记载了近代煤炭工业的技术面貌和发展脉络,为研究矿业科技发展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范本,十分切合地矿类大学生的学习需要,因而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 朱新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基本文献与基本观点J. 思想理论教育, 2015(11):622 淮南矿业所 1941 至 1944 年寄赠炭调B淮南矿业所档案全宗号:1013 淮南矿业所劳务课昭和 度杂文书B 淮南矿业所档案全宗号 1014 张海鹏. 中国近代史的“ 两个过程 ”论及其指导意义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1990(5):525 建设委员会淮南煤矿及事业报告B 淮南矿路公司档案全宗:1006 公司筹备成立的有关文件B淮南矿路公司档案全宗号: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