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肛管疾病课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918061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肠肛管疾病课件_1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直肠肛管疾病课件_1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直肠肛管疾病课件_1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直肠肛管疾病课件_1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直肠肛管疾病课件_1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肠肛管疾病课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肠肛管疾病课件_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腹部疾病的护理,第九节 直肠肛管疾病的护理,一、肛裂,定义: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裂开继发感染所形成的慢性溃疡。 多见于青中年 好发于肛管后正中线,病因,直接原因:长期便秘、糞便干结,排便时机械性创伤 肛裂患者恐惧排便,形成恶性循环 粗暴检查可造成肛裂,病理,肛裂多为单发的纵形溃疡。 反复损伤、感染,使基底较硬,肉芽灰白,肛裂下端皮肤因炎症、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发生水肿,形成袋状皮垂,形似外痔,称“前哨痔”。 肛裂上端肛乳头因炎症和纤维变而肥大。 肛裂、前哨痔、肥大肛乳头合称肛裂三联征。,临床表现,典型症状:疼痛、便秘、出血。 体征:肛裂三联征(确诊)。 直肠指诊和肛镜检查应慎用或在

2、局麻下进行。,疼痛,排便时疼痛:如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便后数分钟可缓解 排便后疼痛:再次出现剧痛(由于肛门括约肌痉挛性收缩),可持续半小时到数小时 以上称为肛裂疼痛周期,治疗,非手术治疗:口服缓泻剂,使大便松软、润滑。温水坐浴。扩肛疗法。 手术治疗:肛裂切除术,创面不予缝合,换药至愈合。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护理诊断/相关因素,1、疼痛/与肛周疾病或手术有关。 2、便秘/肛周疼痛惧怕解大便。 3、潜在并发症/尿潴留、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感染。 4、知识缺乏/缺少相关疾病治疗、术后预防复发的知识。,护理措施非手术治疗护理,预防便秘: 调节饮食 定时排便、使用缓泻剂 肛门坐浴:是肛管疾病常用的辅助

3、治疗。作用:增进血运缓解括约肌痉挛清除分泌物方法:温水坐浴水温4046度,23次/日,每次2030分钟。 也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苯扎溴铵溶液坐浴。,护理措施手术治疗护理,术前肠道准备:术前1天进流质,手术当日晨禁食,术前排空大便,必要时术日晨清洁灌肠,以尽量避免术后3日内排便。 术后病情观察 健康教育:术后510日内可行扩肛治疗,二、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定义: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病因,病因:肛窦炎。少数:外伤、肛周皮肤感染。 三阶段:肛窦炎肛管直肠周围炎脓肿,肛窦,分类,肛门周围脓肿:在肛门周围皮下 坐骨直肠窝(间隙)脓肿:在肛提

4、肌以下肛旁间隙 骨盆直肠窝(间隙)脓肿:在肛提肌以上直肠两侧,腹膜返折以下,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坐骨肛管 间隙脓肿,肛旁皮下脓肿,骨盆直肠 间隙脓肿,临床表现,1、肛门周围脓肿 最常见。局部持续性跳痛明显,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全身症状不明显,穿刺可确诊 。脓肿穿破皮肤,形成外瘘或内瘘。 2、坐骨直肠窝脓肿 较常见。全身可发热,畏寒,局部呈持续性胀痛而逐渐加重为跳痛。检查肛周,有红肿、压痛,直肠指检有触痛、波动感,穿刺抽脓确诊。 3、骨盆直肠窝脓肿 位置较深,全身症状更明显而局部症状轻。依靠穿刺抽脓确诊。 4、其它:如直肠后窝脓肿,直肠粘膜下脓肿等,由于位置较深,局部症状不显,诊断较困难。,病案思

5、考,40岁,男性,大便时带脓性粘液和不适已10余天。近5天来有畏寒、高热、头痛,觉肛管内胀痛,排尿困难。诊断为: A.直肠癌 B.坐骨肛管间隙脓肿 C.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D.直肠息肉并感染 E.内痔并感染,治疗,1、未形成脓肿,非手术:抗菌药物热水坐浴局部理疗口服缓泻剂减轻排便时疼痛 2、脓肿确诊,手术切开引流。 手术方法:因脓肿部位不同而各异。表浅者局麻下进行,作肛门周围放射形切口。 坐骨直肠窝脓肿部位较深,切口应距肛缘35厘米,呈弧形,术者手指进入脓腔分开间隔。 骨盆直肠窝脓肿,穿刺定位,穿刺针引导下切开引流,或经直肠切开引流,低位的可在直视下进行,较高时需通过肛镜进行。,护理措施,1、

6、急性期卧床休息。应用抗生素。发病早期、脓肿切开引流后期坐浴。 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便后清洗坐浴。 病情观察: (1)体温 (2)伤口护理,三、肛瘘,定义:肛管或直肠下部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 内口:齿线附近,外口:肛门周围皮肤。,病因,多为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后遗症。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 少数为结核性。,分类,单纯性瘘只有一个瘘管,复杂性瘘有多个外口和瘘管。 外瘘至少有一个外口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内瘘无外口,临床所见90%为外瘘。,瘘道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为低位瘘,以上为高位瘘。,临床表现,症状:外口有脓性分泌物,皮

7、肤瘙痒不适、湿疹。较大较高位的肛瘘,常有粪便或气体从外口排出。 体征:外口乳头状突起,挤压有少量脓液排出。直肠指诊可触及硬结样内口或条索状物,内口有触痛。,辅助检查,肛门镜检查。 探针检查。 染色检查(美兰12ml外口注入,拉出纱布,如染色,即证明有内口存在) 。 碘油瘘管造影。,治疗,瘘管切开术:适用低位肛瘘。底小口大“V”伤口。 肛瘘切除术:适用低位单纯性肛瘘,创面内小外大,一般不缝合,术后坐浴、换药、直至愈合。高位或复杂性肛瘘在手术中要注意保护肛管直肠环,以免术后大便失禁。,治疗,挂线疗法:适用高位单纯性肛瘘。 方法:将探针从外口经瘘管在内口穿出,探针引导一无菌粗丝线或橡皮筋,将此线从内

8、口经瘘管而在外口引出,然后扎紧丝线。 术后热水坐浴,每35天再拉紧一次,一般10 14天橡皮筋脱落。,护理措施,预防便秘 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 肛门坐浴:术前每日1次急性期每日23次术后每次排便后先坐浴,再换药后期每日23次,4、病情观察: 5、尿潴留护理 6、肛门失禁的护理: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躁。局部涂氧化锌软膏。勤换内裤。轻度失禁术后3天做肛门舒缩运动,严重失禁行肛门成形术。,四、痔,定义:痔是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扩张、迂曲所形成的的静脉团。,四、痔,定义:痔是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扩张、迂曲所形成的的静脉团。,致病因素,肛窦、肛腺慢性感染病史静脉丛周围炎 饮酒

9、及辛辣饮食刺激 静脉丛扩张充血 长期腹内压增高病史或职业因素静脉丛扩张充血 直肠局部解剖因素:直肠上静脉丛属门静脉系统,无静脉瓣,又位于门静脉系统最低处,静脉回流困难;直肠上下静脉丛壁薄、位置表浅,且缺乏周围组织支持,易形成静脉扩张。,内痔:最多见,齿状线以上直肠上静脉丛,外痔:齿状线以下 直肠下静脉丛,混合痔:直肠上下静 脉丛吻合处,分类,齿状线解剖及临床特点,(一)内痔:3、7、11点,内痔,内痔分为四度,度 (图示)痔核较小,不脱出,以便血为主 (肛镜下所见),度 (图示) 痔核较大,大便时可脱出肛外,便后可自行回缩,度 (图示) 痔核更大,大便时痔核脱出肛外 ,需用手辅助方可回纳,(二

10、)外痔,1、单纯性外痔 异物感 2、血栓性外痔 多因静脉栓塞或破裂,血液凝结成块。剧烈疼痛是特点,肿块短期增大。 3、结缔组织外痔 是肛缘皮肤皱折变大,内有结缔组织增生,血管少,无曲张静脉。偶有瘙痒感,炎症时可疼痛。,血栓性外痔,(三)混合痔,同时有两者的特点,混合痔,护理评估,(一)健康史: 1.解剖因素:长期站、坐 2.腹内压增高 3.其他:饮食习惯,内痔 1.无痛性间歇性便后鲜血 2.内痔脱出 3.瘙痒 4.疼痛 外痔 1. 多无症状 2.血栓性外痔可有剧烈疼痛,(二)身心状况,(三)诊断检查,1.视诊: 2.肛门镜检查,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保持大便通畅,热水坐浴

11、,肛管内用栓剂。血栓性外痔热敷、外敷消炎止痛药,内痔脱出手法复位。 (2)硬化剂注射:适用一二期内痔。常用硬化剂有5%鱼肝油酸钠、5%石炭酸植物油等。 (3)胶圈套扎法:适用于一、二、三内痔。将特制胶圈套在痔根部,使痔缺血、坏死、脱落。,注射疗法,内痔胶圈套扎术,器械套扎法,治疗原则,2、手术疗法 (1)痔切除术 齿线上粘膜缝合,皮肤切口敞开。 (2)痔环状切除术 手术借助长812cm有炳软木园柱,插入肛门将痔拖出切除,间断缝合内外创缘。容易感染,术后需定期扩肛。 (3)外痔血栓剥离术 局麻放射状切开皮肤取栓,术后敞开伤口,换药至愈合。,护理措施,1、非手术治疗护理 预防便秘 肛门坐浴 内痔脱

12、出:及时复位,水肿者50%硫酸镁湿敷,2、手术前准备:肠道准备 1、手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2)疼痛护理 疼痛原因:肛管括约肌痉挛、肛管填塞敷料过紧 护理方法:应用止痛剂,放松填塞物,降低伤口张力。,(3)尿潴留的观察和护理:可针刺镇痛、热敷按摩、诱导排尿,无效时可导尿。 (4)饮食管理:术后3日内流质,以后无、少渣。 (5)控制排便:术后48小时内服阿片酊减少肠蠕动。控制排便,3天内避免大便。有便秘服液体石腊,但禁忌灌肠。,(6)温水坐浴:便后换药前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 (7)预防并发症 肛门括约肌松弛:术后3天肛门肌肉收缩舒张运动。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天,肛指扩肛。,复习题,1、36岁,男性,无痛性便血后滴鲜血6月。查体肛门无异常,直肠指检未触及明显包块,有鲜血。肛镜见截石位7点处有一暗紫色圆形肿物,质柔软。最可能诊断为: A.外痔 B.内痔 C.混合痔 D.直肠癌 E.直肠息肉,2、男,55岁。肛门附近皮肤反复破溃溢脓达2年余。体检发现右侧距肛门约4cm处有一乳头状突起,挤压后有少许脓液排出。最可能诊断为: A.肛周脓肿 B.内痔 C.直肠癌 D.肛瘘 E.盆腔脓肿,直肠肛管检查时膝胸位最常用,适用于一般病人的短时间检查;左侧卧位适用于年老体弱或重病病人;截石位适用于肛门手术;蹲位适用于检查内痔、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