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陈情表》ppt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871341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陈情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5《陈情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5《陈情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5《陈情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5《陈情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陈情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陈情表》ppt(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苏轼,“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古文观止,陈 情 表,李密,学习目标,一、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二、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情理交融的构思艺术。 三、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学会感恩。,陈情表,陈述、禀报,隐情、苦衷,奏章,禀告自己苦 衷的奏章,表:古代文体,属奏议类,臣民对君主有所陈述请求(陈请谢贺)时所用。 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词谦恭,读起来如对面谈心,颇为感人。,作者简介:,李密(224287) ,字

2、令伯,一名虔,西晋文学家。半岁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曾仕蜀汉,任尚书郎,后主刘禅的郎官。屡次出使东吴,极有才辩。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蜀亡后,晋武帝司马炎多次征召,他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为由,上陈情表辞不赴召。祖母死后,李密出仕晋朝,历任太子洗马、尚书郎、河内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因怀怨赋诗,得罪权贵,遂免官。后老死于家中。,衅(xn) 夙(s) 闵(mn) 期(j)功 强(qing)近 茕(qing)孑(ji) 蓐(r) 逮(di) 陨(yn)逋(b) 笃(d) 矜(jn) 擢(zhu)渥(w )盘桓(hun),由课文标题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

3、“陈”了什么?,如何“陈”的?,?,作者面对晋武帝征召他出来做官一事,陈说自己不能立即应诏赴职的原因,以免触怒皇帝惹来祸患。(除臣洗马,辞不就职。),在这篇表文中,作者历述自己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在身的困境,叙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并依据“孝”之大礼,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恳切请求。(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 ),作者在陈说过程中,委婉尽情,毫无虚饰,读来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实为千古以来之抒情名作。(以情动人),明确:,研读课文,第一段生难词,险衅,命运艰险,罪孽深重,闵凶,忧患险恶,指不幸的遭遇,见背,婉辞,指长辈去世,成立,成人自立,期功强近之亲,指近亲,夙,(早),婴,(缠

4、绕),废离,停止照料,离开,思考、讨论: 本段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下面哪些内容属于“闵凶”?,夙遭闵凶,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故不能“废远”,归纳概括该段的段意:,陈述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在身的情形。,第二段生难词,逮,及,至,臣以供养无主,因为,察臣孝廉,考察,举荐,寻蒙国恩,不久,臣具以表闻,使知道,使动用法,逋慢,有意回避,怠慢上命,奔驰,迅速前往就职,刘病日笃,一日比一日,名作状,告诉,申诉,狼狈,比喻进退两难,归纳第二段的写作思路:,两难的处境,诏书切峻 责臣逋慢,刘病日笃 进退狼狈,忠孝两难全,归纳该文段的段意:,陈述自己忠孝两难的处境。,宠命优渥,恩命优

5、厚,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第三段生难词,人命危浅,活不长,是以,因此,不能废远,远离,形作动,思考:1、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提示: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2、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 (伏惟、且、但)(区区不能废远)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 (指代“但以刘日薄西山更相为命”),归纳三段写作思路:,不仕的理由,圣朝以孝治天下,祖孙更相为命,区区不能废远,克尽孝道,(合情合理),归纳该文段的段意:,

6、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陈述自己不仕的理由。,乌鸟私情,第四段生难词,乌鸟反哺之情,比喻人的孝心,愿乞终养,求得,辛苦,辛酸悲苦,庶刘侥幸,或许,表可能或期望,谨拜表以闻,使知道。使动用法,整理四段的写作思路,两难的解决,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先孝-后忠),愿乞终养,归纳该文段的段意:,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愿乞终养”,先尽孝后进忠。,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原因是什么?,(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言之切:愿乞、愿矝悯、听臣微言、明知、共鉴。),本文的构思艺术:,叙孝情表忠情,祖母情深似海 圣上恩重如山,忠孝两

7、难的矛盾境地,动之以情,找依据释误会,“以孝治天下”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先尽孝 后尽忠,晓之以理,乞矜悯表忠心,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 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示之以忠,融情于事,披情入理;真挚朴实,悲恻动人。,“陈”的方法是怎样的?,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士之有名,不虚然哉。,母孙相依,真事、真理、真肝胆;,首尾呼应,妙笔、妙法、妙文章。,文章简洁生动、真挚朴实。写自己的遭遇和对祖母的感情,如倾吐肺腑,没有一点藻饰、做作或夸张,于朴实中见至真、至美、至善。语言形式,骈散交用,多用四字短语表情达意。思路清晰,语言机智得体,内涵丰富,唯多读方能体会。,课堂小结,拓展

8、 :1、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引导: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引导: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

9、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2、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3、你认为学习本文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小调查:,、你能准确说出父母的出生年月日吗? 、你知道什么花献给母亲吗? 、

10、你经常乱花钱吗? 4、你经常陪父母聊天吗? 5、你和父母有过争执吗? 6、你知道父母爱吃什么吗? 7、你知道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吗?,老师寄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也许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而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旦失去便成千古之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对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一片砖瓦;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一个越洋的电话;也许是一桌的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束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一枚带着

11、体温的硬币;也许是一封饱含着深情的书信,也许是内心那无言的感恩但无论怎样,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阴 同学们,让我们“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孝心献给父母,把关心献给他人,把信心留给自己。”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吧!,课文中的成语有:零丁孤苦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乌鸟私情 皇天后土 门衰祚薄 人命危浅 结草衔环,课堂练习:重点字词句,(一)通假释义。 夙遭闵凶 零丁孤苦,闵,通“悯”,此指所忧愁的事。,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二)古今异义,急于星火 九岁不行 至于成立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欲苟顺私情

12、,则告诉不许 臣之辛苦 臣欲奉诏奔驰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举臣秀才,流星的光,比喻急迫 不能行走 成人自立 报答 陈诉,诉说 辛酸,苦楚 赶快向前,奔走效力 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优秀人才,古义,(三)一词多义,把下列“以”字意义用法归类 臣以险衅 臣以供养无主 猥以微贱 臣具表以闻 圣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谨拜表以闻/ / / ,因为,连词,凭,介词,用、拿,介词,而,连词,(四)词类活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则刘病日笃猥以微贱 臣少多疾病 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名作状,在外 名作状,向上 名作状,像犬马 名作状,一天天; 形作动,生病 形作名,卑微低贱的人 名作动,生病 名作动,做官 名作动,任职,(五)特殊文言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句判断句被动句,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今臣亡国贱俘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而刘夙婴疾病 则告诉不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