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电图基础知识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926126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心电图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常见心电图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常见心电图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常见心电图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常见心电图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心电图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心电图基础知识(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心电图基础知识,一、教学目的:通过此教案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心电图的电极安装及操作要求、熟识心电图P-QRS-T波的命名、测量,常见心电图的图像诊断基础知识,为如何诊断心电图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心电图电极安装及操作要求、心电图P-QRS-T波的命名、测量, 正常电轴偏移,正常QRS波形态、时限、电压,正常Q波,ST段抬高或压低,正常T波、U波等图像。 教学重点为:什么是正常P、QRS、T、U波,,前言: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的临床价值显得越来越重要。12导联同步心电图已经成为各级医院及门诊的常规检查手段之一。危重病人,特别是急诊与心内科的危重病人首先要做心电图,然后再

2、做其他检查与处理,个别病人还需要连续的心电监护,目的是及时发现患者有无心肌损害、心脏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与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以防误诊误治,保证病人手术、特殊检查、治疗与用药安全。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好这门知识。本教案主要用图片解释常见心电图基础知识。,一、心电图导联安装、记录图形命名、测量及描述,标准导联I : 左上肢接正极,右上肢接负极。 肢导联连接 标准导联II :左下肢接正极,右上肢接负极。 示意图 标准导联III :左下肢接正极,左上肢接负极。 aVR导联:右手接正极,负极接到中心电端。 aVL导联:左手接正极,负极接到中心电端。 aVF导联:左下肢接正极,负极接到中心

3、电端。,胸导联连接示意图 V1导联: 正极放在第四肋间胸骨旁右缘。 V2导联: 正极放在第四肋间胸骨旁左缘。 V3导联: 正极放在V2V4导联连线中点。 V4导联: 正极放在第五肋间与锁骨中线交点上。 V5导联: 正极放在腋前线与V4导联水平线的交点上。 V6导联: 正极放在腋中线与V4导联水平线的交点上。 附加导联:V3R-V6R分别接右胸与V3-V6导联对称部位。V7-V9导联电极分别接腋后线、肩胛线、脊柱旁线与V4同一水平线上。,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常规心电图必须记录标准12导联,每个导联记录不少于3个完整的P-QRS-T波群,心律失常时用II或V1导联延长记录10-15秒或使用节律导联

4、记录1分钟的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时, 加做V3R-V5R及V7-V9共18个导联心电图,用V1-V6导联的电极,V1-V3电极接V3R-V5R,V4-V6电极接V7-V9导联。记录常规心电图时,如使用无自动记录1mV定标方波的心电图机,记录心电图前必须先描记一个定标方波,方波时限约0.12s。每次更换定标电压时都要再次打定标,记录结束时也要记录定标方波。,P-QRS-T波的测量:一般P波电压测量以P波起点为基点,QRS-T波电压测量以Q波起点为基点。P-R间期一般测II、III导联,QRS时限在V1-V3导联测量,Q-T间期在V4导联或T波明显的导联测量。,QRS波命名,初学者描述QRS形态时

5、可先把向上的波标出,有一个向上波单写一个R波,有两个向上的波第二个为R波,第一个R波前有负向波标为Q波,凡R波后面的负向波标为S波。仅有一个向下的负向波标为QS波。书写时波幅为4mm或不足4mm的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如q、r、s、qs波。波幅为5mm或大于5mm时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Q、R、S、QS波。,二、常用心电图图像诊断基础知识,正常窦性P波: 窦性P波标准: 1) aVR导联P波必须倒置。 2)I、II、aVF、V4-V6导联P波直立。 3)正常窦性P波还需P波时限0.11s,P波电压肢导联0.25 mV(胸导0.20mV)。 (诊断窦性心律P电轴左偏或右偏时aVR必需倒置,V5、V

6、6必需直立)。,P-R间期,PR正常值0.120.20秒 代表了房室传导时间 年龄越大,心率越慢,P-R间期越长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 如心率达100次/分, PR间期不能超过0.18秒。可查表对应。,P-R间期延长: 正常P-R间期在成年人心率70次/分时为0.12-0.20s。当P-R间期0.21s时,称P-R间期延长。 注意:不同心率节段P-R间期最高值不同,成人与及小孩不同心率节段P-R间期最高值也不同,凡P-R间期其最高值0.01s,即属于P-R间期延长。当P-R间期大于0.30s,特别大于0.40s,应排除房室结内双径路存在,该延长P-R间期可能为持续慢径路传导。本图

7、P-R间期0.268s。(测量宜用II、III导联),Q波,时间0.04秒 电压同一导联的1/4 不管出现哪个导联(v1-v3绝无正常Q)都无价值。 看Q波一般成组看: (有异常Q)avl V4-V6. (有异常Q) avF.V1-V3绝对无正常Q。( V3出现q波提示有心梗),正常隔Q波:是室间隔除极投影在不同导联所形成。隔Q波深度小于同导联R波的1/4(III、aVR除外) ,时限约为0.02s,一般情况下 0.03s (III、aVR除外),其升支与降支均光滑无明显鈍挫。本图II、III、aVF、V5、V6有正常隔Q波。,QRS波 A,时限: 0.06 0.10秒,0.12秒 波形:根据

8、主波方向和有无Q(q)波 I、II、V4 V6导联主波:向上 avR、V1导联主波:向下 V1、V2导联不应有Q(q)波,(可呈QS);avR、avL导联可有Q波或q波;、avF、 V4 V6导联不应有Q波(可有q波) V1至V6R波逐渐变大,S波逐渐变小,R/S由小变大 Q波小于 0.04秒,振幅1/4同导联R波,QRS波B,电压: 至少一个肢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5mV 至少一个胸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8mV Rv52.5mv,RavL1.2mV,RavF2.0mVRI1.5mV,Rv5+Sv13.5(女)Rv5+Sv1 4.0mV(男) Rv11.0mV,Rv1+Sv51.2mV,R

9、avR0.5mV Q波 R波(同导联),QRS波 C,室壁激动时间: 概念: QRS起点到R波顶端垂直线的间距 时限:0.04s(V1、V2) 0.05s(V5、V6),正常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QRS增宽: 正常室上性的QRS时限成年人为0.06s-0.10s(小儿0.04s-0.08s ),当QRS时限0.11s(小儿0.09s)时称QRS增宽,其中0.12s时,称室内传导阻滞, 0.11s, 0.12s 称室内传导延缓。室内传导阻滞包括完全性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不定型的室内传导阻滞三种。 本图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QRS 0.14s。QRS增宽还见于室性异位搏动、预激综合征及室内差异传导

10、等。,J点,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 大多数在等电位线上,ST段,ST段一般位于等电线上,无明显偏移 偏移正常范围: 所有导联ST段下移0.05mV 所有肢导联及V4-V6导联ST抬高0.1mV V1-V3导联ST段抬高0.3mV(如病人症状明显抬高呈弓背形有意义) ST段位置与TP段等电位线相比较, 如TP段不明显,与PR段 比较;或与两个QRS波群起点的连线作基线。 ST段偏移在允许范围内形态改变特别临床有症状有重要意义。,正常ST段:正常ST段多呈略上斜形,终末部分与T波难以区分,其水平延伸部分时限多在0.12s以内,一般不超过0.14s,ST段压低0.05mV,ST段抬高0

11、.1mV。但V1-V3导联R波电压正常时可呈上斜型抬高0.1-0.3mV。本图V2、V3导ST段上斜抬高达0.3mV。,T 波,形态:两支不对称,上升支平缓,下降支陡 方向:一般与QRS主波方向一致。 先看:、V4 V6 应直立; 再看:、aVL 、aVF、V1V3可倒置;如V 1直立, V3不能倒。 aVR倒置。 振幅:以R为主的导联,不应低于同一导联R的1/10。(低平、平坦、双向、倒置均为异常)胸导中T可高达1.21.5mv,V1一般不超0.4mv, aVL 、aVF可达0.40.5mv,aVR可深0.6mv。T低平或倒置,见于心肌缺血、低钾;T高耸见于高血钾。有T波改变无临床表现诊断“

12、T波异常改变”,QT间期,正常范围:约0.32-0.44秒 校正Q-T间期(QTc) QT RR1/2 临床意义:代表心室除极、复极的时间总和,U波,心室除极后电位,心室后继电位,机理不清 异常U波为心室复极异常 正常人可无U波,如有应较低小,一般 V3V4导联较明显,电压、时间应显著小于T波 U波必须直立;倒置:现认为早期冠心病,心肌劳损。 明显增高,见于血钾过低,正常U波:正常U波出现在T波后0.02s0.04s,方向与T波一致,时限约0.1s0.2s,电压不应超过T波1/2,肢导联U波电压0.05mV,胸导联U波电压0.2mV,V2V3导联一般不超过0.3mV,且T-U无融合现象。,心电

13、图各波形,小儿心电图的特点,心率较快:在10岁以后,成人心率 P波时限较短(儿童0.09s) QRS呈右室优势 T波变异较大,P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直立, PVR倒置, P、V一般也是直立的。 PR间期:在每个P波之后都继有QRS波群,PR间期0.1220秒,而且在每个心搏是恒定的。小儿PR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PP间期:并不绝对匀齐,但PP间期的互差0.12秒。 心房频率:60100次/分。小儿不超过正常相应年龄组心率95或不低于正常相应年龄组的5。,正常窦性心律诊断,正常窦性心律,正常胸导联心电图:V1、V2导联反映右室面心肌激动的图形,呈rS型

14、, R/S1。胸导联的R波从V1到V4或V5导联应逐搏增加,S波从V2到V6导联应逐搏减低以至没有S波。V1-V3导联,特别是V1、V2导联不应有Q波,但V1可以呈QS波。V1导联R波电压1.0mV(小儿1.5mV),SV12.1mV,(有用 2.4 mV) 。RV3+SV36.0mV。V4-V6导联可有q波, q波时限在0 .02s左右(一般不应大于0 .03s ),q波电压均应1/4R,, 且qV4qV5qV6。V5、V6导联的R波电压应2.5mV,SV5 一般0.5mV 。不符合此规律可能异常。,正常肢导联心电图:一般电轴在正常范围时,I、II、aVF导联QRS主波向上。aVR导联QRS

15、波可呈QS、Qr,rS或rSr型,R/Q或R/S1。通常除aVR、III、aVL外,若有Q波应小于1/4R,时限一般0.02s左右,但III导联在II、aVF导联无明显异常Q波下可呈Qr型,Q波时限可达0.04s,无明显挫折。R波电压:I1.5mV,aVL1.2mV,aVF2.0mV,aVR0.5mV, RII 2.5mV, RIII1.5mV。,顺钟向转位:是指V1-V4导联均以S波为主,即R/S1,通常要求V5导联R/S1。当符合上述要求,V5导联R/S1称轻度顺钟向转位,如V1-V6导联均呈rS型,R/S显著1,称明显顺钟向转位。前者见于一般年青人,后者常见于肺心病或先心病。本图 V5导

16、R/S1。,逆钟向转位:是指V3和/或V2导联出现V5导联的波形,呈Rs、R、qR及qRS型。正常人(所谓横置型心脏)、早期复极综合征、A型预激征可见到此现象,部分见于左心室肥大。,电轴不偏:是指额面QRS电轴在-30 +90之间(目前大多数用0+90) 。目测见I、III导联QRS主波方向均向上或I导联QRS主波方向向上,III导联QRS主波方向向下,其代数和为负值时,其绝对值需I导联的代数和。计算具体度数要先算出I、III导联QRS电压的代数和(mm),然后在电轴表上查出其度数。 本图 I导联QRS电压的代数和平均为+6.5mm,III导联为+8.0mm ,查电轴为+64(6562)。,电轴右偏:是指QRS额面电轴在+91+180之间。 目测见I导联QRS主波方向向下,III导联QRS主波方向向上。 本图 I导联呈rS型,III导联呈qRs型,I导联QRS电压代数和为-1.5mm,III导联QRS电压代数和为+7mm。查表其电轴为+103 (+991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