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优秀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872344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祝福(优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祝福(优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祝福(优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祝福(优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祝福(优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祝福(优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祝福(优秀课件)(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男人的三从四德,三从: 太太出门要跟从 太太命令要服从 太太说错要盲从四得(德): 太太化妆要等得 太太生日要记得 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祝 福,鲁 迅,生是家人,死是家鬼,好马不配双鞍,烈女不嫁二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封建礼教,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 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走近作者,给大家介绍下你所了解的鲁迅和他的作品吧!,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 绍兴人,伟大的思 想家、文学家、革 命家。,小说集: 1.呐喊,收集

2、19181922年的小说,如狂人日记、药、一件小事、 阿Q正传、故乡、社戏、孔乙己等,共14篇。 2.彷徨,收集19181922年的小说, 祝福是第一篇,另外还有伤逝、离婚等,共11篇。 3.故事新编,收入19221935年间所作 的八篇作品,如非攻、铸剑、理水等等。,鲁迅先生的作品,鲁迅先生的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包括藤野先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等回忆性散文。,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而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等。,关于彷徨及祝福,鲁迅此时的思想状况:由呐喊到彷徨年前后的历史 辛亥革命年 五四运动 年,创作背景及时代意义,祝福写于19

3、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六号。 世纪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止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鲁迅 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 灯下漫笔,“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

4、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回顾旧知,这些旧知识你还记得吗? 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的情节结构 人物描写的方法,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小说的情节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小说情节的作用:揭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段,语言、肖像、行为、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小说的环境,1、自然环境:交代人物活动时间、地点、景 物, 起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2

5、、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有关“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 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 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 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 求来年幸福。,这些字词你掌握了吗?,谬种 形骸 新正 荸荠 寒暄 炮烙 窈陷 歆享 监生 间或 踌躇 俨然 出格 讪讪 怔怔 蹙缩 倔强 蹒跚 拗 霭 拓 不更事 沸反盈天 百无聊赖咀嚼赏鉴,情节,小说写了“我”在年底祝福时回到鲁镇,路遇沦为乞丐的祥林嫂,紧接着得悉其死讯,于是回忆其生平。故事大框架就写了“我”回鲁镇三天的事情,当中再套了祥林嫂的故事。,第一天:回

6、鲁镇,与四叔话不投机。 第二天:看本家和朋友,下午路遇祥林嫂。 第三天:回忆昨天路遇祥林嫂之事,心中不安;傍晚闻听死讯惊惶负疚;入夜,渐觉舒畅,回忆祥林嫂生平;五更将近,被爆竹惊醒,懒散舒适。,祥林嫂,整体感知,阅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1、按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序把全文分为六部分;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采用这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鲁镇正在祝福,情节,内容,逃避初到鲁镇,再寡再到鲁镇,被逼卖到贺家,祝福之夜惨死,鲁镇准备祝福,情节简表,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倒叙,12,333,3453,5465,66111,112,结构上:把祥林嫂悲

7、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 内容上: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倒叙的作用,这篇小说的叙述的时间跨度有多大?具体地写了哪几个地点?作者是如何安排的,请找出相关语句。,四十上下二十六七十四年左右,鲁镇 卫家山 贺家墺,浓缩在旧历的年底的鲁镇,研读:人物形象祥林嫂,阅读课文,写出祥林嫂人生悲剧的情节提纲;,二十六岁之前:与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春季死了丈夫,冬初逃出来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二十七八岁,被婆婆抓回去,改嫁。 二十八九:得到消息,改嫁,年底生小孩,孩子叫阿毛。这个时候的

8、人生相对平稳。 三十、三十一岁:家里出现重大变故,先是丈夫患了风寒而死,然后是自己的孩子被狼给叼走了。估计两个家庭悲剧的发生不到半年的时间。然后重新回到鲁镇做短工。(礼教思想) 三十二三岁:在鲁镇做工。经常说起孩子被狼叼走的情景。捐门槛。祭祖事件。(迷信思想) 三十七八岁:最后来到鲁镇,死于鲁镇的大街上。,祥林嫂年谱,祥林嫂一个苦命的女人,丈夫离世,外逃帮佣 被人劫回,被迫改嫁 丧夫失子,再到鲁镇 捐献门槛,未能赎罪 逐出鲁家,沦为乞丐 祝福之夜,凄然死去,祥林嫂人生悲剧的情节提纲,结语:,本节课我们主要把握了本篇文章的整个故事情节,然后对祥林嫂的几个人生阶段进行了概括,从我们的概括中知道了祥

9、林嫂有三次到了鲁镇。那么每一次祥林嫂到鲁镇是什么样子呢?作者是怎样对的外貌进行描绘的呢?这些内容我们下节课在进行探讨。,布置作业,画出李祥林嫂三次到鲁镇时对其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谈谈从这些句子当中你读出了祥林嫂的哪些信息。,祝 福,第二课时,人物形象分析,祥林嫂,每次来鲁镇的时候,祥林嫂的命运处境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在她的面貌气质和言行举止上的。现在我们去寻找一下祥林嫂三次来鲁镇,因为处境不同,表现在精神面貌和言行举止上的三处不同表现,找出来之后,我们来分析对比,不同的生命状态,进而向鲁迅先生去学习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的写作方法。这对我们写作的提高是有帮助的。现在我们去寻找三个部分,勾画每一处

10、描写祥林嫂生命特征的外貌描写。,1、肖像描写,(1)文中共几次写到了祥林嫂的肖像?,三次,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再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与第一次进行对比 ),最后来到鲁镇,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比

11、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三次肖像描写的特点,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头发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提着竹篮,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顺着眼,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年轻耐劳 生机还旺,形容憔悴 极端痛苦,神情呆滞 完全麻木,肖像总结,三次肖像,人生悲剧史,小说的三次肖像描写尤其是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不仅表现了人物性格,更重要的在于展示人物命运的悲剧史

12、。,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鲁迅,找眼睛 论特点 初到鲁镇 再到鲁镇 讲阿毛故事 捐 门 槛 不让祝福 行 乞 问有无灵魂,顺着眼,安分,顺着眼, 眼角带着泪痕,再受打击,内心痛苦,直着眼,分外有神,失神、窈陷,眼珠间或一轮,忽然发光,精神有些麻木,又有希望,再受打击,麻木,一丝希望,(3)比较它们的异同,思考其用意,作者通过肖像描写首先显示出的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勤劳,朴实,善良,温顺,要求极低,易于满足。但再到鲁镇时,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而第三处则显示其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内心深处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作者正是

13、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的境遇、内心的痛苦和悲哀。,(4)总结肖像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的质朴、善良、温顺与勤劳,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揭示了人物一步一步被逼向灭亡的过程. 总起来看,几次描写概括了祥林嫂半生悲惨的历史,通过鲜明的对照深刻表明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并不是固有的,而是因为外在的客观因素(封建专制、迷信落后的客观环境)造成的,揭露了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通过前后对比,使人物形象的悲惨命运更为突出更为逼真,主题思想更为鲜明。,2. 语言描写,(1)自述阿毛之死,为什么作者不厌其烦地写?,更突出了祥林嫂的痛苦与自责,(2)与柳妈的对话,加重了她的精神负担,(3)与“我

14、”的对话,展示了其矛盾心理 说明希望彻底破灭,3.细节描写,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 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 着一只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 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聚焦镜头,由大及小,由远及近。 碗是破的,表明她很穷;碗中是空的, 表明她即便是乞丐,也活得不如意;竹竿比她还长,下端开了裂,表明其狼狈不堪、身心疲惫、一无所有。,4.动作描写 提问:文中同样用了很多的动作描写,是以“祥林嫂再到鲁镇”这部分为例说说表现祥林嫂什么样的心理?,她讪讪的缩了手转了几圈,疑惑的走开受了炮烙似的缩手,失神的站着,难为情,心怀希望,彻底崩溃,小结:概括祥林嫂形象,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15、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共性勤劳、善良、质朴、安分、 愚昧 个性顽强、倔强,祥林嫂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典型意义 :,第三次来到鲁镇的动作描写,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对比以上两个句子,哪个更好?,将“空的”单独进行强调,说明在祝福的时候祥林嫂并没有乞讨到什么东西,突出人情的冷漠,祥林嫂的悲哀。 “下端开了裂”将全部的重量压在了竹竿上,已经没有力气了。 明确:变式句描写的功能,让强调的部分得以强化和渲染,给写作带来一定的启示。,练习,“隋朝的大运河千年不变的拍打着江岸。“将这一句子进行一下变化,你觉得这个句子里面哪个可以得到单独的强化,就把它作为单独强化的成分,单独提出来。,题目“祝福”的用意,我们通过对整篇文章的了解,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祥林嫂悲剧的一生,但为什么作者将题目命名为祝福,而不是祥林嫂呢?针对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