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专题ppt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723991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歌专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杜甫诗歌专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杜甫诗歌专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杜甫诗歌专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杜甫诗歌专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甫诗歌专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歌专题ppt(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史数千言, 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 春水群鸥野老心,走进杜甫 杜甫诗歌欣赏专题,学习目标,1、赏析杜甫的代表作品。 2、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对杜甫创作的影响。 3、能概括杜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为杜少陵,又称之为杜工部。诗人一生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以其博大深遂的思想内容和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诗人简介,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些杜甫的诗? 你能根据内容大致判断这些诗的年代先后吗?,杜甫(712-770)初中教材作品年

2、历表,望岳 736年 24岁 与赐金还山的李白相遇 744年 32岁 春望 755年 41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61年 49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63年 51岁 登岳阳楼 768年 56岁,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杜甫出生于仕宦之家,祖父杜审言是著名的大诗人。这段时间,正处于开元盛世,度过了他读书和游历吴越、齐赵的快意时期,积累了知识和生活。其中,他二十四岁时曾在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但未能及第。于是游东岳,去齐赵。后在洛阳与李白相遇,去梁宋又和高适同游。漫游:开阔视野、陶冶性情、结交朋友、激发诗人爱国激情。这一阶段,诗作不多,仅存二、三十首,代表作有望岳、赠李白等。,阅读古诗望

3、岳,完成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突山了泰山 的什么形象 ?,遮天蔽日(或“高大雄伟”),2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3分),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二)困守长安时期(公元746755),杜甫30多岁时曾到长安求官,但杜甫的一些见解没能被皇帝采用,他也因此开始了挨饿受冻的困顿的生活,这种现象直到他44岁时才有所改善(他被任命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十年的困

4、苦生活的磨练,使杜甫接近了人民,看到了政治的黑暗,统治阶级的罪恶。,755岁末(安史之乱前夕)写成的传世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更表现了他深广的忧愤:控诉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露了贫富的悬殊。这些光芒四射的诗篇标志着诗人创作上一个全新时期的到来他已走上了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755年763年,(三)流亡时期(公元756759),杜甫在投奔新皇帝的途中被俘虏,后来冒险逃出。在后来的为官中,又因触怒了皇帝而使他失去了做官的兴趣,于是,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四川。这一时期中,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比如著名的春望,“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

5、”(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国( )残破,城中春草丛生,无人治理,一片破败的景象。,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四)暂居西南时期(公元759768),杜甫在成都得到了亲友的资助,建了一座草堂定居。在这里,他被严武的人推荐做了“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工部)。这一时期,杜甫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相对减少,抒情诗成为他创作的主要内容。 春夜喜雨蜀相茅屋为秋风所

6、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春夜喜雨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随 风 潜 入 夜,润 物 细 无 声。野 径 云 俱 黑,江 船 火 独 明。晓 看 红 湿 处,花 重 锦 官 城。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歌诵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7、。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有什么作用?,(1)“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飞”“渡”“洒”“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的境遇之惨蓄势。,(2)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作者通过个人遭遇的描写,推己及人,仍然表现出了关心人民、关心社会的济世情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

8、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的“喜”,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五)漂泊时期(公元768770),年老时的杜甫领着家人离开四川,准备回老家。但因为年老穷困,沿途漂流,最终没能如愿,病逝于湘(今湖南)水舟中。,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颔联写洞庭湖广

9、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衬托了作者胸襟的博大。,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杜甫为什么被誉为“诗圣”?,一、杜诗的主要内容,爱国忧民: 忧国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辅助君王使他在尧舜之上,要使社会风尚变得敦厚朴淳。 忧民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象火烧似的焦急。 三吏三别,二、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诗歌具有历史的认识价值: 1、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展现形象的历史生活画面。 时间:玄宗、肃宗、代宗 地域:足迹所至,各地民情 阶层:帝王将相的历史,百姓疾苦的历史。,2、秉承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证史

10、,可以补史。 对外掠夺的战争:前出塞兵车行 长安沦陷:春望 平定叛军,收复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杜诗的语言艺术,既工于炼字炼句、准确凝炼、格律严谨又通俗自然、描写深刻。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杜诗的“沉郁顿挫”,沉郁:是就诗歌内容来说的。“沉”即“深”,“郁”即“积”,指诗歌的内容深刻、深厚、凝重。 顿挫:就艺术形式而言,既有情感的千回百折,又有节奏音调的抑扬顿挫。,深沉博大的思想情感,忧国忧民的价值关怀,抑扬顿挫的节奏,共同构成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严羽沧浪诗话“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杜甫的一生是悲凉的,但他用自己的笔为后人塑造了一座丰碑,让人们看到了在苦难中不屈的意志和生命,济世情怀。更让人们看到了他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