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EFL教师身份认同实证研究 ---基于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视角

上传人:论**** 文档编号:579251 上传时间:2017-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EFL教师身份认同实证研究 ---基于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视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校EFL教师身份认同实证研究 ---基于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视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校EFL教师身份认同实证研究 ---基于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视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EFL教师身份认同实证研究 ---基于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视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EFL教师身份认同实证研究 ---基于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视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校 师身份认同实证研究 1要】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调查了 60 后、70 后和 80 后高校 师的身份认同情况。结果显示,60 后教师的身份认同感最强, 70后最差。历时分析:60 后身份认同稳步上升,70 后阶段性反复,80 后呈积极发展态势。原因在于国家外语教育政策的影响和教师个体认知能力的差异。分析得出,高校 师身份认同具有多重特点:共时来看,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历时来看,具有阶段性和时代性;教师群体来看,年代差异性特征明显。【关键词】外语教师身份认同 2;外语教育政策 3;个体认知能力;实证研究1. 引言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是指外语教师持有的教学信念及其对所承担的社会和

2、文化角色的确定和认同 1,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和教师个体认知的双重影响。外语教育政策是引导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发展趋势的最关键的社会因素之一。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先后制定或修订了五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2,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变化引发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去英语化”的呼声,引发了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因此,本文以外语教育政策和教育形势为背景,调查分析了高校 师的身份认同情况,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外语教师的发展策略提供了现实依据。2. 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寻阳 3指出,英语教师身份认同与社会文化环境和教师个体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前者既包括社会大环境,又包括学校小环境。因此,本

3、文认为,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宏观外语教育政策、学校组织环境和教师个体认知能力。观外语教育政策戴依(4指出,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教师都遭受着以国家课程、国家考试、评定学校质量的标准等形式的政府干预。我国采用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模式,以考试为评价方式和手段,学校的运营亦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当前,英语学习者仍被多种考试包围。师既要遵照国家关于灵活性和实用性的教学要求,又要考虑到学生应试的现实需要,不断地在二者之间博弈。这种矛盾中的平衡促使教师思索自身的身份认同问题。校组织环境为了应对教育政策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各高校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较高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还要准备管理

4、层的各项检查。大学英语作为基础学科,科研渠道狭窄;繁多的课时挤压了做科研的时间。此外,大学英语教师对课程设置、教育决策及教学评价等缺乏自主权,导致职业倦怠感增强,影响了教师的身份认同。体认知能力由于所处环境和个体经历的差异,教师的个体认知能力千差万别。在同1 本文为 2016 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外语教育政策视阈下 师身份认同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602040106) 。2 由于外语教学通常指英语教学,所以本文中的外语教育政策指大学英语教学政策。3 外语研究中外语教师通常指英语教师,即 师,所以本文中外语教师与 师同义。2样的环境下,教师的个体认知能力受到多方面影响,比如,家庭

5、背景、教育背景、教龄及思维能力等。最后两个因素对教师的身份认同影响最大,直接影响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水平和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3. 外语教育政策演变本文借鉴了孟臻 5对外语教育政策发展阶段的划分:1979的起步摸索阶段;1988的发展改进阶段;及 1999 年至今的快速膨胀阶段。步摸索阶段1979年间,教育部先后制定或修订了三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即 1980 年的公共英语教学大纲(草案) 、1985 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 及 1986 年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文理科本科用) ,内容上经历了从松散到正规,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此阶段提出两个明确的教学要求:第一,198

6、5/1986 版大纲提出了分级教学的理念,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 1个级别,前四级为必修,5二,1987 年全国开始实行统一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制定了评估体系。这决定了当时高校英语教师的特点:第一,职业认同感较强。第二,专业基础薄弱。第三,发展途径有限。展改进阶段1988 年开始,全国大学英语教学走向正规化;1999 年教学大纲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大学英语“在教学要求、内容和管理上趋向统一” 2。该大纲提高了对说的教学目标的要求,突出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引起了学习内容在质和量方面的改变。这个阶段具有四个特点:第一,应试型教学。四六级考试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是衡量

7、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和评估手段。第二,工具型教学。为了满足国际学术交流和进出口贸易的需要,不少英语教学走上了工具型动机的道路。第三,学习状态更佳。师生学习获得丰富的学习材料,学习热情不减。第四,教学方法多样化,引发了教师对英语教学法的思考和研究。这些发展特点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发展特点:第一,工作热情度高。第二,75 后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牢固。第三,教师发展渠道有所拓宽。第四,外语教学科研的兴起。速膨胀阶段21 世纪,我国的外语教学呈现出发展迅猛、多元化的特点。首先,国家经济形势发生变化。2002 年我国加入 外语教学最大影响是“迫切需要加强实用性外语教学,突出听、说、写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的

8、位置” 6。第二,继续加强教学大纲的修订。第三,教育信息化的高度发展。第四,学科交叉性特征愈加明显。第五,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高校扩招造成英语教师短期内数量激增、职称评定压力增大的情况。第六,国家对外汉语教学政策的要求。第七,高考英语政策的变化。高考英语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使英语有逐步弱化的趋势,也危及着高校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此时,教师身份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教师需具备更高更全的专业知识。第二,外语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强。第三,教师的发展渠道空前拓宽。第3四,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加。第五,教师成长与组织支持之间出现矛盾。4. 实证研究本研究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参照寻阳 7(201

9、2)编制了高校 师身份认同调查问卷 ,问卷信度效度科学有效;并对调查结果做了整体分析和各年龄段交叉分析。定性研究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了 60 后、70 后和 80 后各年龄段教师身份认同产生差异的原因。量研究本调查问卷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职业身份认同、个人身份认同、专业身份认同和处境身份认同。数据分析结果均以均值显示,数字越高,表示身份认同感越强。研究结果见下表。高校 师身份认同调查情况表身份认同人群 整体情况 职业身份 专业身份 个人身份 处境身份所有人 体来看,高校 师的身份认同均值为 于 明高校 师的身份认同中等偏上,虽不够高,但仍处于积极向上发展的态势。从四种身份认同的来看,职业身份认同

10、最高且处于较高水平,处境身份认同最低且处于较低水平,专业身份认同与个人身份认同基本持平,为中等偏上。比较各年龄段教师,除了 70 后的职业身份认同数值高于 80 后外,其他各项均符合 60 后80 后70 后的规律,说明在身份认同感方面,60 后最强,70 后最弱,且 60 后的身份认同明显高于 70 后。其中,60 后的专业认同情况明显高于 70 后,这是因为 60 后在科研能力因子方面与 70 后有显著性差异,60 后平均值为 70 后为 他两个因子(英语教学信念和英语语言水平)差异不大。而在处境身份认同方面,60 后明显高于 70 后和 80 后,而 70 后和 80 后的处境身份认同普

11、遍不高,且与 60 后差距较大。上表显示,所有受试者的职业身份认同较高,说明无论 60 后、70 后和80 后都很热爱教育事业,工作积极性较高,认为教师对人类的发展很重要,教师的社会地位较高。三个年龄段的教师既代表了教师成长的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又体现了社会时代感,因为 60 后和 70 后不仅生活在当代,更是从历史变革中走来。所以,尽管外语教育政策在不断变化,从过去到现在的几十年内,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变化不大。说明我国高校 职业身份认同具有稳定性。从各个方面来看,60 后教师的身份认同感高于 70 后和 80 后,这充分说明,教师的身份认同感与教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

12、。60 后教师多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群体,见证了大学英语教学从重生、发展、繁荣的过程,期间既应对了无数的挑战,又获取了丰厚的成果。同时,60 后人群经历了中国人才短缺的年代,年轻时大多得到了校方的重视,晋升职称的压力不大,4加上个人努力和经验积累,多数实现了教师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70 后作为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的主力,身份认同感最弱,是因为大学英语教学在经历了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的起步阶段后,迎来了外语教学的正规化阶段。规范严格的教学管理、高标准的教学目标和日趋成熟严格的评价标准使 70后在入职之初便受到了诸多政策的管束。在事业发展期,赶上了高校扩招,外语教师群体盲目扩大,遭遇了职称评定

13、危机,使得 70 后工作热情降低。同时,70 后家庭负担重也是造其身份认同较弱的重要原因。80 后的身份认同感处于二者之间,是大学英语教师的新生代力量。跟 60 后相比,80 后未曾体验过政策变化带来的成就感,所以身份认同感较低。70 后和 80 后的处境身份认同大致相同,都处于较低水平,说明这两个群体需要得到学校和组织的进一步支持和认可。性研究本研究分别从各个年龄段中选取 2 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围绕以下内容展开访谈:(1)您觉得哪些年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为什么?(2)您觉得哪个因素对您的工作影响较大,社会环境因素还是个体努力因素?(3)您常用的教师发展策略有哪些?请至

14、少列出三种。访谈结果显示,60 后、70 后和 80 后教师面临的压力时期不太相同。60 后均感到刚入职时压力比较大,跟当时条件艰苦、教学要求高有密切关系;普遍认为个人努力比外界因素更加重要。这是因为,60 后经历了物质匮乏年代、改革开放时期,随着教龄和阅历的加深,工作从坎坷到平摊,压力逐步降低,身份认同感稳步上升。但 70 后和 80 后的情况大不相同。从压力时期看,70 后和 80 后普遍认为外语教育的第三个阶段尤其是近几年压力剧增,但二者对工作的信心有差异。有些 70 后教师信心严重不足,有些认为还有发展契机;但 80 后普遍在重压面前还信心满满。原因在于,70 后教师年轻时生活相对稳定

15、,物质生活相对充裕,入职之初的工作经历比 80 后相对轻松,但进入飞速发展的 21世纪凸显出不适应的特点,新旧观念的更替让 70 后猝不及防,成为矛盾体集中的一代。而 80 后生于改革后,成长于经济腾飞时代,价值观多元、富有时代气息,入职时便赶上了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所以当前的身份认同高于 70 后。从教师发展途径来看,三代教师几乎都选择了同事互助学习、自主读书 、参加会议学习等。不同的是,60 后教师存在到外语学院进修的状况,而80 后教师则普遍存在出国进修的状况;从 70 后到 80 后阶段,网络学习已经形成一股潮流。比如,70 后和 80 后教师都有微信群学习的经历。三代教师群体的差异体现了社会环境对教师身份认同的不同影响。这是因为,人类的认知过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跟社会、文化和历史环境相互关联的,社会文化活动是形成人类认知的必要过程。也充分说明,高校 . 结论综上,三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