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考点过关专题训练:考点15 反比例函数(含解析)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57904168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考点过关专题训练:考点15 反比例函数(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考数学考点过关专题训练:考点15 反比例函数(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考数学考点过关专题训练:考点15 反比例函数(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考数学考点过关专题训练:考点15 反比例函数(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考数学考点过关专题训练:考点15 反比例函数(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考点过关专题训练:考点15 反比例函数(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考点过关专题训练:考点15 反比例函数(含解析)(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考点 1515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121 小题)小题)1(玉林)等腰三角形底角与顶角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A正比例函数B一次函数 C反比例函数D二次函数【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可得答案【解答】解: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y,顶角为 x,由题意,得y=x+90,故选:B2(怀化)函数 y=kx3 与 y=(k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ABCD【分析】根据当 k0、当 k0 时,y=kx3 和 y=(k0)经过的象限,二者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解答】解:当 k0 时,y=kx3 过一、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 y=过一、三象限,当 k0 时,y=kx3 过

2、二、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 y=过二、四象限,B 正确;故选:B3(永州)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y=(b0)与二次函数y=ax2+bx(a0)的图象大致是( )ABCD【分析】直接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得出 a,b 的值取值范围,进而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A、抛物线 y=ax2+bx 开口方向向上,则 a0,对称轴位于 y 轴的右侧,则a、b 异号,即 b0所以反比例函数 y=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错误;B、抛物线 y=ax2+bx 开口方向向上,则 a0,对称轴位于 y 轴的左侧,则 a、b 同号,即b0所以反比例函数 y=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

3、,故本选项错误;C、抛物线 y=ax2+bx 开口方向向下,则 a0,对称轴位于 y 轴的右侧,则 a、b 异号,即b0所以反比例函数 y=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D、抛物线 y=ax2+bx 开口方向向下,则 a0,对称轴位于 y 轴的右侧,则 a、b 异号,即b0所以反比例函数 y=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4(菏泽)已知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 y=bx+a 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BCD【分析】直接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得出 a,b,c 的取值范围,进而利用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

4、质得出答案【解答】解: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开口向上,a0,该抛物线对称轴位于 y 轴的右侧,a、b 异号,即 b0当 x=1 时,y0,a+b+c0一次函数 y=bx+a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 y=的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故选:B5(大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 y=和 y=kx3 的图象大致是( )ABC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特点,k0,所以分 k0 和 k0 两种情况讨论当两函数系数 k 取相同符号值,两函数图象共存于同一坐标系内的即为正确答案【解答】解:分两种情况讨论:当 k0 时,y=kx3 与 y 轴的交点在负半轴,过一、三、四象

5、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当 k0 时,y=kx3 与 y 轴的交点在负半轴,过二、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选:B6(香坊区)对于反比例函数 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2,1)在它的图象上B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C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D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用排除法解答【解答】解:A、把点(2,1)代入反比例函数 y=得1=1,故 A 选项正确;B、k=20,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故 B 选项正确;C、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故 C 选项错误;D、当 x0 时,y 随 x 的增

6、大而减小,故 D 选项正确故选:C7(衡阳)对于反比例函数 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B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C图象经过点(1,2)D若点 A(x1,y1),B(x2,y2)都在图象上,且 x1x2,则 y1y2【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k=20,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B、k=20,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C、=2,点(1,2)在它的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D、点 A(x1,y1)、B(x2、y2)都在反比例函数 y=的图象上,若 x1x20,则y1y2

7、,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8(柳州)已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Aa2 Ba2Ca2Da=2【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 k 是常数,不能等于 0 解答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20,解得:a2,故选:C9(德州)给出下列函数:y=3x+2;y=;y=2x2;y=3x,上述函数中符合条作“当 x1 时,函数值 y 随自变量 x 增大而增大“的是( )A B C D【分析】分别利用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y=3x+2,当 x1 时,函数值 y 随自变量 x 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错误;y=,当 x1 时,函数值

8、y 随自变量 x 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错误;y=2x2,当 x1 时,函数值 y 随自变量 x 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正确;y=3x,当 x1 时,函数值 y 随自变量 x 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正确;故选:B10(嘉兴)如图,点 C 在反比例函数 y=(x0)的图象上,过点 C 的直线与 x 轴,y轴分别交于点 A,B,且 AB=BC,AOB 的面积为 1,则 k 的值为( )A1B2C3D4【分析】根据题意可以设出点 A 的坐标,从而以得到点 C 和点 B 的坐标,再根据AOB 的面积为 1,即可求得 k 的值【解答】解:设点 A 的坐标为(a,0),过点 C 的直线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

9、点 A,B,且 AB=BC,AOB 的面积为 1,点 C(a,),点 B 的坐标为(0,),=1,解得,k=4,故选:D11(温州)如图,点 A,B 在反比例函数 y=(x0)的图象上,点 C,D 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ACBDy 轴,已知点 A,B 的横坐标分别为 1,2,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则 k 的值为( )A4B3C2D【分析】先求出点 A,B 的坐标,再根据 ACBDy 轴,确定点 C,点 D 的坐标,求出AC,BD,最后根据,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即可解答【解答】解:点 A,B 在反比例函数 y=(x0)的图象上,点 A,B 的横坐标分别为1,2,

10、点 A 的坐标为(1,1),点 B 的坐标为(2,),ACBDy 轴,点 C,D 的横坐标分别为 1,2,点 C,D 在反比例函数 y=(k0)的图象上,点 C 的坐标为(1,k),点 D 的坐标为(2,),AC=k1,BD=,SOAC=(k1)1=,SABD=(21)=,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解得:k=3故选:B12(宁波)如图,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与函数 y=(k10,x0),y=(k20,x0)的图象分别相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右侧,C 为 x 轴上的一个动点,若ABC 的面积为 4,则 k1k2的值为( )A8B8C4D4【分析】设 A(a,h),B(b,h

11、),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出ah=k1,bh=k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 SABC=AByA=(ab)h=(ahbh)=(k1k2)=4,求出 k1k2=8【解答】解:ABx 轴,A,B 两点纵坐标相同设 A(a,h),B(b,h),则 ah=k1,bh=k2SABC=AByA=(ab)h=(ahbh)=(k1k2)=4,k1k2=8故选:A13(郴州)如图,A,B 是反比例函数 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两点,且 A,B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 2 和 4,则OAB 的面积是( )A4B3C2D1【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及 A,B 两点的横坐标,求出 A(2,2)

12、,B(4,1)再过 A,B 两点分别作 ACx 轴于 C,BDx 轴于 D,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 k 的几何意义得出 SAOC=SBOD=4=2根据 S四边形 AODB=SAOB+SBOD=SAOC+S梯形 ABDC,得出 SAOB=S梯形 ABDC,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出 S梯形 ABDC=(BD+AC)CD=(1+2)2=3,从而得出 SAOB=3【解答】解:A,B 是反比例函数 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两点,且 A,B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 2 和 4,当 x=2 时,y=2,即 A(2,2),当 x=4 时,y=1,即 B(4,1)如图,过 A,B 两点分别作 ACx 轴于 C,BDx 轴

13、于 D,则 SAOC=SBOD=4=2S四边形 AODB=SAOB+SBOD=SAOC+S梯形 ABDC,SAOB=S梯形 ABDC,S梯形 ABDC=(BD+AC)CD=(1+2)2=3,SAOB=3故选:B14(无锡)已知点 P(a,m),Q(b,n)都在反比例函数 y=的图象上,且a0b,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m+n0Bm+n0Cmn Dmn【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y=的 k=20,图象位于二四象限,a0,P(a,m)在第二象限,m0;b0,Q(b,n)在第四象限,n0n0m,即 mn,故 D 正确;故选:D15(淮安)若点 A(2,3)在反比例函数 y

14、=的图象上,则 k 的值是( )A6B2C2D6【分析】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答案【解答】解:将 A(2,3)代入反比例函数 y=,得k=23=6,故选:A16(岳阳)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 y=x2与反比例函数 y=(x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两个函数图象上有三个不同的点 A(x1,m),B(x2,m),C(x3,m),其中 m为常数,令 =x1+x2+x3,则 的值为( )A1BmCm2D【分析】三个点的纵坐标相同,由图象可知 y=x2图象上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则x1+x2+x3=x3,再由反比例函数性质可求 x3【解答】解:设点 A、B 在二次函数 y=x2图象上,点 C 在反比例函数

15、 y=(x0)的图象上因为 AB 两点纵坐标相同,则 A、B 关于 y 轴对称,则 x1+x2=0,因为点 C(x3,m)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 x3=x1+x2+x3=x3=故选:D17(遵义)如图,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在坐标原点,OAB=30,若点 A 在反比例函数 y=(x0)的图象上,则经过点 B 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Ay=By=Cy=Dy=【分析】直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进而得出 SAOD=2,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 B 作 BCx 轴于点 C,过点 A 作 ADx 轴于点 D,BOA=90,BOC+AOD=90,AOD+OAD=90,BOC=OAD,又BCO=ADO=90,BCOODA,=tan30=,=,ADDO=xy=3,SBCO=BCCO=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