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真题分析(课标2卷)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728076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79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真题分析(课标2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真题分析(课标2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真题分析(课标2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真题分析(课标2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真题分析(课标2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真题分析(课标2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真题分析(课标2卷)(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新课标2卷历史试卷解析,刘松 15094168066,新课标卷整体对比,考点专题分布,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考点:古代中国文化先秦仁德观念(历史解释),A,一题一句:夏商周本非教学重点,但儒家思想是。用非主干材料信息考察核心知识点,这个题出的可以说很用心了。,违背史实,违背史实,材料关键是商汤因此获得了诸侯支持,所以保护环境是错解,25

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考点:古代中国经济汉代农业(历史解释),B,一题一句:土地制度这几年在高考中常见,基本都是关注兼并和抑制兼并的话题。记得兼并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抑制兼并利于巩固小农经济。,违背基本史实,片面解读材料,材料里操纵的是物价,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历史解释),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

3、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C,一题一句:布衣丞相、频繁换相原本是汉代的控制相权加强皇权的手段,这道题换来考了唐。,改头衔不等于扩权,迅速无从体现,低级别官员参与是削弱相权,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

4、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考点:古代中国文化戏曲(历史解释),D,一题一句:雅俗共荣是古代文化的特征。小说、风俗画为代表的市民文化和宫廷乐舞、文人画为代表的士大夫文化长期并行,并不会直接推动等级观念变化。古代主要影响等级观念的是科举制度的发展,心学与昆曲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违背基本史实,京剧尚未出现,雅俗分明等级观念是强化的,考点:近代中国政治外交观念(历史解释),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

5、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D,一题一句: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深入,外交话题日益成为考察的重点问题。藩属关系虽然属于当时中国权益,但是属于不合理权益,不符合平等外交的基本国际准则。,日本阻止并没有借助列强,1895以后朝贡体系才解体,地方官员意见不构成决策,考点:近代中国政治孙中山革命观念(历史解释),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

6、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C,一题一句:孙中山研究是去年的历史学科热点之一。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信息的准确提起和核心概念的准确分析。,孙中山想要借鉴的只是党的组织方法,而非整个道路(社会主义道路),违背基本史实,无关材料,不涉及斗争目标,在语文上这是个病句,考点:近代中国政治抗日战争(历史解释),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

7、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A,一题一句:民族觉醒是今年核心考点,主要考查的都是爱国的表现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团结的政策。,违背基本史实,双减双交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违背基本史实,时空不对,违背基本史实,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民主,不可能也不会排除国民党。,考点: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料实证),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 该漫画反映了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

8、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B,一题一句:关注女性作用和地位,有助于更进一步的推动男女平等思想的传播,说明高考人文精神意识增强了。,不一定是工业,违背史实,时空不对,违背史实,无关材料,考点:古代罗马法治(历史解释),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C,一题一句:自由民、平民、公民,这一组概念的区分着实重要。不严谨的说

9、平民和自由民可以等同表述,范围最大包括除了奴隶的所有人(也就是包括外邦平民)。公民是本邦成年男性。贵族是拥有世袭政治、经济特权的群体。,违背史实,民法大全,违背史实,万民法才涉及,33图6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考点:近代世界经济殖民扩张(历史解释,时空观念),A,一题一句:核心主干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很重要。几个错项涉及统一话题下不同角度的史实运用。,违背史实,1899门户开放,违背史实,英国18世纪末,违背史实,奴隶用于种植园,34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

10、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考点:近代世界文化文学艺术(历史解释),B,一题一句: 注意所谓冷门知识点,高考不回避热点,也不回避冷点。,违背史实,俄国还是封建制,违背史实,浪漫主义讲夸张幻想,无关材料,材料是崇拜权力,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

11、瓦解,考点: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战后资本主义道路(历史解释),B,一题一句:注意准确时空记忆排错即可。,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无关材料,福利是社会矛盾问题,带开始的不选,提取材料信息,结合主干知识和时代特征进行综合评价,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

12、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参考答案 (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 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 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

13、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 (2)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分) (3)意义: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14、。 特别备注:18年的41题,对比了中美的大豆种植发展历程,是社会热点话题中美贸易摩擦和中国粮食安全的隐形考察。题目不难,多数分值来自材料。需要注意的是意义的“瞎编”能力,要能用专业的话把积极价值说明白。, 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信息凝练观点进行论述( 时间观),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

15、,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据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我写的,不是答案,答: 启示:管理的近代化是近代企业成功的关键 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在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导下开展了拯救自身统治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化企业。 但是,由于封建政府的管理能力低下,官员一言堂,行政指导取代科学管理,导致企业发展艰难。在引入商业资本后,务实升级技术,规范管理,企业才重获生机。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近代化转型中不剔除封建式的官僚主义管理模式,企业就很难真正走上近代化道路。 特别备注:今年的42题在理解要求上有所提升,不再是简单归纳论题。而是要灵活提取信息得出启示,可答的宽度大大增加了,答案得分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需要明确的是这类题在作答时需要充分运用时代背景知识,以增加答题的专业感,赢得更多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