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抗菌治疗——曹彬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720820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DF 页数:82 大小: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炎抗菌治疗——曹彬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肺炎抗菌治疗——曹彬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肺炎抗菌治疗——曹彬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肺炎抗菌治疗——曹彬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肺炎抗菌治疗——曹彬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炎抗菌治疗——曹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炎抗菌治疗——曹彬(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肺 炎 国 家 卫 计 委 中 日 医 院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曹 彬 Caobin_ 2016/3/25 概 念 肺炎(pneumonia):感染性肺实质病变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中国成人CAP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年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年第10期 “2016年版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年4月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年第4期 HAP的特殊类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2、 2 2016/3/25 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 第一部分: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3 2016/3/25 CAP流行病学 占所有疾病第六位死亡原因,感染性疾病第一位死亡原因 年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 普通人群CAP的年发病率在1.313.4/1000 合并有基础疾病或65岁的老龄人群,年发病率达46.555.8/1000 病死率:病死率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升高 22%51%需住院治疗,病死率为7.3%13.3% 10%需住ICU,30天病死率可达24-47% 4 2016/3/25 CAP诊治思路 第一步:判断是不是CAP。 第二步:评估CAP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场

3、所。 第三步:推测CAP可能的病原体及耐药风险。 第四步:合理安排病原学检查,及时启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第五步:动态评估CAP经验性抗感染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六步:治疗后随访,健康宣教。 5 2016/3/25 CAP临床诊断依据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 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发热发热 肺实变体征和肺实变体征和( (或或) )湿性罗音湿性罗音 WBC10WBC1010109 9/L/L或或50? 病史 肿瘤,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病, 肾脏或肝脏疾病 NO 体格检查 意识改变 P

4、 125/min, R 30/min, BPs 130) 226 (9.9) 27.0 住院 Fine MJ, et al. N Engl J Med. 1997;336:243-250. 危险分层危险分层 (分数分数) 基于PSI评分危险分层不预后的兲系 病例数病例数 (%) 病死率病死率 (%) 救治地点救治地点 2016/3/25 16 CONFUSION (MSQ 7mMol/l RESPIRATORY RATE 30/min SBP 25 25 10-25 3 25 25 2 10-25 25 1 25 分类中13类不合格,要重新留取标本;4、5类为合格标本;6类为可接受标本。 痰涂

5、片检查判断痰标本是否合格 2016/3/25 40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2016/3/25 41 放大1000倍 2016/3/25 42 在培养基上长出细菌菌落,鉴定药敏 2016/3/25 43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诊断 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 急性期单份血清抗体急性期单份血清抗体 恢复期恢复期-急性期双份血清抗体急性期双份血清抗体4倍滴度升高可以确诊倍滴度升高可以确诊 支原体体外培养支原体体外培养 与血清学和与血清学和PCR比较,敏感性只有比较,敏感性只有60-70% 多用于体外药敏诊断多用于体外药敏诊断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实时定量实时定量PCR敏感性敏感性60-100%,

6、特异性,特异性96.7-100% PCR阳性检测大多阳性检测大多 (90%) 可以得到血清学方法确认可以得到血清学方法确认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0;29(9):1055-69. J Infect Chemother 2004;10(5):274-9.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03;41(11):4915-23. 2016/3/25 44 病毒肺炎的实验室诊断 直接镜检法 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测法 抗原检测法 细胞培养法分离、鉴定病毒 血清学检测法找到特异性病毒血清抗体 核酸检测法病毒核酸扩增 2016/

7、3/25 45 CAP经验性抗菌治疗推荐意见 首剂抗感染药物争取在诊断CAP后尽早使用,以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缩短住院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正确诊断是前提,不能为了追求“早”而牺牲必要的 鉴别诊断 对于门诊轻症CAP患者,尽量使用生物利用度好的口服抗感染药物治疗 对于吸入因素、肠杆菌科菌感染以及ESBL菌感染风险、流感病毒等的提 示 疗程 轻、中度CAP患者疗程5-7天,重症以及伴有肺外并发症患者可适当 延长抗感染疗程 非典型病原体治疗反应较慢者疗程可延长至10-14天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或厌氧菌等容易导致肺 组织坏死,抗菌药物疗程可延长至14-21天 第四步 启动经验

8、性抗感染治疗 2016/3/25 46 初始经验性抗感染药物选择-1 不同人群不同人群 常见病原体常见病原体 初始经验性初始经验性抗感染药物选择抗感染药物选择 药物推荐 备注 门诊治疗(推荐口服给药)门诊治疗(推荐口服给药) 无基础疾病青无基础疾病青 壮年壮年 肺炎链球菌、肺炎 支原体、流感嗜血 杆菌、肺炎衣原体、 流感病毒、腺病毒、 卡他莫拉氏菌 (1)阿莫西林、加酶抑制 剂的青霉素类;(2)一代、 二代头孢菌素;(3)四环 素类;(4)呼吸喹诺酮类; (5)大环内酯类 (1)根据临床特征鉴 别细菌性肺炎、支原体 /衣原体肺炎和病毒性 肺炎;(2)门诊轻症 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 性肺炎多有自

9、限性。 有基础疾病或有基础疾病或 老年人(年龄老年人(年龄 65岁)岁) 肺炎链球菌、流感 嗜血杆菌、肺炎克 雷伯菌等肠杆菌科 菌、肺炎衣原体、 流感病毒、RSV病 毒、卡他莫拉氏菌 (1)加酶抑制剂的青霉素 类;(2)二代头孢菌素; (3)三代头孢菌素(口 服);(3)呼吸喹诺酮类; (4)二代头孢菌素、加酶 抑制剂的青霉素类、二代 头孢菌素联合四环素类/大 环内酯类 年龄65岁、存在基 础疾病(慢性心脏、肺、 肝、肾疾病、糖尿病、 免疫抑制)、酗酒、3 月内接受-内酰胺类药 物治疗是耐药肺炎链球 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不 宜单用四环素类/大环 内酯类药物。 2016/3/25 47 不同人群不

10、同人群 常见病原体常见病原体 初始经验性初始经验性抗感染药物选择抗感染药物选择 药物推荐 备注 需入院治疗、但不必收住需入院治疗、但不必收住ICU(可选择静脉或者口服给药)(可选择静脉或者口服给药) 无基础疾病青无基础疾病青 壮年壮年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 血杆菌、卡他莫拉氏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 原体、流感病毒、腺 病毒、其他呼吸道病 毒 (1)青霉素G;阿莫西林; 加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 (2)三代头孢菌素、头霉 素类、氧头孢烯类;(3) 上述药物联合四环素类/大 环内酯类;(4)呼吸喹诺 酮类;(5)四环素类; (6)大环内酯类 (1)我国成人CAP致病菌中肺 炎链球菌

11、对静脉青霉素耐药 率仅1.9%,中介率仅9%左 右。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 感染的住院CAP患者仍可以 通过提高静脉青霉素剂量达 到疗效; (2) 疑似非典型病原体感染 首选四环素类和呼吸喹诺酮, 在支原体耐药率较低地区可 选择大环内酯类。 有基础疾病或有基础疾病或 老年人(老年人(65岁)岁)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 血杆菌、肺炎克雷伯 菌等肠杆菌科菌、流 感病毒、RSV病毒、 卡他莫拉氏菌、厌氧 菌、军团菌 (1)加酶抑制剂的青霉素 类;(2)三代头孢菌素及 加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 厄他培南等碳青霉烯类; (3)上述药物单用或者联 合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 (4)呼吸喹诺

12、酮类 (1)有基础病患者及老 年人要考虑肠杆菌科菌 感染可能,并需要进一 步评估产ESBL肠杆菌科 菌感染的风险; (2)老年人需关注吸入 风险因素。 初始经验性抗感染药物选择-2 2016/3/25 48 不同人群不同人群 常见病原体常见病原体 初始经验性初始经验性抗感染药物选择抗感染药物选择 药物推荐 备注 需入住需入住ICU(推荐静脉给药)(推荐静脉给药) 无基础疾病无基础疾病 青壮年青壮年 肺炎链球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 流感病毒、腺病 毒、军团菌 (1)加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 三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 氧头孢烯类、厄他培南联合 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2) 呼吸喹诺酮类 (1)肺炎链

13、球菌感染最常见, 其他要考虑的病原体包括 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 属、流感病毒等。 (2)流感流行季节注意流感 病毒感染,考虑联合神经 氨酸酶抑制剂,并注意流 感继发金葡菌感染,必要 时联合抗MRSA药物 有基础疾病有基础疾病 或老年人或老年人 (年龄(年龄65岁)岁) 肺炎链球菌、军 团菌、肺炎克雷 伯菌等肠杆菌科 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厌氧菌、 流感病毒、RSV 病毒 (1)加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 三代头孢菌素及加酶抑制剂 的复合制剂、厄他培南等碳 青霉烯类联合四环素类/大环 内酯类;(2)加酶抑制剂的 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菌素、 厄他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联合 呼吸喹诺酮类 (1)评估产ESBL

14、肠杆菌 科细菌感染风险; (2)关注吸入风险因素及 相关病原菌的药物覆盖。 初始经验性抗感染药物选择-3 2016/3/25 49 不同人群不同人群 常见病原体常见病原体 初始经验性初始经验性抗感染药物选择抗感染药物选择 药物推荐 备注 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CAP,需住院或者入住,需住院或者入住ICU(推荐静脉给药)(推荐静脉给药) 有结构性肺病有结构性肺病 患者患者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链球菌、军 团菌、肺炎克雷 伯菌等肠杆菌科 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厌氧菌、 流感病毒、RSV 病毒 (1)具有抗假单胞菌 活性的-内酰胺类抗生 素;(2)有抗假单胞 菌活性的喹

15、诺酮类; (3)具有抗假单胞菌 活性的-内酰胺类抗生 素联合有抗假单胞菌活 性的喹诺酮类或氨基糖 苷类;(4)具有抗假 单胞菌活性的-内酰胺 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三药联合 危险因素包括:(1) 气道铜绿假单胞菌 定植;(2)因慢性 气道疾病反复使用 抗菌药物或糖皮质 激素;(3)重症患 者或明确耐药患者 推荐联合用药。 初始经验性抗感染药物选择-4 2016/3/25 50 CAP的辅助治疗 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以及 物理治疗等辅助措施(IA) 合并低血压的CAP患者早期液体复苏 低氧血症患者的氧疗和辅助通气 辅助药物还包括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丙 种球蛋白、他汀类药物,但到目前为止无 确切证据证明其有效性 2016/3/25 51 CAP治疗后评价和处理 应在初始治疗后72小时对病情进行评价,大多数CAP患者在初始治疗后72小时临床症状改善,但影像学改善滞后于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相对较慢,只要临床表现无恶化,可以继续观察,不必急于更换抗感染药物 初始治疗有效的定义 符合下列所有五项指标:(1)体温37.8C;(2)心率100次/分;(3)呼吸频率24次/分;(4)收缩压90mmHg;(5)氧饱和度90%(或者动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