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2016高二下学期论语选读诲人不倦课件张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814956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台州2016高二下学期论语选读诲人不倦课件张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浙江台州2016高二下学期论语选读诲人不倦课件张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浙江台州2016高二下学期论语选读诲人不倦课件张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浙江台州2016高二下学期论语选读诲人不倦课件张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浙江台州2016高二下学期论语选读诲人不倦课件张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台州2016高二下学期论语选读诲人不倦课件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台州2016高二下学期论语选读诲人不倦课件张(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诲人不倦,hu,【教学目标】 1掌握习、趋、愤、与、素、诸等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并积累成语: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切磋琢磨、述而不作。 3把握“其斯之谓与”“绘事后素”等句式的特点,并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4领悟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字音提示:,1、知 2、闵子骞 3、冉伯牛 4、仲弓 5、陈亢 6、悱 7、隅 8、谄 9、切磋 10、倩 11、绚,zh,mn qin,rn,zhng,gng,fi,y,chn,cu,qin,xun,qi,子曰:“性指人的性情、本性相近也,习习染相远也“也,也。”表示判断。” 子曰:

2、“唯只有上知知:同“智”;上知:上等的智者与下愚下等的愚人不移改变。”,(一)关于教育的作用,习: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学而时习之。 3莫如修仁义而习文。 4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 5通书,习戎事。 6鹰乃学习。,习染,反复练习,学习,习惯于,熟悉,飞翔,教育的作用,这两章如何与“教育的作用”相联系起来?,人的天性是相近的,通过教育使人的品行智力千差万别,即教育可以改变人。,对于天才或蠢才,教育是改变不了他们的。,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联系论语中的其他篇章,我们还能够找到孔子的以下“片言只语”,对此你作何理解?,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

3、且格。(礼记礼运)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说说在孔子的眼中教育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1、 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百姓会因知廉耻而遵守法规。在孔子看来,用礼乐文化来教育人的行为规范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比单纯用禁止、惩治来解决社会问题要好得多。孔子的这一教育观恰恰符合儒家“以德治民”的主张。 2、先富后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立

4、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 3、孔子把“民食、民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并把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二)关于教育的对象,子曰:“有教无类。”,种类、类别,教育的对象,类,在当时的社会可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给人分类?,出身的贵贱,智力的高低,孔子招收的学生是不论出身贵贱和等级的。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各不相同,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仲弓,出狱的犯人公治长,做过盗贼的颜涿聚。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限于鲁国,还有齐、宋、晋、楚、秦等国。从民族看

5、,大多数是华夏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所以何晏认为,有教无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孔子招收的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却比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都成为高才生。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的比孔子小近五十岁。孔子并不歧视品行上有缺陷的人,照样收他们为弟子,他们后为也都成为孔子门下的优秀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雍也); 冉雍“父,贱人”(司马迁史记),家“无置锥之地”(梁启雄荀子简释)。 曾参“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

6、,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庄子让王) 子思家贫,其居处“蓬户不完”,“上漏下湿”(王先谦庄子集解)。 孔子曾评价宰予“予之不仁也”(阳货); 子路“性鄙,好勇力”,在成为孔子学生之前曾经“陵暴孔子”(司马迁史记); 子张秉性邪辟,公冶长坐过牢(公冶长)。,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孔子虽然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他所说的“人”不包括占人类一半的妇女。“唯女子与小人不可教也”,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没有一个是女性。我们不能要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具有男女平等的现代意识,但孔子把妇女排斥在教育对象之外,则是他“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极大的缺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泰勒博士说:“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

7、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人人都有接受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三)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

8、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 其子也。”,用,不过,做,特别的听闻,向,表修饰,无法,表承接,取独,离开,保持距离。形容词做动词,至于,弟子,学生,独自站立,古今异义,闻: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博闻强志,听到、听说,知道、懂得,名声、声望,见闻、知识,第47章讲述的是教育的内容,从此四章里得出孔子的教学有哪些具体内容?,历史文献、社会实践、待人尽心竭力、办事诚实可信,注重道德修养、注重表达能力、注重政事管理、注重文化典籍,关注圣和仁,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

9、,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而且尽管他自己博学多闻,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这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消极方面。,【问题】结合论语中孔子其他关于“教学内容”的“言论”,说说孔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4.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0、。”(阳货),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作为父亲这样教育儿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说说你的看法。,示例一:我不这样认为,从孔子教孩子的内容来看,学诗,学礼。“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孔子教给孩子的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这真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从孔子对儿子的态度来看,孔子“远其子”是不偏爱儿子,说明教学上不偏私,有教无类,对学生一视同

11、仁。“远其子”实际上是对子女的严格要求,是君子爱子的体现。,作为父亲这样教育儿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说说你的看法。,示例二、我 认为孔子对儿子确实比较疏远。无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无情。对儿子惜言如金,大概也缺乏耐心吧。一方面可能工作确实忙,对儿子的学习有些顾不上;另一方面,可能孔鲤人学习能力和水平有限,对他的期望值不高,甚至有些灰心。从最终的结果看,孔鲤学无所成,是不是也说明了孔子教育儿子并不成功。,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习文

12、献。他还认为要从学习礼开始,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他尤为重视学诗,更可贵的是不讲鬼神迷信。孔子在那个宗教迷信思想很流行的时代,能做到这样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学生习作展示一,古之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德才兼备,而古往今来,谁又能以小肚鸡肠,犯奸作乱之心去成就一番人人赞誉的事业呢?假如司马迁未忍受残酷的腐刑,毅然决然地选择“轻生”,那么又有谁以何等的修养,怎样的气度,完成一本沉重的大书史记呢?假如诸葛亮未拥有神机妙算的才能,毅然决然地选择“平庸”,那么又有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修养,完成一场艰难的战役草船借箭呢?假如邓小平未提出正确的方针,毅然决然地选择“守旧”,那么

13、又有谁以何等的才智,怎样的视眼,完成一个正确的方针一国两制呢?罗曼罗兰曾说过“英雄,不是因为武力而称雄的人,而是因为心灵而伟大的人。”如若伟人碌碌无为一生,又何来国强民安!茅欣,学生习作展示(二),人们常常认为,成功会带有偶然性,殊不知,智慧女神的光芒更胜过幸运女神的眷顾。只有始终撇弃身外的杂音,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呼唤,也许格林童话的成功就不会来得那么迟。如果安徒生因连续退稿而颓废,最后更不会成就一个光芒四射,万众瞩目的人。事物的联系与发展总是暗藏奥秘玄机。横陈在我们面前的荆丛,萦绕于身畔的夜雾,甚至自我衍生的孤独,都是命运的安排。当我们剥落虚无,触摸心壁上的脉,点亮梦想,哪怕灯火阑珊,也必定

14、能照 亮一寸欣喜脚印。 卢双,学生提供优秀选段展示三,善纳人言 其实,历史已不正一次向人们鸣响了警钟,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信了扁鹊之言,他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假如当初 马谡采纳了王平的建议,他又怎能遗恨街亭而伏诛于武候麾下?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如果我们共产党人不听取李鼎铭先生的意见而精兵简政。何以能变成贵州“小老虎”而吃掉庞然大物的“东洋驴”呢?综上所论。不难看出:善纳人言者,昌;不善纳人言者,亡。郭雯月提供,学生习作四坚持才能成功,假如,没有坚持,相貌平平且生活在农村的王守英怎能从“灰姑娘”变成一个拥有着国际品牌的设计师;假如,没有坚持,弱

15、不禁风的女子刘红怎能从众多的运动员中脱颖而出,获得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假如,没有坚持,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史泰龙怎能被一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留下剧本,并以其名为剧本中的男主角;假如,没有坚持,出身于武术世家的六小龄童怎能从一个平凡的武者成为中国电影界载入吉尼斯纪录的第一人。由此可见,人生贵在坚持,只有坚持才能成功。王望,学生习作五顺应自己的内心,如果莫言没有顺应自己的内心却因名利浮华而改变自己写作的初衷,那样他就不会写出像我们的荆轲蛙等具有深刻思想意义的作品,终为诺贝尔文学奖所青睐。如果林清玄没有顺应自己的内心却因当今的快节奏而改变最初的坚守,那样我们就无法从他所阐述的茶道与佛道体会出无限的哲理。如

16、果刘铁男顺应自己的的内心,那样他就不会在一夕之间成了人人唾弃的贪官,他在大众面前的良好形象也不会将荡然无存。,(四)关于教育方法和原则,孔子关于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历来为学界所重视,请看以下几章。思考并概括章句中所蕴含的教育方法和原则.,1.启发式教学法 子曰:“不愤想弄懂而没弄懂不启,不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不发启发。举一隅方位.一般有四方而不以三隅反同“返”,则不复再也。”,对上面的教育方法和原则,你最欣赏哪一点? (一)启发诱导 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 1、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则启,悱则发); 2、实行启发式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情境的难度在50%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在恰当的时候启发、指点、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