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绪论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920011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心绪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发心绪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发心绪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发心绪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发心绪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心绪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心绪论ppt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张云 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发展心理学研究什么?,这个?还是这个?,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简史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进展,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一)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二)什么是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广义:个体发展和种系发展(动物进化和人类进化)人类种族心理的

2、发展:从动物心理 人的心理 (属比较心理学的范畴) 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从原始人心理 现代人心理 (属民族心理学的范畴) 狭义:个体发展人类个体心理的发展: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发展 (即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一)种系发展心理 达尔文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桑代克,巴甫洛夫,柯勒,哈洛 1.种系心理的进化过程(进化标志之一是结构的分化,主要是神经系统的出现。) (1)刺激感应性阶段 (2)感觉阶段 (3)知觉阶段 (4)思维萌芽阶段,二、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一)种系发展心理 2.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1)人类的进化 (2)人类心理的特点 特点:有意识的心理(意识客体和意识自我)社会性心理(区别

3、于原始人)有语言功能的心理(概括、调节行为、传递经验),心理发展是有规律的, 认知:简单、具体性复杂、抽象性 行为:不随意随意(意志行为) 情绪、个性:不分化分化 人的身心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其间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阶段性,因而形成年龄特征。发展心理学正是要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1)人的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 (2)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从阶段看:具体包括婴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 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心理特点看:包括两方面内容和四个方面 两条主线:认知过程和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四个重要方面: 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4、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 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四是言语的发展。,(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三)种系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关系,霍尔的“复演说” 霍尔其人 “复演说” :个体的心理等同于种系的心理。 种系心理:动物原始人现代人 个体心理:胎儿出 生成熟儿童期人类原始的远古时代少年期中世纪青年期比较新近的祖先特征的反映 联系:种系心理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础,但个体心理与种系心理有着质的差异。 个体心理的特点:意识性、社会性、语言性。,学习心理学,尤其是发展心理学,除了将来可以作为一门职业,还可以用来提高自我和自助,更可以应用在家庭教育中。,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5、可以突出地以“WWW”来表示, what(是什么); when(什么时间); why(什么原因)。,1、 描述个体心理发展的普遍行为模式。 2、 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3、 揭示个体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4、 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5、 提出帮助与指导个体发展的具体方法。,(一)发展领域的界定 (二)发展的基本问题 (三)发展的环境 (四)年龄特征,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二)发展的基本问题,尤里布朗芬布伦纳 Urie Bronfenbrenner,从静到动:生态系统论,(三)发展的环境,(四)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年龄特征:在某一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与其他年龄阶段有所不同的一般

6、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点。 1、如何正确理解年龄特征 (1)是某一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典型概括 (2)具有一定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制约性 (3)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是绝对不变的,2、要注意避免: (1)过份强调稳定性,把它看成僵化、绝对的东西,似乎教育只能消极地适应; (2)过分强调可变性,导致“教育万能论” 3、年龄阶段的划分 a、以生理发展作标准; b、以智力发展为标准; c、以个性发展特征划分; d、以主导活动为标准; e、以生活事件作为标准,a、出生前 b、婴儿期(03岁) c、幼儿期(36、7岁) d、童年期(6、711、12岁) e、青少年期少年期(11、1214、15)(青春期)

7、青年初期(14、1517、18) f、成年期成年初期(18、1935岁)(青年后期)成年中期(3560、65岁)(中年期)成年晚期 (60、65岁以后)(老年期),本课程的划分:,4、个别差异,四 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及其主要特点,1、发展的概念发展是指从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成熟、衰老的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它不仅有量的变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不仅指向前推进的过程,而且也指衰退、消亡的变化。,决定人类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促进发展变化的两项重要历程: 1.成熟:成熟是指个人生物方面的发展,成熟的过程有一定计划,是由受孕时父母传给我们的遗传基因所设定的。2.学习:透过学习的历程、经

8、验,使我们在感觉、思想及行为上产生永久性的改变。,我们大多数的能力与习惯,并非单纯的自然蓝图的展现;而是在环境中,与同学、师长及父母互动的过程中,不断的观察他们,从中学习新的情感、新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从经验中学习。 大多数发展的变化是成熟与学习的交互作用。,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一)儿童心理学的先驱 1、古代和中古时期西方的儿童观: 2、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1)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 (2)进化论的影响,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变迁,(1)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夸美纽斯 世界图解 洛克 “白板说” 卢梭 爱弥尔论教育,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 发

9、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天性的 重要性,越来越重视利用儿童心理的特点与规律去教育 儿童。,(2)进化论的影响,在人类的由来和性选择(1871)中,达尔文提出“人猿同祖”,并认为人与动物具有心理上的连续性;动物与人类的表情(1872)则进一步分析了人类与动物表情上的共性和共同的发生根源。,(2)进化论的影响,“尽管人类和高等动物之间的心理差异是巨大的,然而这种差异只是程度上的,并非种类上的。 我们已经看到,人类所自夸的感觉和直觉,各种感情和心理能力,如爱、记忆、注意、好奇、模仿、推理等等,在低于人类的动物中都处于一种萌芽状态,有时甚至处于一种十分发达的状态。” 达尔文,1、 儿童

10、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 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故而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或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 3、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作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他们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 4、儿童是具主体性的人,是在与各种丰富的活动之中不断建构他的精神世界的。,专栏:现代儿童观,5、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6、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 7、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欢和需要探索学习,他们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宝库是其自身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建构。8、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其先天的生理遗

11、传充分赋予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充分发展。9、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索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T. Preyer)出版儿童心理一书,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普莱尔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时间、目的、内容、方法手段、影响),(二)儿童心理学的演变,1、准备时期(19世纪之前):夸美纽斯、卢梭、洛克等 2、形成时期(1882-第一次世界大战):普莱

12、尔、(美)霍尔、杜威、卡特尔、(法)比纳和(德)施太伦等。 3、分化和发展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瑞士)皮亚杰、(美)格赛尔、(奥地利)彪勒夫妇和(法)瓦龙等等。 4、演变和增新时期(二战后),二、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一)霍尔里程碑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二)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 荣格 提出: 前半生与后半生的分期 (成人心理学之父) 重视“中年危机”论述老年心理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三)发展心理学的问世,1、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27年,霍林沃斯(H. Z. Hollingwerth)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是世界

13、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2、1935年,古德伊洛弗(F. L. Goodenough)出版发展心理学一书。 3、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作章名,代替惯用的“儿童心理学”(Child Psychology)。,(四)毕生发展心理学,三、发展心理研究的中国化,中国古代关于毕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的提法 孔子的思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它体现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影响着我国2500多年来对人生发展阶段划分的认识。,心理学的真正源头在哪里?,(一)发展心理学

14、中国化的四个层次,(1)重新验证国外的研究发现; (2)研究国人的重要与特有现象; (3)修改或创立概念与理论; (4)改变旧方法与设计新方法。,台湾大学杨国枢教授,(二)发展心理学中国化的基本途径,1、摄取 2、选择 3、中国化,一、研究体制的进展 (一)研究范围向人生的两极延伸 (二)研究领域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 分化:认知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社会学(社会性发展),发展心理语言学,发展心理生物学,发展心理病理学 综合:形成了一个学科群发展科学,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进展,(三)更加重视应用和实践的研究 如:胎儿发育和优生问题的研究;早期智力和早期教育的研究;中老年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研究;计

15、算机辅助教学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等等。,(一)系统科学原理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思路的生态化取向 (三)重视纵向(或聚合交叉)的研究 (四)研究方式的跨学科与跨文化特点 (五)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六)研究结果的数量化特征,二、研究方法的进展,怎样学习发展心理学?,预测性学习 提问式学习 比较性学习,思考与应用,1、举出一些例子,说明文化(广义的文化或文化的各方面)影响人类发展的方式。 2、学生的同辈团体身份如何影响他/她的入学准备?例如,在当今互联网普及时代的同辈团体,相比起之前的同辈团体,具有什么好处和弊端?,复习题,1、什

16、么是发展心理学? 2、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4、说明遗传、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5、说明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6、说明印刻反应、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7、了解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参考书目,1、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朱智贤、林崇德著,儿童心理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林崇德主编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朱智贤著,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刘金花著,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桑标著,当

17、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7、岳晓东著,少年我心一个心理学者对自我成长的回顾与分析,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 8、蔡蓓英等著,恋上布母猴儿童心理学的故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美) 理查德格里格 / 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 王甦等 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10、(英)朱莉娅贝里曼等著, 陈萍等译, 发展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1、(英)彼得史密斯等著,寇彧等译,理解孩子的成长(第4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12、(美)罗伯特费尔德曼著,苏彦捷等译:,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 13、(美)詹姆斯卢格:人生发展心理学,学林出版社,1996。 14、(瑞士)皮亚杰、英海尔德著,吴福元译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0。 15、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等中文核心刊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