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终稿yyn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7726613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终稿yyn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终稿yyn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终稿yyn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终稿yyn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终稿yyn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终稿yyn》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终稿yyn(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气候资源 水 资 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省为例,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1、能源与自然资源: 能 源:凡是能够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 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能源的分类 (1)、按性质分类,新能源:,(2)、按利用状况分类,非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常规能源:,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核能,(3)、按形成和来源分类,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来

2、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热、核能来自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能量: 潮汐能,(4)、按能源转化分类一次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矿物能二次能源:水电 、火电、汽油,3、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二、资源开发条件 1、山西煤炭的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广大全优好”,2、山西煤炭的市场条件市场广阔能源消费大国;对能源需求量继续增加;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而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 我国水电比世界水电比重大; 世界核能比重大,而我国核能几乎没有。,思考 (1)我国与世界

3、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并且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使山西省的煤炭具有广阔的市场,必然加速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3、山西煤炭的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邻近主要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输煤、输电距离较近; 有众多铁路线通过,交通比较便利。,阅读: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一、人均资源量少 二、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三、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五、能源安全受到威胁,保障能源安全的措施:1、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开发2、能源进口多元化,增加进口渠道3、发展科技,提高利用率4、

4、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5、建立能源战略储备6、节约用能,如何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呢?,探究:,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扩大开采规模 增加产量,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形成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思考:山西紧邻黄河,为何不发展水运?,答:西边的陕西和北边的内蒙古本身有丰富煤炭资源。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不足,所以三条铁路干线都是“西煤东运”,一头连接大型煤田,一头连接的是港口。再通过廉价的海洋运输输送往能源不足的华东、华南。,答:黄河水文特征不利于发展内河航运,黄河在山西段奔流在晋陕峡谷中,多急流、瀑布,不利于航运;黄河水量不大,且季节变化大

5、,发展内河运输比较困难。,为何要“西煤东运”,而不向西、向北或直接 向南运?,转换方式:坑口电站输出电力; 炼焦业输出焦炭。,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活动:1、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活动2:山西省的煤炭市场面临的挑战,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自身缺陷,可见,山西煤工业将面临市场缩小、其他能源竞争的压力。应该采取措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经济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四、能源的综合利用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2、产业结构的调整,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产业结构 十分单一,效 益 低 下,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铁 矿,铝土矿,能源 开发,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延长产业链实

6、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哪些资源条件?,、山西省输出产品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铁、铝、煤、水,产品附加值提高,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思考:,阅读思考:山西要如何解决缺水问题 ?,建设引水工程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废水回收再利用 修建蓄水库 节约,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原料工业超过采掘工业而占主导地位; 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缘由,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 调整产业结构(重化工向

7、高附加值、深加工;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三废”的治理。,“三废”的治理 废渣:如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了对大气的污染;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废水:沉淀净化。,我国山西省总结出许多资源开发与工矿区环境保护、治理的先进经验。读图 “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该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的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许多地区建设露天煤矿:有利条件是露天煤矿已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是:,当地的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

8、储量大、便于开采。,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空气;露天开采,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分析图中露天煤矿生态建设各种工程及生物措施对环境的作用: 隔离护坝固沙草方格、灌木乔木绿化带 复垦区这些生态措施的基本原则是,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河水流入和冲毁采掘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阻沙、固沙和挡沙,保护水土和防风。,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保护水土,减少裸露地表,防风固沙。,对“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这个方案,你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从河流上游引水浇灌草、灌乔木;引水浇灌复垦区; 在河漫滩植树种草等。,知识结构,能源资源的开发,资源

9、开发的条件,能源基地建设,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的处理,能源的综合利用,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挑战之一:人均资源量少。 挑战之二: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挑战之三: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挑战之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大量的煤炭开发利用,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挑战之五:能源安全受到威胁。能源安全是指保障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可靠和合理的供应。,1从煤炭资源蕴藏量和品种看,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有何异同?从煤炭的蕴藏量和品种看,山西省煤炭储

10、量占全国的1/3,矿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内蒙古东部煤炭处在我国北方露天矿群的集中地带,储量占全国的1/10、矿种单一、煤质中等,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厚、埋藏浅。从开采条件看,两地都较优越,适宜露天开采和大规模开采。,2比较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山西地处我国中部,有京包、石太等铁路通过,临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相距不远,煤、电输送都较近便。内蒙古东部紧靠能源有缺口的东北重工业基地,有滨洲线、京通线、通霍线等铁路,临近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等工业中心,运输煤炭也较近便。,3内蒙古东部地区还有哪些矿产资源?这些矿产

11、资源对该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有何影响?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源外,还有部分石油、食盐、天然碱、铅锌矿、铬矿等,这些矿产在开采和提炼过程中,需要煤作燃料,有些和煤的副产品共同作为化工原料。这些矿产为内蒙古煤炭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资源条件。,4从产业结构看,内蒙古东部地区如何确定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可以看出:内蒙古和山西第三产业的比重差异很小,内蒙古的第一产业(主要是畜牧业)大于山西(主要是种植业),而山西的经济支柱是第二产业,占全部产业结构的50%。所以内蒙古也应改变其将煤作为燃料输出的单一经济模式,充分利用褐煤的特点,形成煤发电有色金属输出有色金属制品;煤气化、液化输出煤气、液化气煤化工原料肥料、吸附剂等等多条产业链。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努力增加煤炭的附加值。,分析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资源型地区),方法提升,区域地理环境,开发条件,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经济等特征,资源状况(资源结构),市场条件,交通条件,数量 种类 质量 分布,首要条件,1、分析区域特征(开发条件),2、分析主要矛盾,3、确定主要策略,资源枯竭(或开发不足),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实行清洁生产,消除污染,主要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