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856161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 题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第 1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 25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 序数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 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教学重难点1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2 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教 学 过 程旁 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 (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美丽校园去。 (课件出示美丽校园情境图) 二

2、、自主探索,维持兴趣。 1 初步感知。 提问:在美丽校园里,你们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学生描述:在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歌唱, 蝴蝶快乐地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 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提问:美丽校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绿色 圃中小学教育网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选几名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总结方法。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师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4、抢答练习。 提问:1 个(学生接:1 个滑梯 ;

3、2 架(学生接:2 架秋千) (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图中逐个抽取 10 幅片段图) 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 架木马签名:教 学 过 程旁注5、用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们想用什么符号 来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 1 个滑梯用 1 个点子表示演示 出 1 个点子 。 怎样表示秋千的架数?为什么这样表示?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 数量?你还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 探索:什么物体的数量用 7 个点子表示? 8 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物体的数量?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 10 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物体的数量? 三、寓教于乐,兴趣体验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

4、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校园中去玩吧!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校园 四、课堂演练 练习一 1、2 题 五、小结提升,兴趣延伸签名:教 学 反 思教师签名:教师签名:教师签名:课 题准备课准备课比多少比多少第 2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 6 页的内容,以及第 7 页“做一做“,第 8 页练习一的第 3、 4 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理解“多” “少”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 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重难点1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2 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教学方法

5、: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教 学 过 程旁 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小朋友们爱看动画片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动画课件,给大家讲一 个故事呢? 2、学生讲故事。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 观察动画片,组内交流。说一说动画片里的物体的个数。 2、小组交流。 3、同桌互相说一说。 动画片中还有什么与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少?什么比什么多?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2、说说生活中 1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谁能用“同样多“多些“少些“说说生活中的事? (我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样多。我家女的比

6、男的多,男的 比女的少)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说得这么好,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拿出一串红、白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 , 生在组内说说。签名:教学过程旁注 小组交流汇报。 (用数的方法比较:数出红、白珠子各有几颗,再比较。用找朋友的方 法比较:一颗红珠子和一颗白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 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还可以这样比较:因为这串珠子是按一 颗红珠子,一颗白珠子,一颗红珠子,一颗白珠子的顺序串起来的, 如果最后一颗是白色的,那就可以说两种珠子同样多;反之,就比红 珠子多) 4、课堂演练。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可真聪明,说得妙极了!这

7、节课大家学得很好.其实数学王国里 还有许多奥秘呢!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 知识。 板书设计 比多少同样多 多 少签名:教 学 反 思教师签名:教师签名:教师签名:课 题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位置位置上下前后上下前后第 1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 9 页主题图以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 顺序,初步培养学 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 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1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 培养学生一

8、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教 学 过 程旁 注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 一看呢?请看画面。 (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画 面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探究新知(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练习。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 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 画面上有几辆车,

9、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系 呢?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板书:前、后)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练习。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师生一起玩“做一做”的游戏。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玩边说方向位置 边拍手的游戏。 (2)做“说反话”游戏。签名:教学过程旁注四、质疑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师指着板书) “上” “下” “前” “后”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例子说明吗?学会 了“上、下、前、后”的位置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进 行应用。请小朋友回家后结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巾的“上、下、前、 后” 。签名:教 学 反 思教师签名:教师签

10、名:教师签名:课 题左右左右第 2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 10 页主题图以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 过程与方法:经历“左、右”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 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正确确定“左、右”的位置。 2 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法。教 学 过 程旁 注一、初步认识“左”和“右”(1)活动一:认识汉字“左”“右”。 (2)活动二:介绍自己的左手和右手。(3)活动三: “找朋友”游戏。(4)活动四:

11、找同学家。二进一步认识“左”和“右” ,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1)活动一:讨论。指名学生和老师一起玩“拍手”游戏。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右手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为什么?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 反。(2)活动二:帮一帮。出示图片:上学路口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 己去上学。于是,妈妈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 路口,小明却被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指名学生上台来指一指。让学生像小明那样站好指右边。(3)活动三:上下楼梯。出示图片:少年宫。教师提问:这些小朋

12、友是靠右边走的吗?展开讨论。签名:教学过程旁注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a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b提问: (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都是靠右走的吗?那你们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之外,还在什么时候我们也需要 靠右?(4)活动四:找球。三、课堂小结 你喜欢上这节课吗?为什么? 教 学 反 思教师签名:教师签名:教师签名:课 题位置位置第 3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二 1、2、3、4 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 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

13、 语言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1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试表 述 2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教 学 过 程旁 注一、第 1 题。 教师组织学生游戏,游戏当中教师提出要求,如小东的前面是谁,小 云在小华的 面。组织学生看教材第 11 页,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说一说。 二、第 2 题 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坐成一排,教师提出要求,如:从前往后 第 4 位同 学请站起来,请 xxx 后面的同学举起右手。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 学生自己提出要求,

14、其他学生根据要求做。三、第 3 题。把附页中的小兔和乌龟贴在图中,再看图讲故事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 面。四、第 4 题。(1)教师出示第四题图画,提出要求:请帮小明布置房间。说一说东 西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2)学生先在小组中说,指名在图画板上贴。 (3)教育学生要养成自己整理房间的好习惯。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签名:教学过程旁注签名:教 学 反 思教师签名:教师签名:教师签名:课 题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1 15 5 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认识和加减法第 1 课时教学内容15 的认识及书写(第 14 页第 16 页) ,完成第 18 页的第

15、1 题第 4 题教学目标1、会读、会认、会写 15 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 15 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 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 5 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重难点会写 15 各数,初步建立数感。教学准备: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 5 张以内,15 的数字卡片,5 根小棒。 学生:15 的数字卡片,5 根小棒。教 学 过 程旁 注一、导入出示主题画: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主动探索:认识 15 各数(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1、认识 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 1 表示的?(学生随

16、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 个人、1 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 1 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 1 表示的?2、认识 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 3(1) 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 3 表示的,请你说一说。(2)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 3 表示。(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 3 表示的?(4)请你拿出 3 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 3 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4、认识 4、5(教学方法同上)(二) 、出示计数器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2、3、4、52、数的顺序全班齐读:正、反读 签名:教学过程旁注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教师问:3 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 2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