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工作专题培训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787934 上传时间:2017-08-0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字工作专题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文字工作专题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文字工作专题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文字工作专题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文字工作专题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字工作专题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字工作专题培训(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万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文字工作专题培训讲义 -通知、通报、函,2011年*月*日,一、通 知,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一)通知的特点,1使用范围广。在各种法定公文中,通知的使用范围最广。 2使用频率高。 3时效性强。通知对时效性具有严格要求,它所传达的事项,往往要求受文者及时知晓或迅速办理。,(二)通知的种类,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六大类: 1.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行政规章制度及党内规章制度。 2.批转性通知:用于

2、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 3.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二)通知的种类,4.指示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指示下级机关如何开展工作。 5.任免性通知:用于任免和聘用干部。 6.事务性通知:用于处理日常工作中带事务性的事情,常把有关信息或要求用通知的形式传达给有关机构或群众。,(三)通知的使用范围,通知的应用极为广泛。下达指示、布置工作、传达有关事项、传达领导意见、任免干部、决定具体问题,都可以用通知。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可以用通知;平行机关之间有时也可以用通知。,(四)通知的写法要求,通知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

3、在学校、单位、还有公共场所都可以看到。通知的类型也很多,上级对下级的某项工作的要求和安排叫指示性通知。 这种通知要注意把要求和措施部分交待清楚,可以分条也可用小标题的形式,这样才能便于下级执行。会议性的通知大家都见过,一般就是目的、会议的名称、内容、参加人员、会议时间、地点等,要注意的是要把这些写正确,通知错时间地点就是你的失职了。通知还有批转性通知、转发性通知,这类的通知就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就是要简明扼要,直接陈述事宜即可。,(四)通知的写法要求,有很多通知滥用介词,从而造成文题不通。比如“有关”还有“关于”,通知的事由一般都用关于,而有关就缩小了文题的内容含义,自然也就显得我们的水平

4、太低了,还有要明确上下级的关系等等,写篇好的公文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由于通知的功能多,种类多,写法彼此有较大的区别,我们在分类时已经有意识地对各种不同通知的写法作了一些介绍,这里只能概括介绍一些通知写作的基本方法。,1.通知标题和主送机关 (1)通知的标题 通知的标题一般采用公文标题的常规写法,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用公费变相出国(境)旅游的通知。 也可以省略发文机关,由主要内容+文种组成标题。如关于印发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222号)。,(四)通知的写法要求,(四)通知的写法要求,发布规章的通知,所发布的规章名称要出

5、现在标题的主要内容部分,并使用书名号。 批转和转发文件的公文,所转发的文件内容要出现在标题中,但不一定使用书名号。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四)通知的写法要求,(2)通知的主送机关 通知的发文对象比较广泛,因此,主送机关较多,要注意主送机关排列的规范性。如人事部关于解除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主送机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人事劳动)厅(局)、监察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监察局(室): 由于级别、各称不同,主送机关的称法和排列非常复杂,这个序列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确定下来的。,(四)通知的写法要

6、求,2.通知的正文 (1)通知缘由 发布指示、安排工作的通知,这部分的写法跟决定、指示很接近,主要用来表述有关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 晓谕性的通知,也可参照上述写法。如国务院关于更改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澳门分社名称问题的通知,采用了根据与目的相结合的开头方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采用的是以“为了”领起的“目的式”开头方式。,(四)通知的写法要求,批转、转发文件的通知,根据情况,可以在开头表述通知缘由,但多数以直接表达转发对象和转发决定为开头,无需说明缘由。 发布规章的通知,多数情况下篇段合一,无明显的开头部分,一般也不交代缘由。 (2)通知事项 这是通知的主体部

7、分,所发布的指示、安排的工作、提出的方法、措施和步骤等,都在这一部分中有条理地组织表达。内容复杂的需要分条列款。 晓谕性通知,有时需要列出新成立的组织的成员名单,以及改变名称或隶属关系之后职权的变动等。,(四)通知的写法要求,3执行要求 发布指示、安排工作的通知,可以在结尾处提出贯彻执行的有关要求。如无必要,可以没有这一部分。 其它篇幅短小的通知,一般不需有专门的结尾部分。,二、通 报,通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通报的运用范围很广,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都可以使用。它的作用是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其目的是交流

8、经验,吸取教训,教育干部、职工群众,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一)通报的特点,1告知性。 通报的内容,常常是把现实生活当中一些正反面的典型或某些带倾向性的重要问题告诉人们,让人们知晓、了解。 2教育性。 通报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们知晓内容,它主要的任务是让人们知晓内容之后,从中接受先进思想的教育,或警戒错误,引起注意,接受教训。这就是通报的教育性。这一目的,不是靠指示和命令方式来达到,而靠的是正、反面典型的带动,真切的希望和感人的号召力量,使人真正从思想上确立正确的认识,知道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一)通报的特点,3政策性。 政策性并不是通报独具的特点,其他公文也同样具有这一特点。可是

9、,作为通报,尤其是对表扬性通报和批评性通报来说,在这方面显得特别强一些。因为通报中的决定(即处理意见),直接涉及到具体单位、个人,或事情的处理,同时,此后也会牵涉到其他单位、部门效仿执行的问题。决定正确与否,影响颇大。因此,必须讲究政策依据,体现党的政策。,(二)通报的分类,1表彰性通报。 表彰性通报,就是表彰先进个人或先进单位的通报。这类通报,着重介绍人物或单位的先进事迹,点明实质,提出希望、要求,然后发出学习的号召。,(二)通报的分类,2批评性通报 批评性通报,就是批评典型人物或单位的错误行为、不良倾向、丑恶现象和违章事故等的通报。 这类通报,通过摆情况,找根源,阐明处理决定,使人从中吸取

10、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这类通报应用面广,数量大,惩戒性突出。,(二)通报的分类,3情况通报。 情况通报,就是上级机关把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告知所属单位和群众,让其了解全局,与上级协调一致,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克服存在的问题,开创新的局面。 这类通报具有沟通和知照的双重作用。,(三)通报的结构,1标题。 由制发机关,被表彰或被批评的对象和文种构成。 通常有两种构成形式:通常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少数地方和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集资问题的通报;另外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给不顾个人安危勇于救人的王同志记功表彰的通报。此外,有少数通报的标题是

11、在文种前冠以机关单位名称,如中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通报;也有的通报标题只有文种名称。,(三)通报的结构,2主送机关。 有的特指某一范围内,可以不标注主送机关。 3正文。 表彰(批评)通报正文结构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表彰或批评的原因,即写清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的经过情况,要求用叙述的手法真实客观地反映事实;,(三)通报的结构,第二部分,对所叙述的事实进行准确的分析,中肯的评价,做到不夸大、不缩小,使人们能从好的人和事物中得到鼓舞,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第三部分,一般是对表彰的先进或批评的错误作出嘉奖或惩处。最后还要根据通报的情况,针对现实的需要,发出号召或提出要求。情况通报正文结构一般有两个部分

12、:一是被通报的情况,二是希望和要求。,(四)奖惩性决定与表扬批评性通报的区分,表彰(批评)通报正文结构有三部分:第一部分,说明表彰或批评的原因,即写清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的经过情况,要求用叙述的手法真实客观地反映事实;第二部分,对所叙述的事实进行准确的分析,中肯的评价,做到不夸大、不缩小,使人们能从好的人和事物中得到鼓舞,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第三部分,一般是对表彰的先进或批评的错误作出嘉奖或惩处。最后还要根据通报的情况,针对现实的需要,发出号召或提出要求。 情况通报正文结构一般有两个部分:一是被通报的情况,二是希望和要求。,(四)奖惩性决定与表扬批评性通报的区分,1.出发点与侧重点不同。 奖惩性决

13、定重在处置,它的着眼点在于奖惩有关单位或个人,它代表了领导层的权威意志。奖功罚过是其首要目的,教育或警示他人是其次要目的。通报的目的则是使受文单位了解某一重要情况或典型事件,从而受到教育或警示。表扬性通报对被表扬的单位主要是理解上级的精神,更上一层楼;而对后进单位主要是学习受表扬单位的经验,起步前进;对一般单位主要是学先进、找差距、定措施。批评性通报,对一般单位主要是对照自己,防患于未然;对有类似问题或尚有隐患存在的单位则鸣钟警戒以根除侥幸心理。总而言之,奖惩性决定重在处置,奖功罚过;表扬批评性通报重在教育比照,或先进示范,或以儆效尤。,(四)奖惩性决定与表扬批评性通报的区分,2.标题写法不同

14、。 表彰性决定的标题格式通常如下:“关于授予称号的决定”或“关于给予表彰的决定”,如国务院关于授予赵春娥、罗健夫、蒋筑英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决定。处分性决定的标题格式通常如下:“关于对的处理决定”,如关于对“六二八”重大责任者的处理决定。决定的标题中常常含有处置性动词,诸如授予、处理、给予等动词。我们再来看看表扬批评性通报标题的实例,如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柳州市壶东大桥特大交通事故的通报、市卫生局关于医生汪滥用麻醉品造成医疗事故的通报。我们可以看出,表扬批评性通报的标题中一般不使用处置性动词。,(四)奖惩性决定与表扬批评性通报的区分,3.正文的组成不同。 奖惩性决定一般先简要叙述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

15、,然后写明组织的处理决定;表扬性通报与批评性通报的写法略有不同。前者的正文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概述先进事迹,表明通报发出单位对通报事项的态度。 2.指出先进单位或个人的主要做法经验,或叙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并分析事件的意义。 3.提出要求和希望,号召大家学习。,(四)奖惩性决定与表扬批评性通报的区分,后者的正文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叙述错误事实经过。 2.表明通报发出单位对事件的态度及处理意见。 3.分析错误或事故产生的原因与危害性。 4.提出要求,警示其他单位或个人。奖惩性决定重在处置,表扬批评性通报重在宣传与教育,正文的构成自然不同,三、函,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一)简介,函,从广义上讲,就是信件。它是人们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一种常用的书面形式。但是,作为公文法定文种的函,就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一般书信的范畴,不仅用途更为广泛,最重要的是赋予了其法定效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