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质控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710378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5.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检验质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血液检验质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血液检验质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血液检验质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血液检验质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检验质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检验质控课件(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血液、凝血检验 室内质控及注意事项,血液分析室内质控 血液分析复检相关问题 凝血检验室内质控,一、血液分析室内质控,1、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2、检测系统准备 3、质控品要求 4、常规质控要求 5、在线质控方法介绍(Sysmex、Bio-Rad),血液分析仪的发明及工作原理,1、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标本的正确采集和验收 标本运送,保存和前处理 每日开机后的自检,清洗和本底检查 正确的上机操作 仪器正常保养,维护,正确使用及其改进 试剂的质量保证措施和改进计划,1、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室内质控及质控图分析和改进 室间质评和比对的结果分析和改进 报告结果的分析,判断,沟通 必要的人工复检和血涂片

2、的检查 检查结果的审核 正式报告的发出 临床和病人的反馈意见和改进,2、检测系统准备,完整性:血液分析仪、试剂(稀释液、清洗液、溶血剂、染料等)、校准品、质控品、消耗品应配套使用 有效性:非配套分析系统应与配套分析系统的结果进行比对,以验证分析系统的有效性 适用性:启用前应评价其性能可以满足临床需要,评价内容有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准确性等,2、检测系统准备,血液分析仪校准:(参考血液分析仪校准规范化的要求进行)应制定校准程序文件每一台仪器都应校准同一台仪器不同进样模式都需校准至少半年进行一次校准所用校准品应具溯源性,3、质控品要求,质控品的选择: 血液质控品有醛化的红细胞、醛化血小板

3、或人工胶乳微粒分别作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质控品,但人工替代物在不同仪器上反应不一,差异非常大 质控品质量必须稳定,4保存6个月不变质;同一批号的质控品瓶间浓度一致性好,血红蛋白CV1%,细胞计数CV 360g/L 或 MCH 36pg 纠正方法:慢速离心,吸取一定量的血浆,再加入相同量的稀释液后再检测,红细胞假性减少:冷球蛋白,表现形式和对策,表现形式 MCHC 360g/L 或 MCH 36pg 假性低RBC, 假性高MCV解决方案:将标本在37度水浴半小时,冷球蛋白的不同形式,EDTA-K2依赖血小板凝集(EDP),可能的原因,EDTA诱导免疫介导的血液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激活 EDT

4、A可导致血小板活化,因而改变血小板膜表面某种隐匿性抗原构象,与存在于血浆中的自身抗体结合,激活PLA、PLC、AA、ADP、5-TH等活性物质。 这些活性物质又能活化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促使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聚集成团,出现使血小板互相凝集现象。其发生率一般在0.1-2.0% 对策:用不含EDTA的稀释液立即稀释样本,RBC破碎致PLT假性升高,三、凝血检验室内质控,1、人员培训要求 2、仪器的要求 3、试剂的要求 4、质控品要求 5、凝血检验常见问题 6、分析前质量控制,凝血基本过程,常用的凝血筛查试验,APTT体外模拟体内组织因子旁路激活凝血的部分条件,反映凝血因子XII、XI、IX和VI

5、II是否异常,PT体外模拟体内组织因子引起的凝血的条件,反映凝血启动阶段FVII和共同凝血途径凝血因子(V、X、II和Fg)是否异常,TT/Fib(Fg)是体内异常抗凝和直接测定Fg浓度功能的敏感指标,以枸橼酸盐抗凝的乏血小板血浆为检测样本,常用的凝血筛查试验,BT评估血管与血小板的协同止血作用,PAgT评价血小板功能和血小板活性的常用和比较可靠的试验,FDP/DDimer评估体内是否伴随凝血酶生成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检测样本的多样性和体内体外试验相结合,1、人员培训要求,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做好岗前培训,熟练掌握仪器测定的原理、正确的操作方法、临床意义、仪器保养与维护、常见故障排除 要严格标本查对和报告审核制度。杜绝责任事故发生,2、仪器的要求,仪器的质量要求 准确度:PT、APTT:均值15%,FIB:均值25%。精密度:批内,PT2%,APTT3%,FIB5%;携带污染率等指标要符合要求 仪器的安装环境 应远离热源、震源,相对湿度80%,最适温度1530,电压22010V,因为这些因素均能影响仪器的运行状态或影响仪器的光学信号而影响测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