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培训讲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926950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X 页数:60 大小:26.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拌混凝土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预拌混凝土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预拌混凝土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预拌混凝土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预拌混凝土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拌混凝土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拌混凝土培训讲义(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相关知识及监督要点,引言,预拌混凝土的概念在搅拌站(楼)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进场及检验原材料的储存根据生产配合比进行计量、搅拌混凝土出厂检验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交货检验泵送、浇筑、养护 预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10-C100 预拌混凝土的种类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自密实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全轻混凝土)、抗渗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水下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等。,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涉及的主要标准1. 原材料相关产品标准2. 原材料应用技术规程3. 原材

2、料试验方法标准4. 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6. 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7. 混凝土设计施工验收相关标准,一 原材料,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水泥、骨料、掺合料、外加剂、水 原材料质量控制流程: (1)供应商的选择(大厂、信誉度、质量稳定、连续供应) (2)采购合同中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在首先满足规范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对部分原材料重要技术指标的约定,例如水泥的28d抗压强度、外加剂的减水率),(3)原材料进场后,在入库(仓)前需进行快速检验(集料需检测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粉煤灰、石灰石粉需检测细度、外加剂需根据实际配合比进行适应性试验) (4)搅拌站应建立不合格原

3、材料管理制度(不合格原材料处置记录),防止误用不合格原材料。 (5)原材料的进场验收(按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中原材料主要控制项目进行检测验收),(6)原材料的留样及封存(除集料外,胶凝材料及外加剂均需进行封存留样(密封方式),以便原材料不合格时能进行质量追溯。胶凝材料和外加剂的留样数量及留样时间需满足规范要求,封条上需注明原材料相关信息且需供应方人员签字确认,注重封条上供应方人员签字的重要性,注意与原材料进场台账上供应方人员签字的区别) (7)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的收集(供应方应按规定批次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等、外加剂

4、产品还应提供使用说明书),(8)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散装水泥应按每500t为一个检验批;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应按每200t为一个检验批;硅灰应按每30t为一个检验批;砂、石骨料应按每400m3或600t为一个检验批;外加剂应按每50t为一个检验批;水应按同一水源不少于一个检验批。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规定: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将检验批量扩大一倍。1)对经产品认证机构认证符合要求的产品。2)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次检验合格。3)同一厂家的同批出厂材料,用于同时施工且属于同一工程项目的多个单位工程,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50204-2015规定:水泥、外加剂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1)获得认证的产品;2)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产品,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3)当扩大检验批后的检验出现一次不合格情况时,应按扩大前的检验批容量重新验收,并不得再次扩大检验批容量。对于混凝土原材料来讲,只有水泥和外加剂可以扩大检验批容量。两个标准关于检验批容量的规定有矛盾,如何执行? 个人理解: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规定,理由?,1.1 水泥,1.1.1 水泥选用原则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采用

6、碱含量低于0.6%的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执行的产品标准为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1.1.2 水泥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1.1.3 水泥进场时必须核对散装罐车上的铅封是否完整,铅封不完整的散装水泥禁止入场。 1.1.4 水泥仓和其他粉料仓的上料口处应有醒目的标识,标识上应注明材料名称、品种、规格型号等信息,上料口处需上锁或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打错料。 1.1.5 粉料仓还应配备料位控制系统,料位控制系统应定期检查维护。,水泥罐车铅封,1.2 细骨料,1.2.1 细集骨料选用原则重庆地区的细骨料一

7、般采用特细砂与机制砂(碎石机制砂、卵石机制砂)混合而成(3:7,4:6),也有部分企业受地域因素影响采用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混合后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应满足中砂的技术要求。执行的标准为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1.2.2 细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细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当MB值1.4时(区分机制砂中是以石粉为主还是以泥粉为主,MB值过大,泥粉会大量吸附外加剂,影响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硬化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注意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限制(主要针对石灰岩碎石制成的机制砂),重庆地区机制砂的应用也

8、可执行相应的地方标准,如混凝土用机制砂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DBJ50/T-150-2012,预拌机制砂混凝土技术规程DBJ/T50-099-2010。,1.3 粗骨料,1.3.1 粗骨料的选用原则混凝土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重庆地区的粗骨料一般为碎石(以石灰岩为主)或卵石,常采用510mm与1020mm两级配复合而成。执行的标准为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1.3.2 粗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粗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和坚固性,用于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粗骨料,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岩石抗压强度(粗

9、骨料的岩石抗压强度应至少比混凝土设计强度高30%) 1.3.3 预防碱-骨料反应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宜采用有碱活性的骨料,必要时应对骨料进行碱-硅酸盐反应活性检验和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检验。,骨料堆场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面应硬化并确保排水通畅。(2)粗、细骨料应分隔堆放,料仓数量不应少于5个,各个料仓必须分别明确标识材料规格、品种。(3)骨料堆场宜建成封闭式堆场,宜安装喷淋抑尘装置。封闭式堆场还应满足采光和夜间照明的要求。(4)配料底仓宜与骨料仓一起封闭,配料用皮带输送机宜侧面封闭且上部加盖。,1.4 掺合料,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可分为单一矿物掺合料和复合矿物掺合料。

10、 单一矿物掺合料主要是以硅、铝、钙等一种或多种氧化物为主要成分,具有规定细度,掺入混凝土中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粉体材料,可分为活性矿物掺合料和惰性矿物掺合料。 活性矿物掺合料可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钢渣粉、磷渣粉、偏高岭土等(活性矿物掺合料可分为火山灰性和胶凝性)。 惰性矿物掺合料主要指石灰石粉。 复合矿物掺合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的粉体材料;或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必要时可掺加适量石膏和助磨剂,再粉磨至规定细度的粉体材料。,1.4.1 掺合料应用一般规定重庆地区现阶段应用的掺合料主要包括粉煤灰、矿渣粉、石灰石粉,部分生

11、产企业也在使用复合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石灰石粉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的要求、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JGJ/T 318-2014、石灰石粉在水泥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DBJ50/T-179-2014的要求。复合矿物掺合料应符合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JG/T486-2015、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1003-2014的要求。无相关产品标准或应用技术规程的混凝土用掺合料,在使用前应先通过重庆市建设领域新技术认定,未通过认定的材料一律不准使用。,1.4.2 粉煤灰 定义:电厂煤粉炉烟道

12、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 按煤种可分为F类粉煤灰和C类粉煤灰(高钙粉煤灰),搅拌站一般使用F类粉煤灰。 粉煤灰可分为三个等级:级、级、级。级粉煤灰由于细度较大、需水量比和烧失量较大,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T50146-2014规定:掺用级粉煤灰时应经过试验验证。 磨细粉煤灰通过将细度较大的原状粉煤灰进行机械磨细后,使其性能满足级、级粉煤灰的要求。,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三氧化硫含量和放射性。督促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加强对粉煤灰生产厂家和经销商的监督,杜绝假冒伪劣粉煤灰流入市场。案例1:将煤矸石直接磨细后当做粉煤灰进行销售。分析:磨细后的煤矸石,其大部分技术

13、指标均符合粉煤灰的要求,导致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进场检测时不易识别,但是其放射性较大(材料进场时容易忽略该指标),严禁用于预拌混凝土中。,案例2:某地区的施工工地,浇筑后的混凝土冒出大量气泡,冒泡的量大,持续时间长。硬化后,混凝土表面形成空鼓,整体体积增大甚至开裂,搅拌站留置的试块也发生了体积膨胀现象。分析:首先通过试验排除外加剂引气组份过多造成的影响。同时粉煤灰样品可直接闻到刺鼻的气味,结合试验分析以及对粉煤灰来源的调查情况,分析推测刺鼻的气味为氨气: (1)导致混凝土发泡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粉煤灰中含有有害杂质,在混凝土加水搅拌和水化过程的强碱性环境下,发生释放大量气体的反应引起的。 NH4+O

14、H=NH3+H2O (2)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的氨,主要来源猜测为:非常规的氨法脱硫残余;脱硫产物人为混入粉煤灰的运输环节。,案例3:某工地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刚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出现大量冒泡的现象,用火可点燃该气体。 分析:粉煤灰中混入了铝粉,铝粉在混凝土加水搅拌和水化过程的强碱性环境下,发生反应释放了大量氢气,故该气体可用火点燃。2Al+2H2O+2OH=2AlO2+3H2粉煤灰中混入铝粉,主要猜测来源:被用于发泡剂生产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铝粉混入了粉煤灰中。,1.4.3 矿渣粉 定义:以粒化高炉矿渣为主要原料,可掺加少量石膏磨成的一定细度的粉体。 矿渣粉可分为三个等级:S75级、S95级、S1

15、05级。 目前重庆地区市场上的矿渣粉主要以S95级和S75级为主。(应用误区:部分矿渣粉生产企业和搅拌站认为必须用S95级矿渣粉,实际上只有掺矿渣粉配制C80以上的强度混凝土时,矿渣粉的等级不宜低于S95级,其余强度等级混凝土掺用矿渣粉未对其等级作规定) 矿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活性指数和流动度比。,1.4.4 石灰石粉 定义:以一定纯度(碳酸钙含量75%)的石灰石为原料,经粉磨至规定细度的粉状材料。 石灰石粉现阶段已经开始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在混凝土中部分取代或全部取代粉煤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粉煤灰资源紧张造成的影响。 由于石灰石粉应用时间较晚,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16、2011中未对石灰石粉的主要控制项目作具体规定,可以将石灰石粉相关产品标准和应用技术规程中规定的细度、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和MB值作为主要控制项目。,应用石灰石粉需重视碳硫硅钙石型硫酸盐侵蚀,五个必备因素【硫酸盐(地下水、土壤)、硅酸盐(胶凝材料)、碳酸盐(石灰石粉)、水、低温(15以下)】,1.5 混凝土外加剂特指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中包含的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普通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不包括混凝土膨胀剂。现阶段重庆地区所使用的外加剂主要包括高性能减水剂(以聚羧酸减水剂为主)、高效减水剂(以萘系成分为主)和泵送剂。外加剂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和外加剂匀质性两方面,混凝土性能方面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减水率、凝结时间差、含气量和抗压强度比,外加剂匀质性方面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pH值、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