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古诗鉴赏公开课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882084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古诗鉴赏公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复习-古诗鉴赏公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复习-古诗鉴赏公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复习-古诗鉴赏公开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复习-古诗鉴赏公开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古诗鉴赏公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古诗鉴赏公开课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复习高三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指导(一)公开课教案古代诗歌阅读指导(一)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5 年 3 月 27 日星期五上午第四节 地点:高三(6)班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古代诗歌的句法;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魅力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先讲授例题,再由学生做练习,后由教师讲评;重视学生限时解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古诗阅读的信心,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点1、读懂诗句 2、作答有法 三、教学难点1、跳过不易理解的字词,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感情。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读懂诗句要领: 1、不能把诗句当做现

2、代汉语的句子来理解。 2、意象的组合,跳跃式的,为了押韵、对仗的需要,可调整语序; 3、划分节奏:音节或意义;五言 23 七言 223 2212 2221 读懂诗歌要领: 1、读懂诗句 2、看懂题目 3、抓住表达感情的字眼,即“诗眼” 。4、结合注解 (二)理解诗句(二)理解诗句 1 1、讲解例子:、讲解例子: 秋兴八首(其一)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 2、限时理解诗句并讲评(、限时理解诗句并讲评(2 2 分钟)分钟) 20122012 年高考题:(三)

3、古代诗歌阅读(年高考题:(三)古代诗歌阅读(6 6 分)分) 望江南 宋李 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 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 卷二十五) 注玉花:喻雪花。 (三)分析高考考点(三)分析高考考点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考试说明考试说明鉴赏评价:能力层级鉴赏评价:能力层级 D D (1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学生限时

4、做题并讲评(四)学生限时做题并讲评(每题(每题 6 6 分钟)分钟)1 1、20132013 年高考题:古代诗歌阅读(年高考题:古代诗歌阅读(6 6 分)分)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 分)【考查对语言的理解】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 分)【考查对诗歌 情感的理解】(1) 【要点】 “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 机,增

5、强了诗的韵味。【答题思路:写了什么表现事物怎样】 (2)【要点】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 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答题思路:写了什么表达什么感情】 2 2、20142014 年高考题:古代诗歌阅读(年高考题:古代诗歌阅读(6 6 分)分) 双调蟾宫曲自乐 孙周卿 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 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垮,山外晴霞,山下人家。(选自太平乐府 )【注】草团标:茅屋。 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

6、,小股水流 (1)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分)1、 【考查对 语言的理解】 答:答: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无处不在;【写出了作者的生活环境、日常生活都离不开 “山” ;】 突出了作者的生活充满自然情趣; 作者山居生活的自乐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表现了作者的自得其乐之情】 【答题思路:写了什么表现事物的怎样表达什么感情】 (2) “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 (王维鸟鸣涧 )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 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 分) 【考查诗句的理解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答:答:(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

7、地发出声响) ; 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 (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 【答题思路:指出表达技巧名称表现事物怎样】 (五)小结(五)小结: 根据诗句意象组合这一特点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其实并不难,特别是高考的古诗,都 是浅易的,同学们要有信心。 答题要对题作答,要从内容切入,由内容到感情,涉及表达技巧时,要加入手法名称。(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1、识记读懂诗歌要点 2、复习今天所讲三道高考原题 3、完成课后练习 (七)板书设计:(七)板书设计:古代诗歌阅读指导(一) 一、读懂诗句 :意向的组合 二、作答有法 :写了什么表现事物的怎样表达什么感情手法名称表现事物怎样(

8、或表达什么感情) (七)补充练习(另附)(七)补充练习(另附) (八)课后反思:(八)课后反思: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 分) (2009 年)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miao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 分) 答:()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 分) 答:答:(1)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鹜“残” 、雁“断” 、月“新” 、潮“生”的凄 迷景致,景中寄寓

9、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6.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2010 年)访隐者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1 分)(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 分) 答: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相近的一项是(2 分)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答:1、踏 2、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反、无

10、人 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3、A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 分) (2011 年) 晓至湖晓至湖上上 清清 历鹗历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 (选自清诗选 ) 注 湖:杭州西湖。折:弯曲。景:影。 (1)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 (3 分) (2)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3 分) (1)喜爱幽静;“人意静” “寒雾生”等。亲近自然:“临水” 、 “稍见初日开”等。 向往自由:“学野凫” “ 逐清

11、景”等自由暂且不可得的惆怅:“安得” 。 (2)答题要点: 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对偶:以“折苇”对“遥山” ,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 合;节奏优美,意境深阔、淡雅。(九)补充知识点:诗歌鉴赏要点(九)补充知识点:诗歌鉴赏要点 1、读懂诗句:不能把诗句当做现代汉语的句子来理解。、读懂诗句:不能把诗句当做现代汉语的句子来理解。 意象的组合,跳跃式的,为了押韵、对仗的需要,可调整语序;意象的组合,跳跃式的,为了押韵、对仗的需要,可调整语序; 划分节奏:音节或意义;五言划分节奏:音节或意义;五言 23 七言七言 2

12、23 2212 2221 2、诗歌的主旨:抒情或表达思想、诗歌的主旨:抒情或表达思想 3、理解诗歌主旨:抓住诗眼,即能表达诗歌感情的字眼、理解诗歌主旨:抓住诗眼,即能表达诗歌感情的字眼 4、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创作手法):直抒胸臆、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创作手法):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怀古(咏史)抒情怀古(咏史)抒情 用典抒情用典抒情 5、创作手法:、创作手法:- 衬托衬托 象征象征 对比对比 6、诗句的表达方式:描写、叙述、抒情、议论、诗句的表达方式:描写、叙述、抒情、议论 7、描写对象:景物、描写对象:景物 人物人物 8、写景的方法:动静结合、写景的方法:动静结合

13、有声有色有声有色 远近高低结合远近高低结合 虚实结合虚实结合 9、写景的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写景的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 10、写景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写景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11、写人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写人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 12、句法:对偶(句子结构相似)、句法:对偶(句子结构相似) 对仗(词语相对)对仗(词语相对)20122012 年高考题:(三)古代诗歌阅读(年高考题:(三)古代诗歌阅读(6 6 分)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 分) 望江南 宋李 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

14、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 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 卷二十五) 注玉花:喻雪花。 (1)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 ,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3 分) 【考查表达技巧】 【要点】 “箬笠” 、 “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 “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 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 “但”字写出了钓翁心无旁骛。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3 分) 【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要点】后阙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

15、在的生活的倾慕之情。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 “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 “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 “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与欢乐。(三)学生限时练习并讲评(三)学生限时练习并讲评 1 1、20132013 年高考题:古代诗歌阅读(年高考题:古代诗歌阅读(6 6 分)分)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 分)【考查对语言的理解】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 分)【考查对诗歌 情感的理解】答:(1) 【要点】 “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 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2)【要点】颈联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