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金堤小区详细规划说明书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57724294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濮阳金堤小区详细规划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濮阳金堤小区详细规划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濮阳金堤小区详细规划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濮阳金堤小区详细规划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濮阳金堤小区详细规划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濮阳金堤小区详细规划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濮阳金堤小区详细规划说明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濮阳县金堤濮阳县金堤小区修建性详细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规划说明书一项目概况与一项目概况与分析分析1.区域位置及规划背景濮阳县地处华北平原,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豫、鲁两省交界处,是濮阳市的南大门。南部及东南部以黄河为界,与山东省东明县、鄄城县隔河相望;东部、东北部与河南省范县及山东省莘县毗邻;北部、西北部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相临;西部、西南部与河南省内黄县、滑县、长垣县接壤。地理坐标在东经114.52115.25,北纬 35.2035.50之间。1987 年,在濮阳县城西南西水坡出土了距今 6400 多年仰韶文化时期的蚌塑龙虎型图案,轰动中外考古界,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濮阳县

2、也因此被赞誉为“中华龙乡”。2012 年上半年,濮阳县 GDP 完成 126.6 亿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01.96 亿元,同比增长 33.3%;农民现金人均收入达到 2485 元,同比增长 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8595.3 元,同比增长 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47.57 亿元,同比增长 16.2%。出口创汇完成 6200 万美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 24 亿元、境外资金 2000 万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4.301亿元,同比增长 7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 74.02 亿元, 同比增长 20.2%。濮阳县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围绕“

3、工业做大”,突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三项重点工作,着力培植光电子、医用新材料、耐火材料、新型化工四大主导产业,力争将濮阳县打造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 LED 冷光源基地。加快园区建设,打造发展载体。濮阳县产业集聚区连续两年蝉联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上半年,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 20 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7 亿元,荣获全市第一季度产业集聚区暨县城建设观摩评比联手赛第一名。2012 年 6 月 25 日,省发改委批复(豫发改工业2012793 号文)同意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调整方案,调整后的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为 13 平方公里,其中发展区 8.01 平方公里、控制区 4

4、.99 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光电子和医用新材料产业。同时,濮阳县还对县城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并进行合理布局,依托现状城区,分期成片发展城市建设,生活区、工业区分离,将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光源生产基地,豫北重要的医用材料生产基地,先进产业集中区,具有示范效应的循环经济发展区,濮阳县改革创新试验区,宜居、生态协调发展现代化科技新城区。2.地块优势与定位(1).地块优势 本地块位于濮阳县城东南部,国庆路南、平安路东、党校路北,大庆路西,交通便捷。用地面积约 33 公顷(合 495.445 亩) 。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内已形成了铁丘路、富民路、红旗路、南环路“四横”路网和工业路、长庆路、大庆路

5、、106 国道“四纵路网” ,雨污水管网、通讯线路、供电线路、天然气管道遍布全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经济地理优势明显。(2).项目定位本小区拟对产业集聚区内东窦堤、龙堤、贺村、文村、陈村、樊村、前田丈、后田丈共 8 个村安置及黄河滩区部分村庄扶贫搬迁。规划用地面积为 330296.647 平方米,合 495.445 亩。规划总建筑面积为 852100.00 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 685128.00 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为 166972.00 平方米。该小区将规划为配套完善、格调高雅、风格协调的新型高档小区。3.现状分析(1).地形地貌本规划用地属于村庄安置用地,区内较为平坦,地面高程

6、大部分在海拔 51m 左右。用地形状规则,大致为长方形,南北长约 720 米(道路中心线) ,东西宽约 600 米(道路中心线) ,规划总用地约 33 公顷(合495.445 亩。(2).地质 规划区内地层是由黄河冲、洪、淤积作用形成。上部地层厚度 1015M,主要由粉质粘土、粘土和粉砂组成,局部夹淤泥质土。下部地层厚度 1822M,主要由粉细砂、粉土和粘性土组成。(3).水文规划区内无河流水系。而地下水属松散岩隙孔隙水。根据其贮存条件划分为潜水和上层滞水。潜水属碳酸盐型水,无腐蚀性,符合饮用标准。而上层滞水分布零星,水量微弱,无利用价值。(4).交通濮阳县交通便利,京港高铁、郑济高铁在境内形

7、成“十字形”客运通道;中国第一条设计 30 吨轴重、开行万吨大列的重载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横贯濮阳县全境,东连京九,西接京广大动脉;106 国道、大广高速、范辉高速、德商高速穿境而过,距郑州、济南两个国际机场均在 200 公里左右。规划用地北临国庆路、西临经四路、东临大庆路、南临党校路,国年路纵贯南北,金水路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捷。二规划依据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年 1 月 1 日)2.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1991 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1995 年)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2002 年)3.濮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指导意见 (濮政201278 号

8、)4.濮阳县金堤小区设计要点5. 濮阳县金堤小区用地红线图。6.濮阳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项目设计委托书7.濮阳县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申报材料8. 参照主要规范及标准:(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2002 年版(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3).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 年版(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三三. . 规划规划目标目标1.需要解决的问题(1 1).解决濮阳县城空间快速向周边地区拓展使得城市与农解决濮阳县城空间快

9、速向周边地区拓展使得城市与农村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的问题村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的问题。村庄规划与建设受控时间过长,村庄与村民的生活建设要求无法满足,也对城市规划,景观产生负面影响。(2 2). .解决村庄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问题。解决村庄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业环境污染,居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与农业相关的化肥,农药等污染加剧。同时村庄排污系统相当薄弱,因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3 3).解决村容村貌缺乏特色的问题。解决村容村貌缺乏特色的问题。缺乏统一规划与部署;道路、公共设施与生态建设不能同行;村庄建筑外形、色彩、规格凌乱无序,整体表现较为混乱,缺乏特色。(4 4). .解

10、决村庄基础设施条件差的问题。解决村庄基础设施条件差的问题。村内除主路硬化外,各村组道路硬化率低;医疗卫生设施不健全 ,缺少文化设施。村庄垃圾收集点缺口较大。2.2.对策对策(1 1). . 生活方式转化。生活方式转化。充分考虑搬迁农民的居住要求,在满足居住的基础上,实现居住单一性向生活多样化的转变。(2 2). . 文化历史的延续。文化历史的延续。充分考虑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过程中,其原有的文化、习俗、传统等文明因素在规划及空间布局中得到充分延续。(3 3). . 社会身份的转变。社会身份的转变。充分预见农民由于身份的转化,其在未来社会中的角色转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活及生产方式的转变。(4 4

11、). .就业岗位的提供。就业岗位的提供。充分结合农民的现实及社会现状,把农民转化为城镇人口以后,其就业岗位提供的可能。(5 5). . 群体模式的过渡。群体模式的过渡。充分估计农村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过度,以及在新的环境下的合理落地(6 6). . 产业体系的转变。产业体系的转变。充分发掘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原有的农业这个传统的一产,如何升级为二产及三产的可能,以及在此过程中,新型产业体系培育的可能。(7 7). . 政策空间的提供。政策空间的提供。充分结合城市的已有政策,研究城镇化进展过程中,政策的支持可能及发展可能,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

12、间。(8 8). . 城市结构的完整性。城市结构的完整性。充分考虑农民城镇化小区的建设与原有城市结构的结合,形成城镇的有机统一发展。(9 9). . 基础配套的标准化。基础配套的标准化。充分预见在未来城镇化过程中,有关农民生产、生活等基本需求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可能,为其未来的生活提供尽大的便利。(1010). .社会的综合利益。社会的综合利益。充分综合政府、农民、开发企业的共同利益,在不同利益博弈中寻找出一个可以平衡各个方面的开发与建设模式。通过上述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在本案中,我们着力做到通过上述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在本案中,我们着力做到系统分析、科学规划一个配套完备的新型城镇小区并努

13、力使之成为系统分析、科学规划一个配套完备的新型城镇小区并努力使之成为新型城镇化小区的范本,新型城镇化小区的范本,消除城乡差别、促进产业升级、完成社会转型、提升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整体发展,使村民完成从农村农民到城镇居民的转化。建设完备的服务小区及周边的配套产业。建设完备的服务小区及周边的配套产业。在小区内建设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无污染和少污染的产业,以解决部分村民的工作安置问题,使村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居、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居、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利”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建设格调高雅、风格协调的新型小区,格调高雅、风格

14、协调的新型小区,彻底解决村容村貌脏乱差、特色缺乏的问题。通过设置村庄民俗历史纪念馆,通过设置村庄民俗历史纪念馆,完成村庄民俗、历史、文化的文脉传承。通过设置小区配套商业、金融、邮电、公厕、垃通过设置小区配套商业、金融、邮电、公厕、垃圾中转站、换热站等配套公建,圾中转站、换热站等配套公建,完善小区的配套服务功能,使村民无论在户籍还是在思想意识层面上都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建建设集约化、小区化、生态化、颐养化、智能化的新型小区,设集约化、小区化、生态化、颐养化、智能化的新型小区,实现新型城镇小区的“造价不高水平高、标准不高质量高、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 ,通过小区幼儿园和小区小学的合理

15、设置,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四四. . 规划方案规划方案规划布局规划布局: : 小区用地由金水路与国顺路自然划分为 A、B、C、D 四个区块,每个区块为一个组团, A、B、C、D 地块均为商住地块,依据控规进行分析,沿党校路为商业价值最优,因此在此处规划商业,形式为商业街(商业街集市的感觉,原住民感情的回归) ,地块北侧沿金水路规划商业网点和部分公建,满足居民就近购物需求。小区空间采用“外高内低”的布局方式,即沿小区外围城市主次干道布置 18 层的高层住宅,形成第一阶梯;沿小区内侧 11 层的小高层住宅,形成第二阶梯;每个组团的内部都规划有开阔的文化休闲广场和相应的配套低层公建,形成第

16、三阶梯。院落式的组团围绕中心广场和公建规划,规则的小区级道路联院落式的组团围绕中心广场和公建规划,规则的小区级道路联系每一个居住组团,使每个组团既相互独立有彼此联系,共享小区系每一个居住组团,使每个组团既相互独立有彼此联系,共享小区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且形成安静的组团环境,方便邻里活动,同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且形成安静的组团环境,方便邻里活动,同时便于小区的物业管理。时便于小区的物业管理。高层中密度的小区,通过巧妙地对规划用地的管理方式形成外紧内松的布局方式,形成两种空间形式:外部临城市主次干道城市化尺度以及临城市支路的商业街尺度的连续的空间形式和组团内部大楼间距的空阔的富含邻里交往空间形式,使得小区每个住户都能共享内部邻里交往空间,完成传统意义上村民精神层面的回归。小区内部通过精心设置的绿化景观和水面景观,使得每户居民小区内部通过精心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