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87476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国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打到了小康的水平。但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人们在精神领域却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在经济生活中 ,有些人只考虑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社会效益 。如,制假贩假,骗取他人钱财,巧取豪夺,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对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不负责任 ,损害他人利益 ,等等。在一些非经济领域 ,存在着有偿救人 ,对流氓在光天化日之下侮辱妇女众相围观无人制止等不道德现象。在社会政治生活中 ,有的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收受贿赂 ,搞权钱交易 ,甚至跑官要官 ,买

2、官卖官 ,等等。这些成为困惑当代大学生和其他不少人的热门话题 。来看下面一组事件。 1。2006 年 11 月 20 日早晨 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 83 路车。人来人往中 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 鉴定后构成 8 级伤残 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 13 万多元。 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 3 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 3 辆车,而自己从第 2 辆车的后门下来。 “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 ”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

3、情就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 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 。对此,有些大学生针对社会公德作出一些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经历了彭宇事件后,超过半数被调查人选择看到老人跌倒后不会扶起。此调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社会现实影响了人们的社会公共道德观念。对于为什么会有大多数人不扶起老人 我们小组做出了以下分析 1、人们相比过去而言 更多的考虑自身利益。针对彭宇案中老太太与彭宇的误会 多数被调查者表示经济纠纷对他们的选择影响较大。 2、人们的道德水平相对于过去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无论从彭宇案中老太太索要赔偿的行为还是被调查者所表现出的对这一事件的态度都反映出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明确的的道德标准。

4、2。2008 年 6 月 28 日 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 据家长们反映 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7 月中旬 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 随即展开了调查 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 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 14 名。9 月 11 日晚卫生部指出 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 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 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卫生部专家指出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 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

5、结石。9 月 11 日晚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 经公司自检发现 2008 年 8 月 6 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 市场上大约有 700 吨。为对消费者负责,该公司决定立即对该批次奶粉全部召回。在过去的 2011 年中,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毒奶粉” “瘦肉精”等事件层出不穷。据此,一些人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与道德建设是相矛盾的,市场经济必然导致道德滑坡。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

6、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调动人民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但也要看到,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如趋利性,自发性等也会反映到道德生活中来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极端主义等消极现象,这些因素都会干扰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市场经济与道德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首先,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道德建设的推进。其次,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

7、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此外,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这些作用,都有利于经济发展。因此,要弄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 ,不能把发展市场经济与道德进步对立起来。首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加强道德建设,尤其是公民道德素养

8、的提高。公民道德教育虽是晚近兴起的名词,但全民的道德教育却不离乎中国固有的传统。儒家所说的圣人“神道设教” , 礼记大学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都是以圣人或圣王垂范示教,教化万民。重视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古人的治国理念中,由道德上成熟的人来治理道德上成熟的万民,才能形成一个成熟的社会。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具有普遍性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但教育的方法和目标却是不同的:作为国家的管理者或治理者,以学校教育的方式,在德行上修己以治人,由明明德 而新民 ,由“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 ,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 “治平”的关键,则在于先修己身,率先垂范,示

9、教万民,这也就是所谓圣人“神道设教”的意义。君子之德风,小之人德草。万民则以圣王为楷模,受其教化。这种由道德上成熟的人组成成熟的社会的理想模式,也即是所谓的“内圣外王” 。公民既然是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统一,相应地,公民道德建设也就应当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公民的权利建设和义务建设。如果只重前者而忽视后者,那么社会成员将流行道德的放纵,普遍缺乏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如果只重后者而忽视前者。那么这个社会将缺乏人道和文明而走向野蛮。这两个方面必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否则必将带来恶果。在对当今社会道德败坏、世风沉沦的观察和反思中,我们不能不问:决定当今社会道德状况的,不正是牢牢把握着这个社会的权力和命

10、脉的这一代吗?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课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对于初进大学的我们一切都是如此的新鲜和诱人,然而这些诱惑,这大学生活却让我们很难把握好自己,大学是如此的接近于社会,我们往往容易被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搞的晕头转向,

11、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忘记了自己当初考上大学时候的兴奋以及高昂的斗志和远大的理想,每天沉醉于交友与游戏之中,这时,一切仿佛都不重要了,学习成绩没有了,家庭亲情也淡了许多,可我们应该怎么尽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找到合适的方向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我们尽快认识到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我们的学习要求变了,生活环境也变了,社会生活更是改变了,我们必须提高独立生活的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同时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等新的学习理念。培养勤奋,严谨,求是,创新的优良学风.。因此,一个人的大学阶段,是生理心理蓬勃发展并日

12、益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臻定型, 思想道德日趋完善的重要时期。正如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言青年期是“人的第二次降生” 。所以,必须深化和加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为形成高尚品格打下坚实基础。我国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要求,这无疑也说明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首先,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造就合格人才的起码要求和基本标准。 恩格斯在评述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发展时,曾经热情洋溢地讴歌“这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

13、时代” ,这无疑是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的成长及其特征同时代的要求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可以说这是时代与人才成长的永恒的辩证法。那么,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应该造就怎样的人才?很显然,绝不会是那些不学无术,一无所长的庸庸碌碌之辈,也绝不会是那种“思想骑墙” 、 “有奶便是娘”的所谓“知识分子” ,人才应是“德”与“才”的统一,应是“德才兼备”的人。 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理想,有道德。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程度如何,是衡量大学生是否有德的最直接的表现,也是衡量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指标。如果缺乏公德意识或者公德意识比较差,那么,

14、聪慧的人将变得险恶和狡诈,健壮的人也会显得野蛮和粗莽,而貌美的人,也同样会流于庸俗和乏味。可见,有德无才是庸才,无德有才是害才,有德有才才是实才。因此,潜心向道,严谨治学,才是合格人才的本色。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正是塑造“人才灵魂”的基础工程,也是造就合格人才的起码要求和基本标准。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进步状况,它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方面。在精神文明复杂的结构体系中,道德处于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或者说,道德是精神文明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组成部分。而在道德领域,社会公德又以其范围上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内容上的总括性和一般性,以及

15、结构上的传统性和沿袭性而区别于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成为社会道德的基础。由此可见,社会公德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自然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内核。作为青年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一类群体,透过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最能看出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也最能反映出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可以说,它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具体指标。大学生本身也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建设者。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具备很强的公德意识,都能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典范,就会对社会发生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有助于安定、和谐、文明、健康的社

16、会公共生活秩序的形成,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生能否“自善其身,兼善天下” ,能否开风气之先,创时代业绩,能否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既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的现在,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 21 世纪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眼光来看待。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最根本的途径是立足实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思想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 ,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公德教育和公德修养都必须着眼于“实学” 、 “实行” ,不能脱离实践。陶行知在批判“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唯心主义思想时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并且说明这“并不是否认闻知与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的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要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