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57763108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8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8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8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8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8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8 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 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教材分析宋元文化是中国文明史的一个重点。教材讲述了这一时期科技、文学、史学、艺术、宗教等领域高度繁荣的情况。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有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悠久文明中的又一个文化高峰。就在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曾向世界奉献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伟大发明;科学家在历法、天文等方面创造了令世界叹服的辉煌成就;农学、医学、水利及建筑等方面成就也是不胜枚举。这些辉煌的成就,一方面是在隋唐文化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宋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为此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这些成就显示了中华各族人民特有的聪明才智。教学目的1. 基

2、础知识: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及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沈括创“十二气历”和梦溪笔谈郭守敬编制授时历和主特通惠河的开凿;李诫和营造法式 。2思想教育:通过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和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讲述,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沈括、敦守敬、李诫等人的成就,认识到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学习他们终生坚持不懈和勇于创造发明的钻研创新精神。3能力培养:通过寻找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十二气历”和授时历 。教学方法

3、 以讲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自制软片中国古代文化发展阶段简表)从表中显示的情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华文明悠久绵延、根深叶茂。这一课将让大家看到更多的累累硕果(阅读课前提示)。(板书课标题)(讲授新课)回忆小学讲到的历史,(提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学生答略)一、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板书)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其传播(板书)谈到印刷,并不陌生,我国曾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提问)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叫什么?何时印制的?(学生答略)雕版印刷品虽精美,但要完成一本书籍,需一版版雕刻,花费刻工的无数心血。等书印完后,这些版又因无

4、法再派上用场而毁掉,不经济且费时。于是,印刷术的改进创新就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让同学看教材人物像)从画像下注中知道这是毕昇,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平民,他右手端着一块带有铁框的铁板,左手拿着一个陶字,由此告诉我们这个字是可以拆动的活字。他,就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板书:北宋毕昇)(启发思考)活字印刷的基本工序过程怎样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为四步工序。 ) (提问)它与雕版印刷相比有何优点?(学生答略) (副板书:经济、省时)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奠定了现代活字印刷的基本工序。到了元代,活字印刷迅速发展,王祯发明了木活字转轮排字盘,少数民族也使用木活字。宋元时期还有了套色印刷技术。

5、(观看插图,形象讲述)不仅如此,活字印刷术还传到更远的地方(学生回答所传到的地方)。在毕异发明的 400 年之后,欧洲才出现了活字版。可见,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它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及传播(板书)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掌握了磁石可以指南北的特性,利用这一特性,制成了能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指图讲述)。这是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人们学会了人工造磁法。制成用磁针指极的指南针。以后把指南针固定在方位盘上,制成罗盘针(如插图)。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航海业迫切需要一种准确可靠的导航仪器,于是指南针应用于海上。北宋时还只是“阴晦则观指南针” 。到了南宋

6、,则是“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可见,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将“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年” 。指南针被人们赞誉为“水上之友” ,它在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试想,倘若没有指南针,海上的一系列壮举都将是不可思议的。3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及其传播(板书)中国是火药发明的故乡。(提问)如何发明的?何时用于军事上?最早的火药武器有哪些?(学生答略)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看图)由于辽、西夏、金的并存,北宋政府重视火药和火药武器的生产;南宋时,火药制作技术提高了,发明了管形火器(见“突火枪”图

7、),今天的枪、炮就是从管形火器演变而来的。到了元代,制出金属管形火器“火铳” 。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广泛使用,是世界兵器史上的划时代的进步,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火药传入西亚、阿拉伯国家。在那里,硝被称为“中国盐” 、“中国雪” 。当阿拉伯人将火药传至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的历史进程。(引导思考)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什么?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这些发明及应用,曾影响和造福于全世界;造纸术的发明,是人类文字载体的一场革命;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欧洲只有僧侣读书、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使文化得以传播;火药武器的使用,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和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指南

8、针则对世界的贸易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让我们一起来看近代科学家培根的一段精辟论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二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四大发明是中国的先民们以罕见的聪明才智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千古的足迹,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如果说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那么,在长期实践中涌现出的著名科学家则是广阔天空中闪耀异彩的金星。二、科学家沈括和郭守敬(板书)1沈括创制“十二气历”和梦溪

9、笔谈(板书)(介绍沈括的生活时代和基本概况,由学生列举其成就)特别是在历法方面,他针对我国传统的阴阳历中节气和月份没有固定关系的弊病,创制“十二气历” 。完全按节气定月份,以立春为元旦,大月31 天,小月 30 天,大小月相间,这种把 24 个节气和 12 个月份完全统一起来的纯阳历,便于记忆,利于农时安排,是一种先进、合理的历法。英国气象局在 1930 年所使用的专门用于农业气候统计的历法就与“十二气历”大体相同,但这已是沈括之后八个世纪的事了。沈括一生勤于笔耕,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宝贵的综合性科技著作。(提问)著作名称;著作内容。(学生答略)这部书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 。(要求学生记忆

10、沈括画像和图注中的评价)2郭守敬和授时历(板书)(阅读教材,归纳郭守敬在天文方面的两点贡献)授时历在元世祖时编定,1280 年颁布通行。所测定的一年周期为3652425 天,这与现行公历相同。(现行公历指 1582 年颁行的格里高利历)请同学算出授时历比现行公历要早确定多少年?(答:300 年)主持参加天文测量,元的统一、安定,为大规模测量提供了条件。此外,郭守敬还是位水利专家。主持开凿了由通州到大都的运粮河,叫什么?(学生答略)便利了交通运输。(现北京积水谭有“汇通词” ,记述了他的杰出贡献)三、农学和医学(板书)(学生阅读)要求说出农学、医学的成就(农书针灸铜人、 洗冤集录 。引图介绍)。

11、四、成熟的古代建筑(板书)古代建筑,从人类产生就逐渐出现了。同学们所能列数的住宅、宫殿、城市、桥梁、古塔等,都搞这一范围。宋元时期,古代建筑发展到了成熟阶段。1. 李诫和营造法式(板书)李诫,北宋建筑家,(简要介绍李诫)营造法式是他总结前人成果和能工巧匠的技艺,加上自己的实践经验,用了 20 多年的时间完成的。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它不仅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科学的建筑手册,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2宋元时期的杰出建筑(板书)(利用电教手段,形象直观地打出幻灯片,介绍这一时期的杰出建筑。)祠一晋词;塔一应县木塔、外封铁塔;桥一卢沟桥;宋代住宅等。

12、(小结)以上是科技方面的成就。(思考两点)( 为什么说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答略)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科技得到如此巨大的成就?(归纳)第一,宋元文化是在隋唐文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继续发展;第二,末元时期的政治、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正是这两个因素,促进了末元时期科技的大发展。我们的祖先是在这样的“环境气候”下培育出了科技之树,并将累累硕果奉献给世界和人类。布置作业。(略)附:中国古代文化发展阶段简表文明的勃兴(夏商西周时期)空前繁荣(春秋战国时期)昌盛(秦汉时期)令人瞩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高峰(隋唐时期)高度繁荣(宋元时期)(北京朝阳区中学教研室 姚岚)简评本教案有以下几个特点读者应予以充分注意:(一)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教案的编者,在讲述四大发明之前提问:回忆小学讲到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这一提问激起了学生对小学时所学有关内容的回忆,具有亲切感;又激发了学生的追求新知的欲望。没有对学生的深切了解,是不能做到的。(二)对材料的精心选择。教案的编者,在讲述四大发明的意义时,引用了近代科学家培根的一段精辟论说,实在是贴切不过了。(三)对全课小结的巧妙设计。教案的编者,不是利用小结重复所学知识,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做答,将所学内容引向一新的高度。欢迎浏览文档,祝您生活愉快!欢迎浏览文档,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理财规划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