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优质课件: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2.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854451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优质课件: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2.2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8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优质课件: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2.2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8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优质课件: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2.2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8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优质课件: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2.2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8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优质课件: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2.2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优质课件: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优质课件: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2.2(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一,二,三,一、城市化 1.概念:又叫城镇化,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一,二,三,3.意义,一,二,三,一,二,三,4.乡村城市转型 (1)含义:指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 (2)实质: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功能的现代化转变。 (3)类型,一,二,三,二、城市化动力机制,一,二,三,三、城市化特点,一,二,三,思考讨论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较慢,为什么城市化水平却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提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处于城市化相对成熟的阶段,目前城市化速度较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虽然城市化速度较快,但城市化水平却较低。,探究

2、一,探究二,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主题活动 材料 下图为某大城市1966年和2013年的同比例平面示意图。,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从图中看出,该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城市区域扩大,人口向郊区迁移,工厂向郊区迁移,郊区新建有商场和公园绿地,建设卫星城和高速公路。 (2)在城市化过程中,该城市的城市人口数量和比重有何变化? 提示: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提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就越低。,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1.城市化的过程、表现、动力及

3、结果,探究一,探究二,2.城市化的意义,探究一,探究二,3.城市化动力机制 (1)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探究一,探究二,(2)三次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1】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探究一,探究二,(1)2000年到2012年,崇明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 B. C. D. (2)崇明区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

4、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 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在20002012年间崇明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总体上变化不大,城镇化率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大,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此期间第三产业也快速增加。A项正确。第(2)题,崇明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区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A项正确。

5、答案:(1)A (2)A,探究一,探究二,城市化的特点 主题活动 材料一 180020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8002000年),探究一,探究二,材料二 世界城市化进程。,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开始的时间哪一个早?为什么? 提示:发达国家城市化开始的时间早,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开始的时间晚。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开始早,城市化开始的时间早。 (2)2000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哪一个高? 提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3)19752000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较快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提示

6、:发展中国家。原因:发展中国家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入城。,探究一,探究二,(4)现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各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哪一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提示:发展中国家处于中期阶段。特点: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处于后期阶段。特点: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探究一,探究二,2.不同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探究一,探究二,(2)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城市化差异

7、,探究一,探究二,易错警示1.认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不能绝对化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是一般规律,不能绝对化,如日本虽为发达国家,但其城市化起步时间较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经济发展才迅速提高;南美洲大多数国家如巴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经济发展,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探究一,探究二,2.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区别与联系,探究一,探究二,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2】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

8、的折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获取和解读信息,探究一,探究二,(2)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第(1)题,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故甲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故丙表示发展中国家;乙表示全世界城市化;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改革开放后发展快,故丁表示我国城市化进程。第(2)题,城市化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000年后,发达国家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逐步增大,城

9、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中心区人口逐步减少。故A正确。 答案:(1)D (2)A,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情况统计表。读表,完成第12题。,1.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近年来,该地区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B.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 C.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D.城市中心区的萎缩,解析:第1题,城市化进程有三个主要标志,即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表中显示城市数目增多,隐含了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这一标志。第2题,该地区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很

10、可能与当地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关。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是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城市中心区的萎缩是逆城市化现象的表现。 答案:1.B 2.C,下图为18502050年中、英、美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第34题。,3.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逆城市化现象最早出现在美国 C.1970年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得益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D.2050年中、英、美三国城市人口数量大致相当 4.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绿地不断减少,

11、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C.中国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了城乡差别 D.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使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解析:第3题,据图分析,英国城市化水平一直高于美国,但速度18901950年明显慢于美国,A错。英国城市化水平最早达到80%以上,出现逆城市化的时间应早于美国,B错。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得益于工业化速度的加快,C对。2050年中、美、英三国城市化水平接近,但人口总数差异大,城市人口数量差别大,D错。第4题,英国城市化的发展使得第三产业比重大,第一、二产业比重减小,A错。美国已处于城市化后期,城市化问题减轻,B错。中国城市化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提高,基

12、础设施不断完善,缩小了城乡差别,C错。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使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导致价格不断上涨,D对。 答案:3.C 4.D,读30年间江西省与安徽省的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情况表,完成第56题。,5.与安徽省相比,30年间江西省的城市化水平和速度是 ( ) A.城市化水平一直较高,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大 B.城市化速度一直较快,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小 C.城市化水平一直较低,城市化速度一直较慢 D.前十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市化速度较快 6.促使两省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拉力”因素主要是( ) A.城市高楼林立,环境优美 B.城市就业机会多 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D.农村剩余劳

13、动力多,解析:该组题考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时空差异以及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仔细读表可以看出江西省前十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市化速度较快。城市就业机会多是城市吸引农村人口的主要拉力因素。 答案:5.D 6.B,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某年份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城市化率排名与当年部分省级行政区域人均GDP数量及排名(除港、澳、台外)。,(1)材料中城市化率指 ,它是衡量 的标志。 (2)由材料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级行政区域大多分布在 ,分析其原因。 (3)有关上海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基础水平高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14、D.人口迁入率高 (4)由材料可知新疆人均GDP居14位,但城市化率较高,试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第(2)题,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达,人均收入水平高,工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因此城市化水平较高。第(3)题,上海市城市化基础好,经济水平高,并大量吸引人口迁入,因而城市化水平高。第(4)题,新疆人均GDP较低,但城市化率较高,主要与其自然环境有关,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而少数绿洲形成城市,人口密集。 答案:(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 (2)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工农业基础好,商贸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3)C (4)新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以游牧为主,人口稀少,而城市大多集中于自然条件优越的绿洲,人口密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