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论文制药专业论文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57923139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专业论文制药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药学专业论文制药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药学专业论文制药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药学专业论文制药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药学专业论文制药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学专业论文制药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专业论文制药专业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学专业论文制药专业论文 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摘要: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针对药学类专业学生的特点,探讨在有机化学教 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体会。 关键词: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有机化学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与理论并重 的学科。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不仅对学好许多后续的专 业课如药物合成、药物化学、中药化学等都有很大帮助,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 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但是,由于有机化合物数目庞大,反应众多,机理复杂, 许多学生对这门课程望而生畏,如何引导学生系统地学好这门课程是有机化学 教学面

2、临的重要课题。所以,改进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求达到良 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 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 动性,要让学生学习时乐在其中,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1.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有机化学课程由于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反应过程复杂,容易给学生造成 一种非常难学的错觉,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不断地鼓励学生,使他

3、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比如在讲解多糖的性质时,告诉 学生“支链淀粉的溶解性大于直链淀粉”这一重要结论是一名本科生发现的。 在早期的教课中,一直认为直链淀粉的水溶性是大于支链淀粉的,而这位学生 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用心,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螺旋状的直链淀粉圈内, 羟基已经形成了分子内的氢键,其水溶性不可能大于支链淀粉,于是他在做毕 业论文时,刻苦研究,最终证实了自己观点的正确。 授课过程中,还可适当介绍有关有机化学的重大发现或重大事件,以激发 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比如在讲解对映异构体生理活性时,可以介绍止吐药 沙利度胺在欧洲上市短短不到 4 年的时间里,导致 1.2 万名新生儿畸形,让学 生充分

4、体会到药学研究的重要责任与使命。 2.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讲课时要注意将有机化学理论和药学专业特点结合在一起,使讲课内容更 加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化学反应时可以给学生介绍该反应在药物方面的应用。比如羧酸衍生 物这一章,由于化学反应非常多,单纯地讲理论会使讲课内容显得枯燥无味, 所以应补充介绍这些反应在药物合成上的应用实例。又如讲酯化反应时,可以 补充介绍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贝诺脂的合成。阿司匹林与扑热息痛进行酯化 反应,生成贝诺脂,既具有很好的解热镇痛抗炎的药效,又降低了药物的刺激 性;讲酯水解反应活性时,可以利用麻醉药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和丁卡因的 作用时间长短,说明空间位阻与

5、药效的关系;讲解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反应活性 次序时,可利用利多卡因(酰胺)的麻醉时间是普鲁卡因(酯)的 29 倍, 说明酰胺的稳定性大于酯类;在讲解立体结构与对分子性质的影响时,可以介 绍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优势构象与溶解性的差异之间的关系;讲有机化合物结 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时,可以补充介绍物质的酸碱性在中药成分提取分离中的 应用;在讲生物碱时,可以介绍生物碱的结构特点对碱性强弱的影响,并简要 介绍如何利用该原理对中草药中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由此,可以增强学 生学习有机化学的趣味性。 3.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大学生已经具有非常强的自学能力,同时又具有年轻人争强好胜的心理, 可以利用他们的这

6、种特点,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的主观能 动性。例如提前将一些章节的重点划给学生,让他们提前。在下一次课堂 上,让学生尝试着上讲台当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向同学讲述该内容,再让其他 学生补充,让学生间展开竞赛,并进行评比。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并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比如讲实 验课时,可以以实验台布局划分实验小组(8 人为一个学习讨论小组),各小 组在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并写好预习提纲,做到心中有数。实验课中,任课 教师随机抽查预习情况,并指定某实验小组中的一名学生(可由实验小组推荐 产生)进行实验讲解和仪器安装,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也可对

7、其进行质疑 和解答,最后由带教教师点评。有了这一前体模式,1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 用,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令人振奋。 二、注重教学方法 1.类比式教学法 有机化学反应非常多而且理解时比较抽象,但是系统性很强。所以在教学 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运用类比法进行教学。类比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将相似的化 合物、化学反应进行比较,突出它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以及相互联系;另一类 是与日常事物进行比较,使抽象的事物便于理解和记忆。 比如讲羧酸衍生物这一章节时,如果将每类衍生物都按照结构、性质、化 学反应这一顺序一一介绍,会使学生觉得内容非常多,学习起来费力,而且学 完之后又常常会把内容记混淆。但是如果一开始就先把酰氯

8、、酸酐、脂、酰胺 这四类衍生物一起提出来进行比较,依次分析它们的结构特征,再由结构特征 推断出它们的反应活性从酰氯到酰胺依次降低这一特点,然后根据这一特点介 绍各类反应,就使得整个章节内容紧凑,系统性条理性比较强,便于学生理解 和记忆。 再如,学习原子轨道及电子云分布时,可以拿系着绳子的小球的圆周运动 与原子轨道及电子云分布做类比。快速转动的小球在视觉中勾画出了一个圆形 运动轨迹,但某一时刻并不知道小球的确切位置。这个视觉暂留的圆形轨迹就 是小球的运行轨道,这就像电子云一样,虽然人们们并不能确定电子在核外某 一时刻的具体位置,但却可以知道它的运动轨迹。 又如,学习杂化理论时,拿其与日常生活中的

9、酒、水勾兑作类比,所谓 “杂化”就是“混合调匀后均分”,“sp 杂化”就是“一个 s 轨道和一个 p 轨道混合后均分,得到两个等同的 sp 杂化轨道”,就像一份酒与一份水混匀 后均分。2 2.启发式教学法 要想使学生一开始就能积极地跟着教师学习,主动钻研,努力思考,发散 思维,就一定要注重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讲课时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注 意语言的艺术性,提问题一定要引人入胜。在启发学生学习的同时,要让他们 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比如, 丹皮酚可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原因是什么呢?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丹皮酚 的结构和分子内氢键的特点,然后请他们总结一下学

10、习过的结构类似物及其提 取分离方法,由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再如,在讲非苯芳烃这一内容时,我 们可以这样引出问题:是一个五元环和七元环拼合而成的双环化合物,仅有碳 氢两种元素组成,它和萘是同分异构体,按理说它应该和萘一样没有极性,但 事实上分子的偶极矩非常大,这是为什么呢?由此再引出休克尔规则进行讲解, 就会使内容比较生动。 3.归纳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反映有机化学内容多,反应复杂,知识点难于 记忆,容易混淆,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总结归纳,并且要引 导学生业学会运用归纳法,不断总结,找出规律,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比如: 电环化反应中有关立体化学的判定一直是困扰学生的

11、难题,可让学生首先回顾 分子轨道对称性特点,然后再判断是对旋还是顺旋的过程。 4.注重知识点的前后联系 有机化学的内容系统性非常强,许多知识点之间都有联系,有些知识点是 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联系。 在讲授一个知识点时,要点出与后续课程的关系;讲述后续课程时,要及时回 顾所学过的相关课程。例如:讲解不同取代基对苯环上电子云密度的影响时, 可以让学生先回顾取代基对烯键上电子云分布的影响,并指出影响较大的总是 双键末端碳原子(连有供电子基时,双键末端碳上带负电荷,连有吸电子基时, 双键末端碳带正电荷),然后过渡到取代基对共轭烯烃的影响,引出共轭体系 电荷间隔

12、分布的特征,最后点出取代基总是对苯环的邻对位影响最大。再如讲 解单糖的成苷反应,最好引导学生复习回顾一下醛酮与醇生成半缩醛(酮)和 缩醛(酮)的反应,这样会突显出单糖的半缩醛(酮)结构特点及其反应特性。 总之,在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针对药学类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本具 体内容,灵活运用上述各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习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 作用。 参考文献: 1武雪芬等.有机化学实验课改与综合性实验设计的衔接J.新课程研究, 2010,(17). 2周远朋,杨爱萍.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9,(24) 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