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语文复习全优课堂专题2-考点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882194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语文复习全优课堂专题2-考点2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19语文复习全优课堂专题2-考点2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19语文复习全优课堂专题2-考点2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19语文复习全优课堂专题2-考点2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19语文复习全优课堂专题2-考点2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语文复习全优课堂专题2-考点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语文复习全优课堂专题2-考点2(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二 情节结构,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阅读小说,既要紧紧抓住某个事件,同时,也要注意事件的曲折跌宕。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也往往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题目。常考查两种题型:情节梳理型、情节作用型。,情节是小说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有的小说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前者多为对故事背景的交代,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后者多为对故事或人物的后续交代。对梳理概括小说情节的考查主要是从分析作品结构来入手的,这要求考生既要注意小说的整体构思、

2、贯穿线索,又要注意各个段落以及各段内部层次之间的关系。,高频微考点一 情节梳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蓑 衣 张 炜 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遗留在田埂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往一边看了看,达子的脚

3、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达子蹲下来,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了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

4、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的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 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田野里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也跑回家了。 她回到田里来时,披了一件蓑衣。这件蓑衣很旧了,可是还能遮雨。别人都穿了塑料雨衣,戴了斗笠。那雨衣有蓝的、红的,还有淡黄的,迷茫的雨雾里望去,多么好看啊。邻地的达子

5、穿得更高级一点:军用雨衣。 小格有些不好意思了。,她蹲在田埂上做活,一低头就能看见蓑衣襟上粗粗的草绳儿结。她在心里恨起自己来:怎么就穿了它来!可是她心里明明知道:家里没有雨衣,只有一把塑料雨伞 达子向这边望着,好长时间也没动一下。 他看到千万条雨丝洒向她的蓑衣,蓑衣的毛儿拄着,在雨丝中轻轻弹动着。有时候小格站起来,那球成一团的蓑衣立刻放展开来,似一件草做得漂亮的披风。蓑衣毛儿又多又规整,都朝一个方向斜着她在田埂上走着,像个穿着斗篷的将军,挺拔而洒脱。他禁不住喊了一声: “小格”,小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伏的。达子好像看到她那被蓑衣遮住一边的脸庞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的颜

6、色。 天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的人们开始收工了。 小格将草叶捆到一起,提起来往回走去。田头小路上的人很多,各种雨衣摩擦着,发出声音。人们高声地谈笑着,议论庄稼,也议论人。小格默默地往前走去,一次也没有回头。 可是有几个老头子谈论起她的蓑衣了:“蓑衣这东西好!我过去夜里看秋、雨天排涝,都穿蓑衣!蓑衣比塑料雨衣可好,它又能遮雨又能当草荐子铺,穿到身上人也暖和。”“哎哎,一时一兴,自从兴了塑料雨衣这洋玩意儿,蓑衣你贵贱也买不着了蓑衣好!蓑衣好!”,第二天早晨,小格很早就来到了自己的田里。 这片土地变得漂亮了,耕过,耙过,就像蓬乱的头发被耐心地梳理过一样达子的头发倒变得蓬乱了,正在他的地上忙着

7、。 小格知道这是达子的小拖拉机耕的。她问:“达子,你一夜都守在这地里吗?” “一夜刚好耕完。” “啊达子!” 小格想:这土地要让我一个人用锹翻,不知要多少天呢!她心里感激达子,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她很想说,雇拖拉机的钱两家一起拿吧!但她就是说不出口。她怕达子笑话她小气,达子有钱呢雇拖拉机这点钱,在他看来算不了一回事。,她在靠近他的地边上做着活儿。 达子忙了一会儿,伸着懒腰走过来。她注意地瞥了瞥他的鞋子:老鹰上沾了稀泥。他说:“趁着土湿,今天就把种播上吧嘿嘿!明天地里就没活儿了,真棒!” 小格问:“没活了再做什么?” “驾上我的轻骑!” 小格不作声了。 “你做什么?” “我”小格轻轻咳了一声,

8、“不做什么。” “你编蓑衣吧!” 小格恼恨地看了他一眼。,达子的脸有些红,微皱着眉头说:“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真的!你没听老人们说到处买不到蓑衣吗?你编吧,会赚钱的,芦青河湾那儿一片一片蓑衣草” “哼,鬼主意”小格将身子转向一边。 达子失望地看了她一眼,接着嘴角挂上了一丝笑容:“你不懂信息明白了吗?明年我准备好好研究一下信息” 小格笑了。 夜晚,月亮很早就升起来了。小格在里屋坐了一会儿,听到院子里有露水滴落的声音,就走了出来。,大地朦朦胧胧,一片白色。她觉得心上不知怎么热乎乎的,很想往远处走一走走着走着,她的脚步急了起来;再后来她听到河水的声音了。 她来到芦青河湾了。 月光下,河湾的浅水处一片

9、油绿。那柔软细长的草叶儿像人工整出的一般齐,一般好,茂盛极了。 “啊!蓑衣草多么好的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 1984年11月 (选自张炜中短篇小说年编采树鳔,有删改),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_ _ 【答案】贝尔蒂俘敌(开端)贝尔蒂护俘(发展)贝尔蒂被俘(发展)贝尔蒂脱险(高潮)贝尔蒂赴死(结局)。 【解析】题干已明确本题属于“情节梳理题”,并且还明确了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即采用“人物(贝尔蒂)情节”的形式。小说很明显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形式行文的,所以要先依据这个思路划分段落切分层次,再结合第一步“人物情节”的要求,从而得出答案。,【参

10、考答案】 抵触恼怒感动感激欣赏。,梳理情节三方式 1根据结构来梳理。 可以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划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按故事发展可概括为:背景(引子)护送(开端)受伤(发展)报仇(高潮和结局)。 2根据场面来梳理。 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不同时间里人物活动的场所。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可按照林冲活动的地点概括情节: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0,3根据线索来梳理。 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个人、某种事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11、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高考考查的小说,往往内容简单,线索也趋向于单线式结构。围绕小说中的某一线索进行概括,如鲁迅的小说故乡,按地点线索可概括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按人物线索可概括为: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按时间线索可概括为: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答题模板 模板一: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了事情。 模板二: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 模板三:小说的主要情节有:,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 这是1944年的8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在一家咖啡馆里,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脑后忽然

12、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随即有人大声命令道:“霍夫曼少校,举起你的手来。” 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挎在腰间的手枪被抽走,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羞,原来,刚才顶着自己的并不是枪,仅仅是一柄铲子,而俘虏他的人竟是贝尔蒂他的房东。,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他对贝尔蒂一家还算客气,不过,那更是一种骨子里的轻蔑。此刻,望着霍夫曼疑惑不解的样子,贝尔蒂自豪地说:“我们起义了,全城都解放了,现在,我要把你押送到战俘营里。” 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这时贝尔蒂的邻居迈尔迎面过来,冲上前对着霍夫曼就是一口黏痰。霍夫曼不动声色地擦掉脸上的黏痰,然后傲慢地说:“先生,你太没有风度了。作为

13、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我鄙视你。”迈尔听了暴跳如雷,挥舞着拳头要上前揍他,更有几个围观的人大叫起来:“扒了他的衣裳,用石块砸死这个德国佬。”,贝尔蒂死命拉住迈尔,又对众人说:“他是一个俘虏,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是让法律来审判他吧。”霍夫曼听了。对贝尔蒂微微弯腰,说:“谢谢。” 贝尔蒂呵斥道:“收起你那一套吧。你一个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刽子手,有何风度、尊严可言?” 霍夫曼被关进了战俘营。谁知刚过去几个小时,这座城市又被德军重新占领,然后,大伙像猪羊一样全被赶到广场上。 霍夫曼和其他俘虏自然得到了解救,他们趾高气扬地走到大伙面前,挨个指认几个小时前俘虏他们的人。 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那人就会被

14、粗暴地强拉出来当众杀死。,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他一双狼似的眼睛从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上扫过。没有人能忍受他的目光,大家不得不低下头,只有一双眼睛避也不避,那人正是贝尔蒂。 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轻声说:“你维护了我的尊严,现在,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说着,径直走过贝尔蒂的面前。 贝尔蒂得救了。虽然他不怕死,但活着毕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他从心底里暗暗感谢霍夫曼。 就在这时,听到霍夫曼锐声叫了起来:“俘虏我的人就是他,给我毙了他。”随着一声惊恐的叫声,早有两个如狼似虎的德国军人冲过去,揪出迈尔。,德国人的手指不由分说地搭上了扳机,迈尔早就吓瘫了,面无人色,连裤子都湿了一大片。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

15、际,有人大叫起来:“霍夫曼,你认错人了,俘虏你的人不是他,而是我。”所有人全惊呆了,霍夫曼更是大吃一惊,大叫的人是贝尔蒂。 霍夫曼一下子语无伦次起来:“贝尔蒂先生,你这是怎么了?你头昏了吗?” 贝尔蒂从队列中笔直地走出来,一脸平静地说:“霍夫曼先生,你怎么可以泄私愤呢?你所谓的风度呢?”,霍夫曼大脑里一片糨糊,摇着头呻吟着说:“贝尔蒂先生,你这是开玩笑吧?明明是这个可恶的人俘虏我的嘛” 贝尔蒂口齿分外清晰、分外响亮地说:“霍夫曼先生,请以你一向引以为豪的尊严起誓,俘虏你的人到底是谁?” 霍夫曼一下子脸如死灰,无力地问道:“为什么?你这是为什么?”贝尔蒂微笑着说:“在我们心目中,尊严和风度的重量绝不比你们轻,甚至比生命还要重。” 枪响了,贝尔蒂倒了下去。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 (有删改),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_ _ _ 【答案】贝尔蒂俘敌(开端)贝尔蒂护俘(发展)贝尔蒂被俘(发展)贝尔蒂脱险(高潮)贝尔蒂赴死(结局)。 【解析】题干已明确本题属于“情节梳理题”,并且还明确了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即采用“人物(贝尔蒂)情节”的形式。小说很明显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形式行文的,所以要先依据这个思路划分段落切分层次,再结合第一步“人物情节”的要求,从而得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