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流行性出血热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922144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营管理流行性出血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经营管理流行性出血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经营管理流行性出血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经营管理流行性出血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经营管理流行性出血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营管理流行性出血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营管理流行性出血热课件(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1,流 行 性 出 血 热,慈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胡 云 挺,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2,概述,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鼠为本病主要传染源。 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3,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概念,人被感染是与带有病原体动物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结果,人的感染和流行对病原体长期在自然界中保存不是必要的,这种现象称为自然疫

2、源性。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而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之为自然疫源地。 如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鼠疫等。,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4,发现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后所要开展的有关工作,个案调查 送血清样本,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5,流行性出血热与出血热的关系,流行性出血热是出血热的一种。 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不是一种疾病的名称,而是一组疾病,或一组综合征的统称。这些疾病或综合征是以发热、皮肤和粘膜出现瘀点或瘀斑、不同脏器的损害和出血,以及低血压和休克等为特征的。引起出血热的病毒种类较多,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病毒科(后表)。 目前在我国已发现的有肾综合

3、征出血热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和登革病毒。,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6,人类出血热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7,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是病毒性出血热的一种,该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是经啮齿动物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广,病死率高,危害较大,是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近几年,城乡轻型家鼠型出血热病例有所增加。,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8,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现,据研究,汉坦病毒可能已在老鼠身上存在数千年之久,只是近几十年才被发现。1825年、1913年在俄国的乌兹别克及远东地区就有出血热的记载。19311944年在我国黑龙江、吉林等地

4、的侵华日军中,常发生一种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病死率高达30,被命名为流行性出血热。上世纪50年代,驻朝鲜的美军和我国内蒙古、陕西局部地区也发生过该病。,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9,1978年,韩国学者从汉坦河野生的黑线姬鼠体内分离出一种病毒,命名为汉坦病毒,所致疾病称为姬鼠型或型出血热。1980年,他们又从汉城轻型出血热流行区内的褐家鼠体内分离出一种汉坦病毒,称为汉城病毒,所致疾病称为家鼠型或型出血热,1981年我国学者也分离出这两种病毒,并迅速确定河南、山西、山东等数省有家鼠型出血热。1982年,WHO将流行性出血热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经营管理文档

5、豆丁友情提供,10,病原学,属布尼亚病毒科 Bunyaviridae 的汉坦病毒属,负性单链RNA病毒,圆形或卵圆形,双层包膜,基因RNA可分为三个片段。,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11,病原学,血清学分型,至少可分为11型,前4型经WHO认定: 1型汉滩病毒 野鼠型 Hantann Virus 2型汉城病毒 家鼠型 Seoul Virus 3型普马拉病毒棕背鼠型 Puumala Virus 4型希望山病毒田鼠型 Prospect Hill Virus我国流行的主要是1型和2型,前者毒力强,感染后病情重,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12,病原学,抵抗力: EHFV对乙醚、丙酮、氯仿脂溶剂和去

6、氧胆酸盐敏感,不耐热和酸,560C 30分钟或1000C 1分钟灭活,对紫外线、酒精、碘酒敏感。,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13,发病机理,由于免疫学、免疫病理及病原学研究的进展,认为病毒感染是引起发病的始动环节。,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14,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15,病毒如何致病:,由于病毒本身的作用可直接损害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广泛性的小血管损害,进而导致各脏器的病理损害和功能障碍。 由于病毒在体内复制,病毒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起免疫损伤所致。 此外,由于多器官的病理损害和功能障碍,又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本病的病理过程更加复杂化,因而目前尚不能用

7、一种学说解释全部发病机理。,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16,病理改变,皮肤、粘膜和各系统和组织器官有广泛充血、出血和水肿,严重者伴坏死灶形成。其中以肾髓质、右心房内膜、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最明显,表现为:,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17,病理改变,1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表现内脏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腔内可见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重者血管壁变成网状或纤维蛋白样坏死,内皮细胞可与基底膜分离或坏死脱落。 2多灶性出血 全身皮肤粘膜和器官组织广泛性出血,以肾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右心房内膜下,胃粘膜和脑垂体前叶最明显,发热期即可见到,少尿期最明显。,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

8、供,18,病理改变,3严重的渗出和水肿 病程早期有球结膜和眼睑水肿,各器官、体腔都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积液,以腹膜后、纵隔障、肺及其他组织疏松部最严重,少尿期可并发肺水肿和脑水肿。 4灶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 多数器官组织和实质细胞有凝固性坏死灶,以肾髓质、脑垂体前叶、肝小叶中间带和肾上腺皮质最常见。在病变处可见到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19,临床表现,潜伏期4-46日,一般为1-2周,典型病症中有发热期、低血容量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5期经过,非典型或轻型病列可出现越期现象。 目前,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家鼠型出血热还很严重,而一些老百姓及基层医务人员因对出血热的知

9、识了解不多,常常将出血热误认为感冒或胃肠道疾病。,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20,五期经过(特征),临床表现,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21,*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发热期:*三红:面、颈、胸(酒醉貌) (充血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出血期) *皮肤出血:抓痕样出血、瘀点、瘀斑*粘膜充血水肿:球结膜、口腔粘膜,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22,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23,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24,*1-3天 低血压休克期:*脸色苍白、四肢厥冷、 (休克期) *脉搏细弱、尿量减少,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25,少尿期: *尿毒症:500ml少尿、 (肾衰期) 2000ml

10、 *多尿后期:3000ml 恢复期:发热、出血、尿少开始恢复正常,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27,1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如有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病人,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2发热伴有头痛、眼眶痛、腰痛、全身痛及消化道症状。 3查体时应特别注意充血、水肿、咽部及软腭充血、皮肤瘀点及液下出血点和肾区叩痛等。 4发热病人早期出现尿蛋白阳性而且迅速增加,应按疑似出血热对待。 5血象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对本病诊断有帮助。 6检查血清特异性IgM或双份IgG抗体,或作血液白细胞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可确诊。,早期诊断要点,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28,流行病出血热26例临床特征,经营管理文档

11、 豆丁友情提供,29,以综合治疗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中期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原则“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肾衰,出血。,治疗,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30,治疗,发热期: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预防DIC。 低血压休克期:扩容,纠酸,改善微循环。 少尿期: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及放血疗法,透析疗法。 恢复期:补充营养并逐渐恢复工作。 并发症治疗:防治消化道出血,防治心衰,肺水肿,脑出血,脑水肿等。,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31,预 后,本病病死率差别较大,野鼠型高,家鼠型低;从320%不等,一般平均5%左右。病死率高低不

12、同的原因除与病型不同、轻重有关外,与治疗早晚,措施得当与否有很大关系。 如患者在患病之初自以为是感冒,想“扛”过去,不住院救治或因医生误诊误治,可导致死亡。 死亡原因主要有:休克、肺水肿、心功能不全、尿毒症、腔道大出血以及继发感染等。病后恢复一般较顺利,少数重型病人可在病后遗有腰痛、多尿症状达1年以上。,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32,流 行 病 学,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33,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姬鼠属(主要为黑线姬鼠)、大鼠属(主要为褐家鼠、大白鼠)、鼠(棕背、红背)、田鼠属(主要为东方田鼠)、仓鼠属(主要为黑线仓鼠)和小鼠属(小家鼠,小白鼠)。,经营管理文档

13、 豆丁友情提供,34,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我国已查出30种以上动物可自然携带本病毒,除啮齿动物外,一些家畜也携带EHFV,包括家猫、家兔、狗、猪等,证明有多宿主性。这些动物多属偶然性携带,只有少数几个鼠种从流行病学证明为本病的传染源,其中在我国黑线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城市型(日本、朝鲜)和我国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我国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至于其它携带本病毒的鼠类在流行病学上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35,黑线姬鼠,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36,褐家鼠,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37,传播途径,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

14、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38,感染方式是多途径的,1接触感染 由带毒动物咬伤或感染性的鼠排泄物直接接触皮肤伤口使病毒感染人。 2呼吸道传播 以鼠排泄物尘埃形成的气溶胶吸入而受染。,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39,3消化道感染 经受染鼠排泄物直接污染食物吃后受到感染。最近有报告在实验动物进行经口喂以带EHFV的食物感染成功的例据。 4螨媒传播 我国已查见革螨人工感染后一定时间内可在体内查到病毒,并可经卵传代,从恙螨也可分离到EHFV,因此螨类在本病毒对宿主动物传播中可能起一定作用。,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

15、40,5垂直传播 我国曾报告从孕妇EHF病人流产的死胎肺、肝、肾中查见EHFV抗原,并分离到病毒,及在胎儿上述器官组织查见符合EHF感染引起的病理改变,均表明EHFV可经人胎盘垂直传播。沈阳军区医研所,在自然界捕捉的带毒怀孕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中可发现有类似垂直传播现象。,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41,易感人群,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在野鼠型多为34%以下;但家鼠型疫区隐性感染率较高,有报告为15%以上。 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发病罕见。 病后在发热期即可检出血清特异性抗体,1-2周可达很高水平,抗体持续时间长。,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42,流行特征,经营管理文档 豆丁友情提供,43,病型及地区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其次为欧和非洲,32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疫情最重。 正常人群血清中发现EHF血清型病毒抗体的地区遍及世界各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沿海港口城市的大鼠(多为褐家鼠)自然携带EHFV抗原及/或抗体,表明它们具有世界性分布,特别是在沿海城市大鼠中扩散传播,因此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