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新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第2讲 机械波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855153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新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第2讲 机械波 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9版新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第2讲 机械波 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9版新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第2讲 机械波 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9版新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第2讲 机械波 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9版新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第2讲 机械波 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新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第2讲 机械波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新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第2讲 机械波 (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机械波,一、机械波1定义:_在介质中的传播叫做机械波,2形成条件,机械振动,机械振动,介质,(1)有发生_的波源,(2)有传播_,垂直,波峰,波谷,3分类,同一直线,密部,疏部,(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_的波,有_(凸部)和_(凹部)(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_上的波,有_和_,4传播特点,形式,能量,迁移,(1)机械波传播的只是振动的_和_,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并不随波_(2) 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幅相同,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_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3) 一个周期内,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为,_,位移为零,波源,4A,二、波长、

2、波速和波的图象1波长、波速、频率及其关系(1)波长:在波动中,_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振动相位,介质本身,(2)波速 v: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_的性质决定(3)频率 f:由_决定,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4)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v_.,波源,f,2波的图象(1)坐标轴:横轴表示各质点的_,纵轴表示该时刻,各质点的_,平衡位置,位移,各质点,(2)意义: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时刻_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3)图象:,(4)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比较,(续表),【基础检测】,甲,乙,图13-2-1,A该波沿x 方向传播,波速为 1 m/sB该波的频率为 0.125 Hz,C质点 a 经

3、过 4 s 振动的路程为 4 mD此时刻质点 a 的速度沿y 方向E质点 a 在 t2 s 时速度为零,三、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多普勒效应,1波的干涉,相同,加强区,减弱区,(1)条件:两列波的频率必须_ (2)现象:形成_和_相互隔开的稳定的干涉,图样,小,相差不多,绕过障碍物,2波的衍射,相对运动,声源频率,(1)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_或_ (2)现象:波能够_或孔继续向前传播,3多普勒效应,不变,变化,(1)条件:声源和观察者之间有_ (2)现象:观察者感到_发生变化 (3)实质:声源频率_,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_,【基础检测】2下列物理现象:在春天里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

4、;“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疾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请问:是波的_现象;属于波的衍射现象的是_;属于多普勒效应的是_,答案:反射, ,考点1,波的传播的多解问题,重点归纳1造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因素(1)周期性时间周期性:时间间隔t 与周期 T 的关系不明确空间周期性:波传播的距离x 与波长的关系不明确(2)双向性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2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思路,一般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出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关系t 或x ,若此关系为时间,则 t nT t(n

5、 0,1,2,);若此关系为距离,则 xnx(n0,1,2,),【考题题组】1(多选,2017 年吉林长春三模)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t 时刻波形图如图 13-2-2 中的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 P点,t0.6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c、P、,),Q 是介质中的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13-2-2,A这列波的波速可能为 50 m/s,B质点 a 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定小于 30 cmC质点 c 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能为 60 cm,D若周期 T0.8 s,则在 t0.5 s 时刻,质点 b、P 的位,移相同,E若周期 T0.8 s,从 t0.4 s

6、时刻开始计时,则质点 c,的振动方程为 x0.1sin t(m),答案:ACD,2(2015 年新课标卷)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 x 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 v25 cm/s.两列波在 t 0 时的波形曲线如图 13-2-3 所示求:,(1)t0 时,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 16 cm 的所有质点,的 x 坐标,(2)从 t0 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 的质点的时间,图 13-2-3,解:(1)两列波的振幅均为 8 cm,故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 cm 的质点应为两列波的波峰相遇处的质点,根据波形图可知,甲、乙的波长分别为甲50 cm,乙60 cm

7、,则甲、乙两列波的波峰坐标分别为,x 甲(5050k1) cm (k10,1,2,3,)x 乙(5060k2) cm (k20,1,2,3,)综上分析,所有波峰和波峰相遇的质点 x 坐标应为x(50300n) cm (n0,1,2,3,),考点 2 波的干涉、衍射、多普勒效应 重点归纳,(2)图象法,在某时刻波的干涉的波形图上,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的交点,一定是加强点,而波峰与波谷的交点一定是减弱点,各加强点或减弱点各自连接而成以两波源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连线,形成加强线和减弱线,两种线互相间隔,加强点与减弱点之间各质点的振幅介于加强点与减弱点的振幅之间,2多普勒效应的成因分析,(1)接收频

8、率: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2)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大;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小,【考题题组】,3如图13-2-4 所示,在某一均匀介质中,A、B是振动情 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简谐运动表达式均为 x0.1sin 20t (m),介质中P点与A、B 两波源间的距离分别为 4 m 和 5 m, 两波源形成的简谐波分别沿AP、BP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0 m/s.,(1)求简谐横波的波长,(2)通过分析说明 P 点是振动加强点还是减弱点,图 13-2-4,4如图13-2-5 所示表示两个相干波源 S1、S2

9、 产生的波在 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相遇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 c 和 f 分别为 ae 和 bd 的中点,则:图 13-2-5(1)在 a、b、c、d、e、f 六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_ 振动减弱的点是_(2) 若两振源 S1 和 S2 振幅相同,此时刻位移为零的点是 _,b、d、f,答案:(1)a、c、e (2)b、c、d、f,易错点 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1互判方法,2.求解波动图象与振动图象综合类问题可采用“一分、一,看、二找”的方法,(1)分清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看清横坐标,(2)看清横、纵坐标的单位,尤其要注意单位前的数量级(3)找准波动图象对应的时刻(4)找准振动图

10、象对应的质点,例1:(多选)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 是 传播方向上相距 10 m 的两质点,波先传到 P,当波传到 Q 开始,),计时,P、Q 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 13-2-6 所示,则(图 13-2-6A质点 Q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 y 轴正方向B该波的周期为 6 sC该波从 P 传到 Q 的时间可能为 7 sD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 2 m/sE该波的波长可能为 6 m,备考策略:此题是对振动图象及机械波传播问题的考查;首先要掌握已知振动图象判断质点振动方向的基本方法以及波速、波长及周期的关系;此题中要考虑波形传播的重复性及多解问题,这是题目的难点所在,【触类旁通】(多选,2017 年四川资阳一诊)某横波在介质中沿 x 轴传播, 图 13-2-7 甲是 t1 s 时的波形图,图乙是介质中 x2 m 处质点 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图13-2-7A波沿 x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 1 m/sBt2 s 时,x2 m 处质点的振动方向为 y 轴负向Cx1 m 处质点和 x2 m 处质点振动步调总相同D在 1 s 的时间内,波动图象上任意质点通过的路程都是 10 cmE在 t1 s 到 t2 s 的时间内,x0.5 m 处的质点运动速 度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