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地方高校优势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上传人:论**** 文档编号:579250 上传时间:2017-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地方高校优势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发挥地方高校优势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发挥地方高校优势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挥地方高校优势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地方高校优势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发挥地方高校优势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摘要:地方高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拥有人才、科研、区位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服务意识和能力不强、人才支撑不够有力、相关科研成果和服务平台偏少、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为更好地发挥地方高校优势,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办学地方性,加强人才培养、强化社会适应性,推进科研创新、强化服务实效性,完善保障体系、强化内外协同性。关键词:地方高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地方高校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呈现“ 中高速、 优结 构、新动力、多挑战 ”的新特征,区域产业也进入转型升级的关

2、键期。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大逻辑。地方高校应立足地方办学,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科技等支撑,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的新空间。一、地方高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实施“扩招” 政策以来,地方高校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对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下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力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特别2是地方高校拥有人才、科研、区位等诸多优势,可以成为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和动力

3、源泉。(一)人才优势人才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人才培养,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地方高校是高层次人才集聚的高地,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这是其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的优势和基础。地方高校人才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和重点,以及这一趋势和重点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使得地方高校服务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条件得天独厚。(二)科研优势高校在国家科研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国家和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在 2016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通用项目中,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共获得 172 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

4、充分说明高校在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方面所拥有的巨大优势。同时,高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有利于解决横跨文、理、工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地方高校凭借自身所拥有的学科门类和基础研究力量,可以为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当地产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此外,地方高校通过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能够为当地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广阔视野。(三)其他优势地方高校由地方政府投资举办,在空间布局上更加邻近地方3政府和企业,在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中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联系紧密,信息交流便捷畅通,较为熟悉地方政府的政策举措和发展规划,对当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变动能够及时获知并作

5、出反应。同时,地方高校通过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经济、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进而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实际,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加大科研投入、创新教育模式等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服务。二、地方高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多年来,地方高校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积极服务当地产业发展。但是由于起步晚、地方高校自身以及社会等方面的诸多因素,地方高校在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服务意识和能力不强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有些地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已经习惯比较封闭的教学和科研模式,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仅满足于论文发表、职称晋升和成果获奖,缺乏主动服务当地

6、产业发展的意识。他们习惯于埋头教书和与学生打交道,与地方社会和地方企业沟通交流的能力较差,对地方社会的现实需求也缺乏了解。虽然有些教师取得一些具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但是缺乏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二)人才支撑不够有力不少地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发展相脱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且封闭,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基本的职业训练不4够,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不强,毕业后难以较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制约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尽管地方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和智力资源,但是能够有效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层次人才和智力资源并不充足,地方高校在产业发展某一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或领军人物相对稀缺,成为地方

7、高校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的瓶颈之一。(三)相关科研成果和服务平台偏少当前,地方高校的很多科研立项与市场脱节,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导致直接为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的科研成果偏少。部分地方高校虽然以各种研发机构或研发中心为平台,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但是服务产业发展的平台种类较少,学科专业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的潜力也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四)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当前,多数地方高校缺少专门的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导致地方高校不能对服务产业发展进行统筹管理和全盘规划。同时,很多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导向不够明确,相关发展规划、规章制度、运行办法

8、等配套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使得地方高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在进行相关服务时无章可循,阻碍了地方高校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顺利开展。大部分地方高校通常是以教学成就和科研成果为根据来制定激励政策,对服务产业发展人员的辛苦劳动和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却无公正合理的评价,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和配套的分配政策。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5地方高校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地方高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大学始终与经济社会同向同行,这是大学发展的规律,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经验。地方高校,其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服务社会,帮助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和引领。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

9、级,不仅需要地方高校自身持续努力,而且需要国家政策、地方政府以及地方企业的协作配合。(一)转变思想观念,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一些地方高校虽然意识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但在观念上仍有一些偏差,地方高校要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特别是一些行业背景鲜明的地方院校,要巩固和发展原来的办学优势,克服“求大求全”“以量谋大”“ 千校一面 ”的同 质化倾向。地方高校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服务当地产业发展的条件,具有一定的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的能力,要破除“等、靠、要” 的思想 观念,主动走出象牙塔,积极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做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学定位是办好一所高校的根本前提。在知识与经

10、济结合更加紧密的新常态下,地方高校应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根植地方、依靠地方、融入地方,密切跟踪地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趋势动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全方位地为地方产业发展做好教育服务、咨政服务和科技服务,使地方高校真正成为地方经济社会6发展的源动力。同时,地方高校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主动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开展科学研究,通过与企业合作创办技术研发机构,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把学校潜在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努力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二)加强人才培养,业是大学的基本元

11、素,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实践证明,就业质量高的专业,往往是契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地方高校要把专业设置作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在准确把握本区域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主动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对一些优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缺乏竞争力的专业,要下决心调整;对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要创造条件建设,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要根据地方重点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凝练学科专业方向,突出办学特色,精心建设“人有我 优” 或 “人优我新”的特色 专业,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适用人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要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检验标准的理念,深化

12、教育教学改革,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 互联网+” 等现代信息技术,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更加注重科学知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合。要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引导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要7坚持协同育人的理念,建立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特别要注重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多途径把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合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主动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学分管理。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营造创新创业校

13、园文化氛围,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创新创业基地,设立创业扶持基金,为学生初创企业提供创客空间、风险投资等服务。(三)推进科研创新,科是现代大学发展的龙头,要加强学科建设,尤其是应用学科建设,集中力量建设若干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优势学科,为服务产业发展提供学科支撑。要依托特色优势学科平台,扶持建设一批学科综合的高水平创新平台,汇聚一批能够承担重大攻关项目的高水平创新团队。要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育力度,加强“双师” 队 伍建设,加快支持和培养一批青年创新拔尖人才和学术骨干,对优秀青年人才独立开展的研究工作给予倾斜支持,提高地方

14、高校创新人才整体水平。要坚持“ 顶 天立地 ”的理念,以 产业发展重大需求 为导向,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组织攻关并形成一批能够解决制约产业发展问题的高水平成果。 场是科研的动力,也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归宿。地方高校应发挥多学科优势,大力推进协同创新,积极与政府部门、研究院所、行业企业开展多元协同创新,合作建设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使高校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需求“同 频共振” 。有条件的高校可与企业合作创办技术研发机构、科研成果孵化基地,提供技术指导、技术转让或者以技术入股方式与企

15、业深度合作,将潜在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建立高校科技资源与企业需求对接平台,地方高校科研人员定期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并积极推介研究成果,促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及产业化。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应发挥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兴文化的独特优势,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地方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研究,高水平服务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推进优秀文化教育资源普及和共享。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设立社会服务管理职能部门,专门负责协调处理科研成果转化事务,为科研人员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优质服务。建立科研人才流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引导高校科研人员面向市场进行科技创新,持续保障科研成果的生成和转化

16、。改进科研评价办法,将科研成果转化率纳入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和业绩考核,形成以科研成果创造性、实用性以及科研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和科研人员服务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科技人员薪酬分配体系,在关键科研岗位开展年薪制试点。9(四)完善保障体系,级政府要把地方高校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中谋划,鼓励地方高校积极参与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对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在合作中的责、权、利作出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在制定教育方针、发展战略时要加强宏观指导,进一步简政放权,使地方高校在社会服务机构设置以及教学、科研和相关服务活动的组织等方面享有更多自主权。要建立奖励约束机制,政府主管部门要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绩效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