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教案(首页--内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864362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沟通技巧教案(首页--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沟通技巧教案(首页--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沟通技巧教案(首页--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沟通技巧教案(首页--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沟通技巧教案(首页--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沟通技巧教案(首页--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沟通技巧教案(首页--内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体育教案罗春元罗春元2015.03课题:沟通绪论教学目的:1、解释沟通和人际沟通的概念2、说出沟通的重要性3、说出人际沟通的主要方式4、说出人际沟通的主要特征5、说出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 重点:1、人际沟通的主要特征2、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 难点:人际沟通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沟通概述 一、沟通的概念沟通的本意是指开沟使两水相通,后泛指使两方相能 联。 二、沟通的过程及要素 (一) 、沟通的过程:沟通的过程是互动的、渐进的过程, 即双方均要发出信息,同时又要接受对方的反馈信息,根 据反馈信息,调整策略,再次发出信息,如此往返,直到 结束。 (二) 、沟通过程的要素: 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信息,

2、渠道,反馈, 环境,干扰。 三、沟通的意义 (一)协调关系 (二)社会整和 (三)获得信息 (四)教育学习(五)澄清事实 (六)管理功能 第二节 人际沟通概述 一、人际沟通的概念: 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彼此了解、 相互信任并适应对方的一种活动过程。 二、人际沟通的方式 (一)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二)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 (三)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四)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五)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三、人际沟通的特征 (一)人际沟通的目的性 (二)人际沟通的象征性 (三)人际沟通的关系性 (四)人际沟通的学习性 (五)人际沟通的决策性 四、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 (一

3、)环境因素:物理、社会、历史、心理、文化 (二)个人因素:发送者因素、接收者因素 (三)信息因素:意义与符号、编码与译码、组织 (四)渠道因素:口语、书面语、非语言 (五)干扰因素:外在干扰、内在干扰、语意干扰 (六)理解因素实训: 1、请三位同学进行自我介绍2、请三位同学介绍同桌小结: 人际沟通是互动的,发生于两方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对 信息的反应,是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此过程会受到环 境、个人、传递渠道、信息本身和理解等因素的干扰。沟 通具有有协调关系、社会整和、获得信息、教育学习、澄 清事实和管理等功能;具有目的性、象征性、学习性和决 策性等特征,是个人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现代社会 对

4、人们的普遍要求。 思考题: 1、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的沟通? 2、想一想自己的沟通方式,以及理解模式,举一例自己在 过去的误解经验。 3、想一想,举例说明自己在与人沟通时,是否曾受过干扰? 这些干扰是什么?课题:语言沟通教学目的: 1、解释口语沟通的概念2、概述口语沟通的类型及特点3、说出倾听在沟通中的作用及技巧4、概述演讲稿的构思及演讲的注意事项5、说出常用几种书面语沟通形式的主要特点 重点:1、交谈的主要特点2、倾听的作用、态度和技巧3、演讲稿的构思及演讲的注意事项 难点:演讲稿的构思及演讲的注意事项 第一节 口语沟通 一、概念:口语沟通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凭借口头言语传递信

5、 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过程。 二、类型与特点 (一)说话 1、情境性 情境是由说话过程中时间、空间、对象、说话 缘由等因素构成的说话环境。说话必须根据沟通情境来选 择话题和组合话语,使表达内容和表达形式与情境相适应。2、得体性 就是说话时要看接受者和自己的关系,要看接 受者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 (二)交谈 1、定义:是一方或双方为着某一个目的,以对话的方式, 相互进行思想、感情、信息交流的活动过程。 2、特点:目的性、互动性、程序性 3、过程及规律:启动、进行、结束。(三)演讲(详见第二节) (四)倾听 1、定义:指在交谈过程中,一方接收对方的语言和非语言 信息,明确含义并做出反应的过程。 2

6、、作用和意义 3、态度和技巧:恰当的反应、适当的提问。 三、影响口语沟通的因素 (一) 、沟通双方的态度1、共同的态度 2、尊重的态度 3、真诚的态度 4、信任的程度 (二)口语沟通的技巧 激发别人的谈话 有条有理 避免“我”字 别插嘴 避免枯燥的话题 勿触怒别人 勿道人长短 讨论而非争辩 别忽略沉默的人 认真倾听 (三) 个人因素:生理、心理、智力、社会、信息传递 (四) 环境因素:物理、沟通具体场所 (五) 理解因素第二节 演讲一、演讲的概念所谓演讲,就是演讲者在特定的时境和公共场合,借 助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艺术手段,向众多人就某问题发 表意见或阐明事理从而达到与众人沟通、感动听众并影响

7、 其行为的信息交流活动。 二、演讲的特点:社会性、鼓动性、艺术性、工具性。 三、演讲的过程 (一) 、演讲的准备 1、确立演讲主题主题要正确 主题要新颖 主题要鲜明 主题要集中 主题要深刻 2、拟定演讲题目题目要有积极性 题目要力求新奇 题目要有情感性 3、收集选择材料选择表现主题的材料 选择典型的材料 选择新颖的材料 选择有针对性的材料 4、演讲的构思:构思开头、构思主体、构思结尾。 5、撰写演讲稿撰写演讲提纲 撰写简略稿 全文撰写 (二)演讲的实施1、演讲前的心理准备与场地准备 调整心态 演讲设想 嗓音练习 场地准备 2、演讲时的语言表达技巧 基本要求:准确精练、上口入耳、形象生动 常用技

8、巧:声音、重音、吐字、语气语调 3、演讲的非语言表达技巧:表情、眼神、身体姿态 (三)对演讲的反思与总结 1、演讲过程中的反馈 2、演讲后的反思与总结第三节 书面语沟通 一、概念是指人们凭借文字来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过程。 二、特点:超时空性、准确性、间接性、不确定性、永久 性 三、形式与应用 (一)便签 (二)函 (三)文件 (四)书信 (五)文章 (六)著作 四、影响因素:传递者、传递媒介、接受者实训:1、游戏:“打电话”2、朗诵:最后一次的讲演 小结: 语言沟通有口语沟通和书面语沟通两种形式,口语沟 通是通过说话和倾听进行的,书面语沟通是通过书写和阅 读完成的。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信息

9、符号,传递途径, 干扰因素等方面均会影响语言沟通。 思考题: 1、举例说明口语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2、演讲与其他口语沟通形式相比有哪些特点? 3、为达到有效沟通,在交谈倾听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比较口语沟通与书面语沟通的异同点。课题:非语言沟通 教学目的:1、说出非语言沟通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含义2、说出非语言沟通的作用3、列出非语言沟通的主要表现形式4、说出非语言沟通中的行为规范及禁忌符号 重点:1、非语言沟通的作用2、非语言沟通的主要表现形式3、非语言沟通中的行为规范及禁忌符号 难点:非语言沟通中的行为规范及禁忌符号 第一节 概述 一、非语言沟通的概念是指以表情、手势、眼神、触摸

10、、空间、时间等非自 然语言为载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 二、非语言沟通的特点:连贯性、真实性、相似性、多义 性、通义性、协同性、及时性、心 理性。 三、非语言沟通的意义 1、有助于情感的表达,增强沟通效果 2、有助于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3、有助于个人形象和社会生活的美化 4、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节 非语言沟通的作用及表现形式 一、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1、补充作用 2、替代作用3、强调作用 4、否定作用 5、重复作用 6、调节作用 二、非语言沟通的表现形式 1、动态语:头语、手语、身体语言、面部表情、人体触摸。2、静态语:空间效应、时间控制、环境布置、衣着仪表。 3、类语

11、言: 4、辅助语言:语速、音量、音重、音质。第三节 非语言沟通的行为准则 一、非语言沟通的禁忌语 1、禁忌的姿态语 2、禁忌的情态语 3、禁忌的触摸语 4、禁忌的空间语 5、禁忌的标志语 6、禁忌的辅助语 二、非语言沟通的行为规范 1、挺拔的站姿 2、端庄的坐姿 3、洒脱的走姿 4、优雅的蹲姿 5、规范的手势 6、丰富的表情 7、合理的排序 8、着装的讲究实训:模拟非语言沟通1、猜词语2、猜动物 小结: 非语言沟通是人际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表情、 姿势、时间、空间等非自然语言为载体进行的信息传递, 它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与语言符号相互伴随,相互说明, 相互补充的。非语言沟通具有连贯性、真实性

12、、相似性、 多义性、通义性、协同性、及时性、心理性等特征,具有 补充、替代、强调、否定、重复、调节语言沟通的作用。 非语言沟通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动作姿势、时间空间、穿 着打扮等方面有具体明确的要求,经过长期应用,约定俗 成的要求成为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 思考题: 1、非语言沟通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2、动态语包括哪些方面?简述距离与交往的关系。 3、在实际交往中,人体接触应注意什么?课题:沟通技巧 教学目的:1、分别说出“五会”技巧的要点2、说出“游戏规则”技巧的主要内容3、简要叙述营造气氛、影响他人和处理冲突的 技巧。 重点:1、沟通中的“五会”技巧 2、沟通中的“游戏规则”技巧 难点

13、:沟通中的“五会”技巧 第一节 沟通中的“五会”技巧 一、学会听话“会听” 1、克服偏见 2、学会注意 3、积极倾听 4、批判性倾听 5、努力记忆 二、学会说话“会说” 1、学会说话的三项基本功 学会组织内部语言 学会快速组织词句 学会应用语音表情达意 2、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养成先想再说的习惯 养成敏于表达的习惯养成说文明语言的习惯 三、学会阅读“会读” 1、确定读书的动机 2、提高阅读速度的技巧 集中注意力 创造读书环境 查明关键词 3、提高理解能力的技巧 循序渐进 抓住重点 总结回顾 4、寻找主题的技巧:顺序法、对比法、问题法。 5、做笔记的技巧:传统法、重点标示法、制图法。 四、学会书

14、写“会写”要求:1、字要写得好:清楚、匀称、整齐2、语句内容要写得好:简洁、流畅、重点突出 五、学会观察“会看” 1、在沟通中的观察与注意 2、澄清观察印象的方法:知觉检验、目光接触、衣着。第二节 沟通的“游戏规则”技巧 一、诚信是“金” 、尊重是“银” 二、目的明确是前提、态度端正是关键 三、人文素养是基础、把握适度是策略第三节 处理特殊关系的技巧 一、营造气氛的技巧:描述性陈述、平等、坦诚、有保留 的陈述。 二、人际影响的技巧:陈述理由、说实话、情感诉求、自我肯定。 三、人际冲突处理的技巧:退缩、忍让、攻击、说服、讨 论。实训: 说话训练:一件有趣的事一本有意义的书 一部有意义的电视剧 小

15、结: 从听、说、读、写、看五个方面入手,势必能够提高 你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训练“会听、 会说、会读、会写、会看”的“五会”技巧。 在人际沟通中,诚信是“金” ,尊重是“银” ,态度端 正是关键,目的明确是前提,方式适度是策略。努力提高 自己的人文素养,为提高沟通能力灌溉施肥,培育基础方 能够高屋建瓴。以真诚、情感、讨论、忍让等适当的方式 营造气氛、影响他人、以及处理冲突和纠纷,不断提高人 际沟通的能力和技巧。 思考题: 1、说一说怎样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训练自己的“听、说、 读、写、看”的能力? 2、为什么说诚信和尊重在人际沟通中很重要? 3、为什么说态度决定命运?课题:人际

16、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1、说出用人际沟通进行人际交往的方式2、分别说出不同人际沟通方式的技巧3、说出访晤、求职、面试、咨询的基本要求和 技巧 重点:1、通过交谈协调关系 2、应聘求职技巧和参加面试技巧 难点:应聘求职技巧和参加面试技巧 第一节 协调人际关系 一、通过交谈协调关系 1、寒暄与敬语:礼仪性、应酬性、规范性、伸缩性 2、赞扬与恭维 诚恳热情 明确具体 真实恰当 3、话题与兴趣 4、机智与诙谐 5、幽默与笑话 二、通过电话协调关系 1、应思想专注,声情并茂 2、声音应清晰,发音要准确 3、应心中有数,控制节奏 4、要随声应答,及时反应 5、应声含笑意,用话礼貌三、通过书面协调关系 1、合乎规范,用语礼貌 2、内容真实,通情达理 3、字迹工整, 文辞顺畅 4、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5、恰当修辞,巧用妙语 6、通俗易懂,朴实自然 四、通过非语言沟通协调关系 1、交谈时辅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