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814965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培训课件(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训活动,各位老师上午好!,杭州市文二路328号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我们共同关注着 科学三上的教学,秋季开学就要上科学课了 科学课怎么上? 科学教材怎么用? 科学老师怎么当? 科学教学、科学教学研究、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普遍的反映:科学课不好上!,没见过,没上过,没学过缺乏经验 缺乏基础缺乏资料,缺乏研究,缺乏思考还有我们自身的科学素养缺乏问题 处于新旧交替阶段,原有的思维定势、教学模式等习惯性的东西影响着我们,“不好上”的感受是正确的,我们将会碰到许多问题,碰到许多困难,许多不曾碰到过的情况 我想说:这是正常的。如果不是这样,倒是不正常的 因为这是“课改”,这是一项改革 因为我们从事的、参

2、与的是一门新的课程的建设我们在开创中国的小学科学课,这是一项改革,三上教科书的使用 三上科学课的教学 对我们每一位老师来说,意味着投身于一场改革,我们处于 ? 区域,自然课 ? 科学课 我们处于改革的区域,我们处于改革的阶段,我们面临着这一改革,研究 了解 适应 参与 实施,有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是,把自己改革成一个科学老师 从自然老师到科学老师 不是手上换一本书就可以完成的 需要进行观念的、认识的、情感的、习惯的、方法的等等一系列的改革,? 区域是什么课?,自然课 ? 科学课 从最早的两节“科学”课说起,这是两节自然课 这两节课还不能算科学课 科学课与自然课是不同的吗? 科学课与自然课有什么不

3、同? 认识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了!,另一个课例我看到了什么,科学教科书三上第一单元第一课 小学科学课的第一课 听了好多节课,也看了好几节录象课 反映出科学课刚开设阶段所面临的 认识科学课程、认识科学教材的问题,我们来看看教科书 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什么? ( 图:一棵大树 ) 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看到过什么? (图:树的局部) 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肯定能!我还没仔细地看过一棵树呢。,(图:两个孩子) 从看一棵大树到观察一棵大树 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

4、内容?,(图: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在观察一棵大树) 我们看, 我们听, 我们摸, 我们闻, 我们看到了一棵真正的大树,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 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这一节课怎么上?,这是一个观察、认识大树的活动 !? 这是一节观察、认识大树的课 ! ? 这是一节指导学生观察、认识大树的课 !?,多数的教学设计,前半节课 在教室里讨论、研究怎样观察一颗大树,具体指导教学了一些观察、测量、记录的方法。 后半节课 组织学生分小组观察、测量校园里的树,作了记录,还进行了交流。,也有的上成两节课,第一节课 在教室里讨论、研究怎样观察一颗大树,具体指导教学了一些观察、测量、记录的方法。 第

5、二节课 组织学生分小组观察、测量校园里的树,作了记录,还进行了交流。,对课的评价出乎老师意料,研究、认识、把握教材出了问题! 这课不应该这样上! 三年级学生的第一节科学课, 小学科学课的第一课不是这样的! 内容、目标、要求、效果 问题多多,对新的科学课程、科学教材不了解 课很难上! 对新的科学课程、科学教材了解了 并不难上!,我看到了什么,在教室里上课 拿一本科学教科书上课 用谈话、讨论的方法上课 还有更简便容易的吗? 请注意:并不是说科学课就这样上 但,我们的科学课确实是这样开始的,我看到了什么,( 图:一幅大树 的照片) 我看到了什么?,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看到过什么? (图:树的局部照

6、片。有树皮、果实、小虫子、鸟窝和小鸟等。),这两个问题的结构中有什么?,在一幅大树的照片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16条 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们看到过什么? 99条 还不止!,观察一棵大树可以获得的信息多! 多,多得多! 看一张大树照片获得的信息少! 少,少得多!,去观察周围的实际事物!,这两个问题的讨论 让孩子们自己体会到、意识到、自己发现、认识 这两个问题的讨论 意在肯定、鼓励、激发、促进孩子们的对周围的事物的直接认识活动,去观察、亲近周围的实际事物!,发现 认识 鼓励 肯定 这是一个学习主体研究层面的、十分重要的教育发展目标和内容。,问题、结构、活动的内涵,在一幅大树的照片中,我们看到了什

7、么? 16条 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们看到过什么? 99条 还不止! 上课至此大约12-15分钟,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看到过什么? (图:树的局部) 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肯定能! 我还没仔细地看过一棵树呢。 (图:两个孩子在说。),(图:两个孩子) 从看一棵大树到观察一棵大树 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上课至此约17-20分钟,词:观察 认识:对科学观察的认识 行为:看 观察,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图:大家在讨论交流。) 请注意,这是孩子们的讨论! 老师只是参与其

8、中!,(图: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在观察一棵大树) 我们看, 我们听, 我们摸, 我们闻, 我们看到了一棵真正的大树,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 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两种不同的科学课,学习主体的地位不同 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不同 对科学和科学教育的认识不同,学习主体的地位不同,学习主体研究成果指导下的活动 发展的需求 发展的基础 发展的障碍 对周围的实际事物的直接认识 直接认识活动,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不同,关注、亲近、观察周围的实际事物 初步的对观察的认识,对科学课的认识 科学课学习及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的情趣和自信 而不仅仅是教一些观察技能,对科学和科学教育的认识不同,科学教育中

9、的“科学”是什么? 科学是知识 科学是方法 科学是认识 科学是世界观 科学是素养 ,不同认识指导下的不同的课,缺乏对新的科学课程、科学教材的认识 课很难上好! 对新的科学课程、科学教材有一定认识 科学课并不难上!,所以,新课程的培训,往往从通识培训开始 需要进行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 我们今天也将涉及一些认识问题,科学课程的研究认识重点,学习主体 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科学教材的研究重点,活动 结构 内涵 发展阶段,科学课的研究、认识、把握,科学课是由一个个活动组成的 科学课的活动是有结构的 活动和活动结构是有着丰富的教学内涵和科学内涵的 是与学习主体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在上述基础上,我们来看看科学

10、三上的几个单元 科学教材的介绍、分析,三上几个典型单元的介绍分析,植物 我看到了什么 我的大树 各种各样的叶 一片完整的叶,我看到了什么,认识科学课,认识科学 科学课的序论课 认识观察 观察的序论课 认识植物 开始植物单元的学习活动,怎么上 “ 我看到了什么 ” 一课,这是小学科学的第一课! 意味着这一课十分重要 意味着这一课要求不会很高,我的大树 P5,重点是描述 观察描述 孩子们的描述、交流 三年级水平层次的描述 我能用 都是我们的方法 用交流的方法 交流肯定鼓励 描述将引发新的观察活动,各种各样的叶 P8,秋天是落叶的季节。 大树下,林子里,我们可以捡到各种各样的落叶。 请注意:落叶!,

11、我捡了几片落叶? 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 这些叶是同一种叶吗? 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 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是问题还是活动?,一个数量和类别观察的活动! 一个看似十分容易,其实并不容易的活动。 一个可以简单处理,也可以提高着要求进行的活动。 注意:老师自己在面对落叶时要能回答这些问题。,叶的观察颜色 P10,我有几种颜色的叶? 这是我按颜色变化顺序排列的叶。 植物的叶是什么颜色的? 是问题还是活动?,叶的观察形状,它的形状像折扇,猜猜这是什么叶? 我画的是哪片叶? 叶是什么形状的? 我选用什么方法描述一片叶的形状?,叶的观察大小,比

12、较叶的大小 我们有许多观察、比较叶的大小的方法。 我们有许多描述叶的大小的方法。,第四课 一片完整的叶 P12,观察一片完整的叶 各种不同的叶片 各种不同的叶柄 描述一片叶的特点 拓印一片美丽的叶,关于单元结构的分析线索,植物单元 我看到了什么 我的大树 各种各样的叶 一片完整的叶 观察描述引起新的观察活动,关于单元结构的分析线索,植物单元 我看到了什么 我的大树 各种各样的叶 一片完整的叶 一棵大树(整体)一片叶(局部) 观察对象趋向简单 观察要求逐渐提高,关于单元结构的分析线索,我看到了什么 从看到观察,观察的开始 我的大树 观察-描述-观察 各种各样的叶 观察的第一水平层次的展开 一片完

13、整的叶 观察的第二水平层次的展开,关于单元结构的分析线索,植物单元 我看到了什么 我的大树 各种各样的叶 一片完整的叶 叶的颜色的观察描述一片叶的特点 从一个维度到一个系统的观察,动物单元 P15,寻访小动物 蜗牛 蜗牛和蝗虫 蚂蚁 我的观察研究,1、寻访小动物,三个要点 激发、启动寻找、观察小动物的活动 作一些寻找、观察、记录方面的指导 注意事项 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动动脑筋,我们能想出许多观察和调查的方法。,2、蜗牛 P18,蜗牛身体的观察 蜗牛壳的观察 哪一个活动作重点?,蜗牛,蜗牛身体的观察 教科书半页 不作为重点活动 蜗牛壳的观察 教科书1页 作为重点活动展开 不理解,看不懂! 怎么理解

14、?,这里有一系列认识差异,涉及科学素养的认识 涉及科学探究的认识 涉及学习主体的研究认识 总之,涉及科学教育和科学课的一系列认识问题,为什么把重点放在 蜗牛壳的观察活动上?,我们可以从对学习主体的研究说起,我们不难发现有两类孩子,对事物只有三分钟的观察兴趣 对事物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观察兴趣 这是怎么一回事?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分析,不能发现新的观察内容,观察活动就继续不下去了 于是,只有3分钟的观察兴趣 能不断发现新的有趣的观察内容 于是,观察活动能兴致勃勃地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蜗牛身体的观察 观察内容是显然的,可自行观察, 蜗牛壳的观察 看似没什么好观察的,结果发现了许多观察内容,观察蜗

15、牛壳过程中的 问题与观察活动与观察发现,在观察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关于观察发现的价值,蜗牛身体观察有动物分类意义方面的价值 蜗牛壳?螺线?左旋、右旋?,自然课也有观察蜗牛的活动,观察过蜗牛壳吗? 为什么不观察? 自然课和科学课的差异在哪里? 同样强调观察兴趣的培养 同样在进行观察活动,蜗牛课题的其他活动,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蜗牛运动的观察 蜗牛爬行的痕迹 蜗牛赛跑 蜗牛课大约安排2课时。教材的一些活动可以提供学生自行研究阅读。 蜗牛这样的课会引发学生怎样的研究?,3、蜗牛和蝗虫,寻访小动物的活动进入10天以后了 孩子们找到好些小动物了 几种动物的观察研究就涉及比较观察了 蜗牛和蝗虫一课试图对孩子们的活动施加影响,是为指导他们进行观察比较活动设计的。,瞧! 看到了吧!,蝗虫的身体可以测量,蜗牛的身体怎么测量呀?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观察方法。 就连描述也一样,可以有不同的啊!,4、蚂蚁 P27,时间长了,观察活动中碰到的问题也多起来了。怎么解决碰到的问题呢? 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蚂蚁观察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吧!,5、我的观察研究 P29,长达一个月的小动物观察活动快结束了,把自己的观察研究整理一下吧! 老师以这一课的活动指导学生做一份观察研究记录。 成果将会十分丰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