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表现手法.ppt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728810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的表现手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诗歌的表现手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诗歌的表现手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诗歌的表现手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诗歌的表现手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的表现手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的表现手法.ppt(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表达效果,感染读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表现手法,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鉴常中有关表现手法的分析,以前只要求考生对题目中的解说进行正误判断,而现在则要求考生独立作出分析,并作简要的阐述。这就要求考生对常见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要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在平时,要对此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1 表达方式 2 表现技巧 3 修辞方法 4 结构技巧,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的分类,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触

2、景生情 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2借事抒情即事感怀3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4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5/用典抒情 描写:白描/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兵车行直抒胸臆,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作者对战争的怨恨之情。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直接抒发了作者忠君报国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如李白的赠汪伦和刘禹锡的竹枝词,都是在叙事的基础上采用间接的抒情方式。所不同的是:前者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比喻“汪伦送我

3、情”,后者巧用谐音双关,将恋人之间若明若暗的爱情表现得真切动人。,间接抒情,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 第三、四句移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抒发了悲愁、孤寂和思亲之情。,知识迁移,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作者借写南朝佛教盛行,来暗讽唐朝统治者大兴佛教、不顾百姓民生的社会现实。咏史唐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

4、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诗人借汉朝之事讽刺当朝执行的屈辱的和亲政策,劝谕皇帝任用贤臣。,借古讽今,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色彩。如于谦的石灰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虞世南的蝉。,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我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人所写之梅,实际上正是自己不幸遭遇和不得志的写照,同时借助梅的形象也抒发了诗人不愿迎合世俗、追逐名利以及爱国之心至死不变的思想情感。,托物言志,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

5、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 的手法,借物喻人,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

6、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表达更为含蓄。比如,诗人常赋予松、竹、梅、菊等特定的象征意义,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陆游卜算子 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再如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这两句诗描写青山环绕,层峦

7、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唐)李德裕登崖州城作,知识迁移,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如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可谓是运用白描手法的名篇。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白描,中国画技法名。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形象。,商 山 早 行温 庭 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8、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问题:“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脍灸人口的名句。它的语言结构有什么特点?这句诗的语言结构特点是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动词)形容词的修饰点缀。即所谓白描手法。,知识迁移,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细描,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侧面描写,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对罗敷的美,

9、在这里没有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写见到罗敷者的动作行为来间接地加以表现,这就是侧面描写。这种描写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像空间,是一种巧妙的写法。,表现技巧,1、比兴/用典/对比 2、衬托: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以明衬暗、以乐景 衬哀情 3、虚实结合 / 联想和想象/侧面虚写 / 曲写(对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 4、渲染/烘托 5、白描/细节描写 6、象征/托物言志 7、情与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直抒胸臆 8、侧面描写: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 10、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写实和夸张,诗经表现手法:赋、比、兴,我国古典诗歌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

10、程中,创造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是直接叙事写景的手法;比是打比方,是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是烘托气氛的渲染手法。这三种表现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很大。,赋 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几句诗直接叙写刘兰芝出嫁前既学女工又读诗书,是个聪明能干而又有才学的女子,用的就是赋的手法。,比 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将春风比作剪刀,裁出了美丽的春天。将春天大自然的活力写得十分形象生动。,兴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这两

11、句诗是个引子,引出下面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历史剧故事。这两句诗本身暗含着比喻夫妇离别的意思,但这只是一种暗比,跟直接打比方有区别,它起的是渲染悲剧气氛的作用。,知识迁移,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月出惊山鸟,是以动的场面来衬托静;时鸣深涧中,则以鸟鸣之声衬托静。,以动写静,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动静结合,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雨后池上(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2、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诗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面比作轻磨过的明镜,倒映着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进而表现出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知识迁移,雨后池上(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知识迁移,答:一、二两句以“水面平”和把湖面比做“明镜” ,写出了雨后池塘明净清雅的静态美;三、四两句则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描写了雨后池上的动态美。全诗在动静结合中勾勒出一幅雨后池上美景图(从中也流露出诗人对雨后池上之景的怡然之情)。,清代纪晓岚:“这个

13、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献母亲。”,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表达了对婆娘及儿孙们的赞扬之情。,抑扬法 先抑后扬,抑扬法 先扬后抑,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鲜明地表现了统治者的昏聩。,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烘托包括正衬和反衬。,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花落、月初、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同时通过动,烘托出春涧的寂静。,烘 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

14、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在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使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渲 染,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贾岛暮过山村用“怪禽”在旷野中的啼叫、落日斜照渲染山村外清冷甚至让人生畏的气氛。,知识迁移,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诗人借西下的夕阳、昏暝的群壑、松际的月亮、风中的清泉等意象表现时间的暗中流动

15、,渲染了越来越清幽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孤独的心境。,知识迁移,衬 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衬托”是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事物来陪衬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表达效果:强调突出主体事物。,青玉案(宋)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释:蛾儿

16、、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知识迁移,以元夜的热闹繁华反衬“那人” 的孤寂 ,从中表达了作者耐得寂寞、不趋流俗的高洁品性。,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反衬和对比,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元)王冕,知识迁移,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答: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诗歌突出了它耐寒、清高和报春的特征。,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元)王冕,知识迁移,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的手法,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用桃李对比反衬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表达了诗人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的高洁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