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十一章腰穿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923584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 第十一章腰穿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1 第十一章腰穿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1 第十一章腰穿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1 第十一章腰穿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1 第十一章腰穿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第十一章腰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第十一章腰穿(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腰椎穿刺术,2,【适应证】,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需取脑脊液做常规、生化、细菌学与细胞学等检查,测颅内压,以明确诊断、鉴别诊断和随访疗效。 2可疑椎管内病变,进行脑脊液动力学检查,以明确脊髓腔有无阻塞与阻塞程度。 3鞘内注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操作步骤】,4,1术前准备,用物准备 穿刺针、测压管、无菌巾、洞巾、巾钳、无菌玻璃管、注射器、纱布、1%2%利多卡因溶液。,5,体位及穿刺点,6,2操作方法,穿刺部位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及洞巾,用1%2%利多卡因溶液23ml自皮下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7,术者用左手拇指指尖紧按穿刺棘突间隙的一端以固定皮肤,右手持用无菌

2、纱布包绕的穿刺针,自局麻点取垂直脊柱背面稍向头位倾斜的方向进行穿刺.,8,当穿刺针穿过黄韧带和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时,有突然阻力消失感,然后缓慢抽出针芯,即可见脑脊液外滴。一般成人进针深度约为 46cm,儿童则为24cm。,9,穿刺成功在放脑脊液前,先接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或一分钟4050滴。,10,测压完毕后,缓慢放出检查所需要的脑脊液(一般为25ml)送检。若需作细菌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取标本,11,术毕,胶布固定。嘱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以免引起术后头痛。,【注意事项】,13,1严格掌握腰椎穿刺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

3、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如确属诊断与治疗必需时,应先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再用细针穿刺,缓慢放出脑脊液适量(一般数滴至1ml)。凡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穿刺局部皮肤炎症、颅后窝占位性病变或伴有脑干症状者均禁忌穿刺。,14,2穿刺针进入棘突间隙后,如遇阻力不可强行进针,应将针尖退至皮下,调整方向或位置后再进针。 3穿刺动作应轻巧,用力适当。若用力过猛,将难以体会针尖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的阻力突然消失感。,15,4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同量脑脊液,然后再注入药物。,16,5动力试验(Queckensteds test),即在测定脑脊液初压后, 由助手压迫病人一侧颈静 脉约10秒钟,观察脑脊液

4、压力上升情况。正常时脑 脊液压力立即上升约一 倍,解除压迫后1020秒 钟又降至原来水平,称为 动力试验阳性(该侧), 表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 压迫颈静脉后,不能使脑 脊液压力上升,则为动力 试验阴性,表示蛛网膜下 腔完全阻塞;若压迫颈静 脉后脑脊液压力缓慢上 升,解除压迫后又缓慢下 降,则动力试验也为阴 性,表示蛛网膜下腔不完 全阻塞。,17,6对脑部病变尤其伴有颅内压明显增高或脑出血者禁忌作动力试验。若疑椎管内下胸段与腰段蛛网膜下腔有梗阻,可做压腹试验,即助手以握拳用力压迫病人上腹部,如无梗阻可使脑脊液压力升高为初压的2倍,停压后迅速下降,梗阻时压力不上升。 7术中,若病人呼吸、脉搏、面色等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穿刺,并作相应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