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722322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近年国际收支分析,我国近年国际收支状况及特点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国际收支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单位:亿美元),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单位:亿美元),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单位:亿美元),我国近年国际收支状况,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继续保持 2009年,经常项目顺差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下降(偶发因素) 2010年国际收支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 2011年保持“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持续改善 2014年国际收支保持“双顺差”,总顺差2579亿美元,较2013年1下降48% 2015 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总差额 1 230 亿美元,同比下降 85%。资本

2、和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出现较大逆差 。,近年来国际收支特点,“双顺差”格局被打破,资本和金融账户出现逆差2015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总差额1230亿美元,同比下降85%。其中,经常账户顺差1486亿美元,增长85%;资本和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下同)逆差1256亿美元,2014年同期为顺差778亿美元。 货物贸易顺差增长较快。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5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10112亿美元,进口7546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和15%;顺差2566亿美元,增长73%。 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扩大。2015年上半年,服务贸易收入1122亿美元,同比增长1%;支出2067亿美元,增长20%

3、;逆差945亿美元,扩大53%,其中运输项目逆差收窄24%,旅行项目逆差延续扩大态势,增长103%。,近年来国际收支特点,资本流动波动性较大,直接投资小幅下降 2015年上半年,直接投资顺差920亿美元,同比下降1%。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即直接投资资产净增加529亿美元,增长70%;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即直接投资负债净增加1449亿美元,增长17%。 证券投资转为逆差。2015年上半年,证券投资为逆差24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顺差369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57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25亿美元;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入331亿美元,同比下降4%。 其他投资逆差大幅扩大。2

4、015年上半年,其他投资为逆差1931亿美元,同比扩大2.7倍。其中,我国对外的贷款、贸易信贷和资金存放等资产净增加632亿美元,同比下降61%;境外对我国的贷款、贸易信贷和资金存放等负债净减少129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增加1124亿美元。,2001-2015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账户主要子项目的收支状况,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近年来国际收支特点,储备资产总量充足,增幅逐渐放缓 截至2014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38430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217亿美元,同比少增4880亿美元。 2015年上半年,我国储备资产(剔除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减少67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增加1479

5、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减少66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增加1486亿美元。,2001-2015年上半年外汇储备资产变动额,数据来源:国家外管理局。,国际收支失衡原因,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的是则高放贷和高投资。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且主要是货物贸易顺差。 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改

6、革、1998年以后出口退税的调整等政策都有力地促进了出口。,国际收支失衡原因,国内长期实行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 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的外汇流入并不是以购买外国资本品的方式,即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这些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 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 加工贸易顺差远大于一般贸易顺差,十多年来我国商品进出口的迅速增长和顺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加工出口产业以外商投资形

7、式由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移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归根到底是我国在世界产业结构中的分工角色造成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巨大的推动作用,贸易顺差的扩大,充分证明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政策的正确性,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也使我国彻底结束了外汇短缺的历史,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信誉的进一步增强。 较充足的外汇储备,为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提供了物质保证,有助于我国提高抗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的信心,同时也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制度提供了较宽的政策空间。 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从国外引进所需要的先进技术、为设备提供了资金支持,有

8、利于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总量失衡的挑战,增加了当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 近年来,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使得外汇债款成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尽管中央银行交替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断创新调控方式以增强市场的流动性,但在外汇储备持续狡狯增长的情况下,这些调控政策的作用空间受到了限制,加大了货币调控操作的难度,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及宏观调控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放大了金融体系脆弱性 当前我国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流动性偏多问题,是全球流动性过多的组成部分,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渗透进入我国金融体系。当前宏观调控中面临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银行信贷投放

9、偏多,房地产和股票价格上涨过快等问题都与这种外资流动性偏多相关。在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下,流动性通过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运作,成数扩大。这种流动性偏多尚未造成明显的通胀压力和经济泡沫,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不容忽视。,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总量失衡的挑战,加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难度 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不协调,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突出矛盾。充分式外贸增长所带来的大量外贸顺差,不仅导致资源和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部门过度集中,而且导致了国内服务业、产业部门发展较慢,加剧了国内环境资源的压力。 增加了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 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