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__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834992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__南宋的散文和四六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十一章__南宋的散文和四六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十一章__南宋的散文和四六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十一章__南宋的散文和四六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十一章__南宋的散文和四六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__南宋的散文和四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__南宋的散文和四六(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宋的散文和四六,第一节 南宋的政论文和笔记小品,南宋政论文的特点: 1、内容上多以吁请抗金、谋划复国大计为其主要内容; 2、风格上大都言词激切,逻辑严密,气势磅礴; 3、代表者:宗泽、李纲、岳飞、胡铨,岳 飞 像,五岳盟誓记岳飞,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历二百余战。虽未能远入夷荒,洗荡巢穴,亦且快国仇之万一。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鼓败虏,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蹀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河朔岳飞题。,胡铨 戊午上高宗封事,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

2、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奈何以祖宗之天下为金虏之天下,以祖宗之位为金虏藩臣之位!陛下一屈膝,则祖宗庙社之灵尽污夷狄,祖宗数百年之赤子尽为左衽,朝廷宰执尽为陪臣,天下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为胡眼,异时豺狼无厌之求,安知不加我以无礼如刘豫也哉!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今丑虏则犬豕也,堂堂大国,相率而拜犬豕,曾童孺之所羞,而陛下忍为之邪?,南宋笔记小品文,1、内容丰富: 纪事的笔记小品专集,如陆游的入蜀记、范成大的吴船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 学术笔记专集,如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洪迈的容斋随笔、罗大经的鹤林玉露 2、长短不拘,形式灵活; 3、文字简洁、清丽。,老学庵笔记十卷

3、,老学庵笔记是以其镜湖岸边的“老学庵”书斋得名的,书斋的命名乃“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此书是放翁晚年作品。它记载了大量的遗闻故实, 风土民俗,奇人怪物,考辨了许多诗文、典章、舆地、方物等等。 一是所录多属本人或亲友见闻 二是特别关心时亊人物 三是所述人事多有议论褒贬。 清代文学家李慈铭认为该书 “杂述掌故,间考旧文,俱为谨严,所论时事人物亦多平允”,称之为“亦说部之杰出也。”,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老学庵笔记,第二节 南宋理学家的文论与散文南宋理学家重视文学的实用功能,加之

4、他们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所以,并不排斥文学的作用与价值,对文学发表许多言论,内容十分丰富。 吕祖谦:重视文学辞章,写了论作文法; 叶 适:强调事功,认为“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赠薛子长); 朱 熹:强调道的重要性;又主张文道一体,承认文学的价值。,南宋编散文集风气很盛,以之表达自己的文学思想。较有影响的散文集有: 三苏文粹、苏门六君子文粹(书坊刊行); 吕氏家塾增注三苏文选(27卷,吕祖谦编选); 宋文鉴(150卷,吕祖谦编) 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110卷,魏齐贤、叶棻编) 文章正宗、续文章正宗(各20卷,真德秀编)。南宋散文家散文特点: 叙事简洁生动,情韵隽永,语言精严,表现出较高的文

5、学技巧。,南宋的四六,南宋的四六文体深受欧、苏的影响,多用长句,使四六文在议论中显出灵活多姿。南宋前期名家以汪藻为代表,其文明畅洞达,曲尽情事,而又富于情感力量,代表作皇太后告天下手书等;南宋中期以后,四六文创作在艺术上追求细密工巧,风格趋于流丽妥帖,代表作家有李刘、李廷忠等人;南宋后期的四六文作家以真德秀、刘克庄等为代表。真文高华典重,刘文雅淡清新,笔致流畅;宋末四六文表现家国之痛,情调慷慨激昂。,汪藻 皇太后告天下手书 P165,比等到以敌国兴师,都城失守,祲缠宫阙,既二帝之蒙尘,祸及宗祊,谓三灵之改卜。众恐中原之无主,姑令旧弼臣以临朝。虽义形于色,而以死为辞,然事迫于危,而非权谋略莫济。内以拯黔首百姓将亡之命,外以纾缓和邻国见逼之威,遂成九庙之安,坐为着免一城之酷。乃以衰癃之质,起于闲废之中,迎置宫闱,进加位号,举钦圣已还之典,成靖康欲复之心,永言运数之屯困难,坐视邦家之覆。抚躬自问犹在,流涕何从?缅维艺祖之开基,实自高穹之眷命,历年二百,人不知兵,传序九君,世无失德。虽举族有北辕之衅,而敷天同左袒之心。乃眷贤王,越居近服,已徇群情之请,俾膺神器之归。繇康邸之旧藩,嗣宋朝之大统。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兹惟天意,夫岂人谋?尚期中外之协心,同定安危之至计,庶臻小愒,渐底丕平,用敷告于多方,其深明于吾志! 宋朝第一骈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