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墨竹的意境美-国画花鸟工作室大学毕业论文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57724311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墨竹的意境美-国画花鸟工作室大学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谈墨竹的意境美-国画花鸟工作室大学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谈墨竹的意境美-国画花鸟工作室大学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谈墨竹的意境美-国画花鸟工作室大学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谈墨竹的意境美-国画花鸟工作室大学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墨竹的意境美-国画花鸟工作室大学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墨竹的意境美-国画花鸟工作室大学毕业论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墨竹墨竹的的意境美意境美姓 名:高子杨班 级:12 级国画花鸟工作室学 号:212406077#指导教师:朱 臣提交日期:答辩日期:2目目 录录摘摘 要要 3 3 页页AbstractAbstract 4 4 页页引引 言言 5 5 页页一、中国画独具特色的意境之美一、中国画独具特色的意境之美 6 6 页页(一)对于墨竹的童年认知 6 6 页页(二)墨竹的国画语言影响 7 7 页页(三)国画中对线条的应用 8 8 页页(四)墨竹线条的韵律节奏 9 9 页页二、中国画墨竹意境的魅力二、中国画墨竹意境的魅力 1313 页页三、线条节奏与色彩语言的融合三、线条节奏与色彩语言的融合 1515 页页

2、结结 论论 1616 页页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717 页页致致 谢谢 1818 页页3摘摘 要要中国画作为一项享誉世界的高雅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体现。中华文化沉淀了几千年的线条色彩艺术,是国画中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纯粹而独特的审美特征,也是国画的精神所在。线条是国画中最基本特征与风格的体现,是实现韵律与节奏上表达的一种艺术语言,甚至西方画作中也有很多程度受到中国画线条的影响。国画中,主要通过笔墨线条变化和色彩分布等来体现节奏,作为其绘画语言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出了巨大的艺术魅力。关键词:中国画 节奏 色彩 线条4AbstractChinese painting as a

3、world-renowned elegant art,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Chinese culture to precipitate the thousands of years of the color line art is the art form of painting very ethnic characteristics, pure and unique aesthetic features, but also the tradition

4、al Chinese painting spirit. Line is the embodi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i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is expressed on the rhythm and the rhythm of a kind of artistic language to achieve, even western paintings also have many degre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painting lines.

5、In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mainly through the ink line change and color distribution to reflect the rhythm, as a form of painting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demonstrating the great Artistic charm.Key Words: Chinese Painting rhythm color line5引引 言言国画以独特的观念、材质、构图、笔墨、用色等汇聚成中国风格独具的绘画语言体系,为后人留下

6、精神食粮和大量艺术瑰宝,在东方乃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从古至今,历代画家们为后代留下不朽名作,在这些作品中为什么结构组合积淀、线条自身布排那么丰富思维情感意境韵味以及审美意识?也许我们只有在自己所创造的线条艺术世界中观察其内在本质找到答案。6一、中国画独具特色的意境之美一、中国画独具特色的意境之美中国画在世界美术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求形似、追求神韵、笔墨丰富、意境深远,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历代名家所创造的精品国画成为中国绘画史不朽的经典,而国画以线立形,线条在国画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具有审美意义和价值。线条作为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画家抒发情感、表达物象的重要手段,经

7、过历史发展的洗礼,使得线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画本体的符号和语言,它所展现的魅力是其他技巧和形式所无法取代的,种种的线条,在相互作用中表达情感、形成韵律、产生节奏,十分显著的展示出中华民族的绘画特色和审美意识。()对于墨竹的童年认知)对于墨竹的童年认知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竹子环绕小村的青青翠竹已和我的童年一样只留在记忆之中了,连片的竹林把古老的水乡小村妆成绿的世界,袅袅婷婷的竹子齐齐伸向天际,似我童年那高不可攀的梦想,似剪的竹叶把春夏秋冬一一剪去,只留下片片破碎的回忆。多情的暖风,把竹的清香送入鼻息,沁人心脾。无比的清纯,溶入深深的记忆,时时回味。竹子的清高或许是它消失的真正原因,有一

8、日,小村的边上建起了一座小化工厂,从此竹子就走向了灭绝。没有竹的日子,人们一样快乐,那是经济腾飞的结果。然而,竹林在我的心中却占据了很大的一块,在竹林中,有着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有过我的欢笑、我的快乐。7笋衣包成的粽子又是那样的异常清香。日暮西斜时,成群的鸟雀是我追击的目标,虽说手中有的只是一把由几根橡皮筋制成的弹弓,射出的小石子未必能击中鸟雀,但兴奋的心情却是无法形容的。爬竹子、荡秋千、掏鸟窝竹的清雅高洁,因此与文人墨客产生了不解之缘,以至于到了不可居无竹的地步。在院子里种上一丛竹子,它在带给你绿色的同时,也给生活增添了一份雅致,于是就有了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偏疑粉,萧萧渐引风。扶疏多

9、透日,寥落未成丛。唯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无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自是子猷偏爱汝,虚心高节雪霜中。的感慨,元稹与刘兼把新竹的静幽和坚贞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隐在山间的的小舍,那几丛青翠的竹子就是全部的装饰。虽已无童年时的竹林,但心中的竹林依旧,带着一丝惆怅,找出横卧于抽屉中的竹笛,那悠悠的思乡曲又一次回荡在耳畔。青翠的竹子,我心中永远的爱。(二)墨竹的国画影响(二)墨竹的国画影响文人爱竹,不单是爱它的秀美,更因它的高洁,它那刚正不阿的性格,不畏风霜严寒,正是文人学者毕生所追求的,也是做人的根本所在。雪压枝

10、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给予竹的刚正之誉;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是竹的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竹的坚强;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是竹的清高;宜烟宜雨8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侵见前峰。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阴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是竹的可人。能得到如此的美誉,人们自然而然地也就喜欢竹了。(三)国画中对线条的应用(三)国画中对线条的应用线条是中国画形式中特殊功能的象征,是历代画家提炼自然形象,融入意识情趣和心绪情思,从客观变为主观形态的基本手段,用线

11、的好坏直接决定画作的成败,因此在创作国画,尤其创作工笔画之前对线条的着重训练尤为重要。中国画有着“书画同源”的说法,书法意在一个“写”字,要“力透纸背”,国画中线条的造型语言是写出,非绘出,更非描出,写,有着韵律节奏,而且似乎比画更深刻,因此才说中国画的线条与书法契合,通过对线条的起、行、收,熟悉不同笔毫的特性和硬度并书写出不同角度的变化规律,把握指、腕、肘的力度和方向,灵活运用提按顿挫,起笔要顿,行笔要畅,收笔要留,运笔的虚、实、强、弱,行线的长、短、曲、直,长短适中,直中有曲,曲中见方,沉着有力,生动有势,静则有威,一波三折,起伏转折,包括用墨的浓淡干湿,达到韵味深长,浓淡相生的画面。中国

12、画的线条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性,无论山水、花鸟、人物,离开了线条特有的塑造形象作用,画面就会失去中国画的精神。在创作山水画时,对于物象的造型,用线条勾勒出轮廓,在用变化丰富的描、皴、擦、染后,对结构的明暗处理,以笔墨的浓淡干湿展现出来,从五代董源的9夏山图、潇湘图可以看出,点与披麻皴排列有序,线条勾画山的轮廓、位置、空间、走势,表现了山的结构、受光与背光的效果,描绘了山的虚实层次感,雄伟姿态尽收眼底。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应用变得更为重要,花卉植物,飞禽走兽同样需要线条塑造,用线条语言展现植物和飞禽的静态和神态魅力。五代黄荃的写生珍禽图,对于虫鸟的刻画,造型精到,线条工细。从古至今还有许多花鸟画名

13、家用线条顿挫、长短、粗细等丰富的变化,勾勒出栩栩如生的造型,例如八大山人、虚谷,这些笔墨大师们为后人留下了可以借鉴学习的宝贵精品画作。(四)墨竹线条的韵律节奏(四)墨竹线条的韵律节奏线条是绘画创作中基本的语言和构成形式,“以线造型”是我国绘画艺术的传统,线条在国画中的表现力有着至关重要的美学意义,它展现着历代艺术家内在生命与外在自然间的碰撞与融合,中国画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把线条淬炼成一种高超成熟的表现语言,国画中线条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造型本身。例如国画中的“十八描”,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强弱方圆、干湿浓淡等手法来表达物象的形态和气韵,用线条规律的排列重组变化成音乐般的韵律美和节奏感。韵律与节

14、奏是艺术作品中常见的表现语言,在国画创作中,线条的韵律节奏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体现。古人所谓“喜气写兰,怒气写竹”都得以说明线条的变化可以表达韵律情感,画家们通过运笔的起、行、收对线条排列处理来展现出线条的节奏韵律,体现中国画的美学内涵。国画10线条描绘过程中所展现的韵律节奏是线条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用笔和运笔技法的统一,就每根线条本身而言,节奏既体现在画面上线条的走势形态,又体现在画家运笔的过程中,线的形态万千,一波三折,变化多端,都是经过艺术家的提炼概括,苦心经营,在作品中形成节奏感和韵律美的流动性视觉。总的来说,中国画所追求的韵律节奏是通过线条规律的变化而表达出的美学特征。汉字之所以能从

15、普通的书法升华为书法艺术形式,主要就源于线条的独特语言魅力。南朝谢赫就提出“纵横逸笔,力遒雅韵”,“一点一拂,动笔皆奇”,书法通过线条的粗细轻重,缓急疏密,干湿浓淡的节奏变化和韵律表达使其艺术体现。如国画传统的“十八描”中的各种线条画法,每一点和线中都有干湿、强弱、缓急等节奏韵律的变化,正是这种节奏的掌握和韵律的表达使中国画的线条变化万千,无穷无尽。比如我们画兰时,需要先从笔根部藏锋起笔,然后分别从左右向上撇去,根据观察的叶子的面和背的转折成或粗或细,或快或慢的变化,绘出舒缓柔韧的线条,在这淡淡一条线中,就在不断的调整力度角度,时浓时淡,时缓时急。在山水画创作中,不同的节奏变化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和山体质感,例如董源用“披麻皴”完美的诠释了江南山土细密平缓的纹理,范宽用“雨点皴”来表现北方山石的苍劲厚重。国画中的线描艺术有着东方意蕴的独特美感,在历史千年的进程中形成了线条特有的表现形式,线条作为线描中白描唯一的表现语言,对于了解国画中线条节奏韵律有着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