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806533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1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2018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2018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2018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2018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2018年8月,第一部分 静脉输液治疗,一、静脉治疗 1.定义及缩略语 2.基本原则 3.液体配置 4.输液器使用 5.输液工具选择 6.穿刺及消毒,助动词对程度的解释,“可”(may) :表示允许 “宜”(should) :表示推荐 “应”(shall) :表示必须,不可(need not) 不宜(should not) 不应(shall not),可以-建议(如果能做到尽量做到) 应-必须(不管哪里都必须做到),1.定义和缩略语,静脉治疗(Infusion Therepy):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

2、静脉输血。 CVC: 中心静脉(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ORT: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PVC: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 PN:肠外营养(Perenteral Nutrition ),2.基本原则,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方式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应重复使用。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应选用一次性安全

3、型注射 器和输液装置。 静脉注射、输血、输液及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置入外周静脉导管(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2.基本原则.,PICC穿刺,以及PICC 、静脉港(PORT)、中心静脉导管(CVC)维护时宜用专用护理包。 穿刺及维护时宜选用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葡萄糖氯已定乙醇溶液(年龄600Osm/L或葡萄糖浓度10%。 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患者及照顾者能对导管进行维护。 根据治疗方案选择最小型号导管,外周静脉中长导管选择指南,中心静脉导管选择指南,输液治疗时间持续4周以上 短期或长期的、持续或间断的输注抗肿瘤药物、发

4、泡剂、刺激性药物、以及PH9、渗透压600Osm/L、葡萄糖浓度10%的液体或药物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患者及其照顾者能对导管进行维护。 根据治疗方案选择最小型号的导管。 患者需持续影像学检查时可考虑使用耐高压注射的中心导管。,穿刺及消毒,PICC,首选静脉:贵要静脉管径粗,解结构直,位置较深。 次选静脉:肘正中静脉 末选静脉:头静脉表浅,暴露良好,管径细,有分支,静脉瓣相对较,临床静脉治疗存在的问题,1.器具的选择受经济的影响 2.根据药物选择输液器的习惯没有形成 3.输入两种药物的的配伍禁忌被忽略 4.螺旋接口的选用没有被广泛接受。 5.输血器做不到4小时更换,第二部分 静脉治疗并

5、发症,静脉炎 液体渗出和外渗 导管堵塞,一、静脉炎,1.发生原因,药物过酸或过碱,引起血浆PH值改变,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功能发生静脉炎。 输入高渗性药物和液体,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发生萎缩坏死,进而局部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并释放前列腺素,是静脉壁通透性增高,静脉中膜层出现白细胞浸润的炎症改变。 刺激性较大的药液如短时间内大量进入血管内,超出缓冲和应激能力,或在血管手顺处堆积均可使血管内膜受刺激而发生静脉炎,如抗肿瘤药等。 导管的规格、长度和材料选择不当,静脉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引起机械性刺激和损伤。,美国INS和疾控中心:院内静脉炎发生率应控制在5%以内。,酸碱度(PH值),正常

6、血清PH值:7.35-7.45, PH值低于7.35为酸性,小于5.0为强酸性,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加,对静脉的刺激也增加。 PH值高于7.35为酸性,大于9.0为强碱。 PH在6-8之间为中性,对血管内壁的刺激最小。 当一种化合物与另一种化合物酸碱度不相容时药物产生沉淀堵塞导管。,渗透压,渗透压越高,对静脉刺激越大 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不同,出现不同的渗透压值。 渗透压600 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INS标准:渗透压超过600 mOsm/L的均需经过中心静脉输注,渗透压10%葡萄糖:340mOsm/L氨基酸渗透压:800mOsm/L20%甘露醇:1100mOsm/L

7、白蛋白:1000mOsm/L,渗透压对静脉的刺激越大高度危险:600mOsm/L中度危险:400-600mOsm/L低度危险: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 INS标准:渗透压超过600mOsm/L的均需经过中心静脉输注。,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局部肿胀,沿穿刺走向出现红、热、痛、水肿,或条索状改变,有明显的束缚感。 使用量化的静脉炎量表,有助于判断静脉炎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区分、记录、管理、追踪静脉炎的和持续质量改进。,2.静脉炎临床表现,静脉炎量表,3.静脉炎的预防,腐蚀性药物输注时,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留置针不应用于腐蚀性药物持续性滴注。 评估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和静

8、脉条件,在满足治疗的条件下,尽量选择较细短导管。成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 有血栓史和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外周留置针置管。 宜选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及有疤痕、炎症、硬结等处的静脉。,外周留置针应留置72-96小时更换一次(我院规定不超过72小时) 监测穿刺部位根据病情、留置时间、并发症等因素进行评估,尽早拔除。 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等异常不适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严格无菌操作原则和手卫生原则。,3.静脉炎的预防,应拔除PVC,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将患肢抬高、制动,避免受压,必要时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 观察局部及全身的变化并记录。,4.处理方法,二、液

9、体渗出和外渗,1.定义,液体渗出: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液体外渗: 指在静脉输液过程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2.液体渗出发生原因,导管脱出:导管固定不良或在关节部位穿刺,患者活动过度。 局部静脉内压增高:,静脉痉挛:药物输入后局部刺激损伤血管内膜所致。 血管硬化:老年人、糖尿病、动脉硬化、雷诺综合征、肝硬化等是血管硬化、管腔变窄、血流迟缓、静脉回流不畅,造成静脉内压增高。 长期输注高渗液或碱性液引起局部静脉炎或静脉血栓。,药物因素:其他因素:如栓塞形成、穿刺点上段有原穿刺点等,高渗性溶液:50%GS、甘露醇、肠外营养; 阳离子药物:氯化钙,葡萄糖

10、酸钙、氯化钾等; 碱性药物:碳酸氢钠、20%磺胺嘧啶钠、硫喷妥钠等; 缩血管药物: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垂体后叶素等; 腐蚀性药物:长春新碱、多柔比星、柔红霉素等。,2.液体渗出发生原因,按INS标准分为5级,3.渗出的临床表现与分级,评估渗出的风险因素:年龄、健康状况、治疗方案、输入药液的性质、留置导管的型号。输注腐蚀性药物宜使用中心静脉导管。 正确评估穿刺部位:避开关节部位,尽量避免在下肢及瘫痪侧肢体留置导管,避免相同部位反复穿刺。 妥善牢固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侧肢体活动过度,尤其是老年、小儿、躁动患者,必要时适当约束肢体。,4.渗出的预防措施,严密观察,急早判断,经常询问患者穿刺部位有无不适,交流障碍者更应注意观察。 输液过程中定期巡视,观察穿刺穿刺部位有无发红、水肿、疼痛,皮肤有无紧绷、硬化或冰凉等渗出等表现。 输入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确保导管在静脉腔内。 输入速度要适当,勿使肢体受压,穿刺侧肢体上方衣物勿过紧,避免静脉内压力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